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顾及点云类别属性与地形结构特征的机载LiDAR数据滤波方法

左志权  
【摘要】:随着GPS(Goble Positioning System)和INS(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组合定位精度的提高,使用机载LiDAR数据制作DTM(Digital Terrain Model)已经变得非常普及。与传统的摄影测量方式相比,机载LiDAR数据采集对天气,季节,以及时段要求较小,并且可以快速获取地表三维空间信息。而长期以来制约机载LiDAR数据处理自动化程度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离散点云自动分类,点云分类按实际应用又可细分为点云滤波,即分离地面点与非地面点,以及建筑物、植被地物信息提取等多类用途。点云自动分类是近20年来LiDAR数据处理与摄影测量数据处理领域共同关注的学术前沿和难点问题。 近年来,机载LiDAR数据处理理论方法得到较快地发展,其中部分方法已转化为广泛流传的实用产品,如芬兰TerraSolid公司的TerraScan作为一款具有代表性的机载LiDAR点云生产软件,其应用最为广泛;德国Inpho公司的SCOP++在处理由摄影测量方式获取的离散点云则更为出色。在地物信息提取方面,德国Definiens公司的eCognition的面向对象栅格信息提取理念无疑是近10年来最令世人振奋的成果。本文在对传统相关研究深入分析总结基础上,针对点云预处理、点云滤波及分类等方面提出改进或创新方法,并对其中的关键问题和实现技术细节进行系统研究与实用分析,具体包括: 1)基于3D有限元分析的点云噪声剔除方法。通过对局部邻近点拟合、频率域信号分析等离散点云噪声剔除算法局限性的分析,并结合LiDAR点云典型噪声空间分布特性,提出一种基于有限元分析的LiDAR点云典型噪声剔除算法。该算法首先采用空间六面体模型作为基本“有限单元”,选择一定剖分阈值快速对原始LiDAR点云进行三维剖分,并构建离散点云拓扑关系;其次依据基于邻接关系的推理规则进行噪声单元与非噪声单元聚类,并将噪声单元与非噪声单元进行有效区分;最后通过选择更精细剖分阈值以迭代方式进一步剔除剩余噪声点,从而达到良好的噪声剔除效果。采用多组具有代表性的机载LiDAR点云数据,针对有限元算法与局部点拟合算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有限元算法在典型噪声剔除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2)基于栅格信息提取技术的点云粗分类方法。针对城区LiDAR点云提出一种全自动分类方法:首先采用具备一定抗过分割能力的拓扑启发式分割算法对栅格高程图像进行面向对象分割;其次依据迭代Otsu聚类思想将地面图斑对象与非地面图斑对象初步分离,并合并邻接的非地面对象;最后通过两种拓扑模型检测典型地物对象,并在典型地物对象中引入多次回波百分比特征检测树木对象,在区域面积、建筑物高度等多条件约束下,区分建筑物及其它两类地物。选择多组具有丰富地物类型的城区点云数据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具有良好分类精度及较强实用价值。 3)基于点云类别属性引导的城区点云滤波方法。针对城区LiDAR点云滤波难点,提出一种基于点云类别属性引导的三角网渐进滤波方法:首先对格网内插后的栅格数据进行面向对象分割;其次采用迭代Otsu聚类、拓扑模型等手段对地面对象与非地面对象自动分离;最后针对分类结果构建初始三角网,并自适应调整地面点判据参数,达到提高滤波质量目的。选用多组真实城区点云数据进行滤波实验,并与传统方法滤波结果进行精度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基于点云类别属性引导的滤波方法能更有效地保证城区点云滤波质量。 4)顾及地形结构特征的山区点云滤波方法。为了在山区滤波过程中充分顾及地形特征,提出一种以等高线形状分析为基础的渐进三角网滤波方法:首先在原始地形数据上跟踪具有一定间隔的等高线,并作适当平滑处理;其次采用Split算法逐条计算曲线上特征点(主要包括山脊点或山谷点),在特征点约束下将整个地形区域进行四叉树剖分;最后在四叉树的每个叶子节点所对应矩形区域提取地面点,构建初始三角网,并渐进生成地面三角网,从而达到顾及地形特征的滤波效果。针对多组不同扫描系统真实点云数据进行实验,并与传统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顾及地形特征的滤波方法可以进一步提高山区点云数据的滤波质量。 本文所研究提出的点云数据处理有关的理论、方法与算法设计,均采用Windows环境下的C语言实现。选取不同LiDAR系统获取的多组条带或局部数据进行实验分析,有关实验结果证明本文的点云处理方法能非常有效地适合多种LiDAR系统数据,以及适应包含不同类型人工地物和自然地物的真实场景数据。实验结果还证明,在点云类别信息提取方面,基于栅格信息提取技术的点云粗分类方法在建筑物、树木信息提取具有很好的性能,并且顾及点云类别属性及地形特征的点云滤波效果较传统相关方法要好,更能满足实际的测绘生产要求。 本文提出的点云噪声剔除方法、点云粗分类以及顾及点云类别属性及地形特征的滤波方法都是一种自动化的实用点云处理方法。在理论意义上,该类方法是一套可以有效处理原始机载LiDAR点云数据的新方法,具备理论研究上的可持续性和前瞻性:如与光谱影像结合可以进一步讨论自动地物建模理论方法,以及研究真正射影像制作方法等热门课题;在实践意义上,该类方法通过了大量真实数据的实践检验,相关算法可以直接应用于未来的机载LiDAR数据处理系统和数字摄影测量系统中。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吴卫东,刘德仿;点云拟合中的特征识别技术研究[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03年12期
2 张学昌,李继光;基于CAD模型引导的复杂曲面与测量点云配准[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3 谢叻,魏安顺,周印;基于激光测量点云数据的五坐标加工刀轨生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4年08期
4 周士侃,娄臻亮,刘冰张,文君上;反向工程中的光栅扫描技术[J];工具技术;2004年10期
5 黄国珍,卢章平;面向逆向工程的点云数据精简方法[J];机械设计与研究;2005年03期
6 蔡清华,刘伟军,郑鹏,李文龙,金嘉琦;基于Surfacer的点云数据的预处理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3年04期
7 梁飞华,邓宇,刘好,邢镇容;UGNX2.0环境下工业产品的逆向工程设计[J];茂名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8 黄立宏;;反求工程技术在机械制造领域的几何建模应用[J];科技传播;2010年12期
9 于喆,赵敏;Imageware 优秀的逆向工程软件[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2000年09期
