《大公报·史地周刊》与民国历史教育
【摘要】:历史教育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课程在中学课程设置中占据重要地位。民国历史教育处于我国近代教育的转型期,严峻的国内外形势赋予民国历史教育特殊使命,肩负着“助长国家意识”,促进民族认同的重任,在此背景下,《史地周刊》应运而生。《史地周刊》是《大公报》一副刊,在其存在的三年内共出版146期,其中关于民国历史教育的文章对民国以及现代历史教育的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以《史地周刊》为主线,围绕民国历史教育展开论述,除引言外,文章主体部分涵盖四章内容:第一部分从民国历史教育和《大公报·史地周刊》的创刊与发展两个方面论述《大公报·史地周刊》与民国历史教育缘起,主要涉及我国历史教育中国家意识的演变、民国相关学制法规的颁布、民国中学历史教育的发展,并结合民国政治、经济、文化背景,论述《史地周刊》的创刊和发展;第二部分结合《史地周刊》反思民国历史教育状况和问题,包括中学历史教育成绩低下、历史知识匮乏、历史教育导向性不明、教科书编撰问题、师资选拔问题、学生主体能动性问题,并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第三部分结合《史地周刊》论述民国历史教育发展的具体建议,从学校、教师、教科书、教学理念、通俗教育五个方面探讨《史地周刊》对民国历史教育发展的建设性意见。第四部分探讨《史地周刊》对民国历史教育的影响,文章从国家意识的觉醒、历史教育的进步和历史研究方式的转变论述《史地周刊》对民国历史教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