10 隋连升,蒋庄德;栅格型点云数据的自由曲面建模技术研究[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03年10期
11 周绿,林亨,钟约先,袁朝龙;曲面重构中测量点云精简方法的研究[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4年05期
12 王亚平,郭敏;非接触式激光测量点云数据预处理[J];现代机械;2005年03期
13 张永库;訾玲玲;;基于Surfels表示的点模型的布尔运算[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14 周翔;CYRAX——激光扫描的三维时代[J];电子质量;2001年09期
15 刘常青,彭翔,张宗华,胡小唐;基于逆反工程(RE)多数据点云的处理[J];工程图学学报;2002年04期
16 黄宇婷;点云模型的法矢和曲率的精确计算方法[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5年06期
17 刘云峰,柯映林;反求工程中的混合切片技术[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03年06期
18 任玉波;孙惠学;;轿车门外板自由曲面的反求[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5年12期
19 程新平 ,李力,张科;逆向工程技术在水泵叶轮测量和加工中的应用[J];CAD/CAM与制造业信息化;2004年12期
20 蒋刚;;基于SVM和空间投影的点云空洞修补方法[J];计算机工程;2009年2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舒;谢艾伶;白志辉;王响雷;;三维激光扫描点云粗差剔除方法研究[A];《测绘通报》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摘要集[C];2008年
2 李凯;张爱武;;基于激光点云的粮仓储粮数量测量方法[A];第二届“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论文精选[C];2010年
3 江倩殷;刘忠途;李熙莹;;一种有效的点云精简算法[A];第十五届全国图象图形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4 李文涛;韦群;杨海龙;;基于图像的点云生成和预处理[A];2011年全国通信安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陈伟;曹春香;张颢;徐敏;何祺胜;高孟绪;赵坚;郑盛;田蓉;;基于地基LiDAR的毛乌素沙地灌木高度提取[A];遥感定量反演算法研讨会摘要集[C];2010年
6 吴永华;胡以华;顾有林;王恩宏;;激光点云分类算法的探讨与展望[A];第九届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7 朱晓强;李琳;余烨;刘晓平;;基于LiDAR点云的城市地面提取[A];全国第20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CACIS·2009)暨全国第1届安全关键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9年
8 赵福生;胡静波;;基于距离-梯度的LIDAR点云简化算法研究[A];中国测绘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牛雪娟;刘景泰;孙雷;;基于小波变换的栅格点云多分辨率分析[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陈红全;;用隐式无网格算法求解层流N-S方程[A];计算流体力学研究进展——第十二届全国计算流体力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龙存;3D点云复杂曲面重构关键算法研究[D];上海大学;2012年
2 李扬彦;基于点云的三维重建与形变事件分析[D];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2013年
3 孟凡文;面向光栅投影的点云预处理与曲面重构技术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4 喻亮;基于车载激光扫描数据的地物分类和快速建模技术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5 李宝;三维点云的鲁棒处理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6 周星;含动边界复杂非定常流动的无网格算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7 刘峰;基于机载LiDAR数据林木识别与重建[D];中南大学;2012年
8 董保根;机载LiDAR点云与遥感影像融合的地物分类技术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3年
9 左志权;顾及点云类别属性与地形结构特征的机载LiDAR数据滤波方法[D];武汉大学;2011年
10 李峰;机载LiDAR点云的滤波分类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兰兰;基于近邻传播聚类的点云简化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0年
2 熊辉;大型复杂模具的点云预处理技术研究[D];南昌大学;2013年
3 王二柱;基于点云的三维重建系统研究与实现[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4 郭扬;基于三维激光测量系统的点云拼接理论与试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5 马国庆;点云曲线曲面的微分信息估计及其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6 李青蒙;激光扫描点云处理技术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7 徐立;基于智能优化的点云重构问题研究[D];济南大学;2013年
8 滕志远;大数据量机载激光点云快速浏览技术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叶迎松;基于主动轮廓模型的点云分割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10 吴胜浩;车载激光点云的颜色信息获取与融合处理[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商报记者 张绪旺;盘点云计算:概念众多 能力存疑[N];北京商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杨静;私企的天空有点云[N];山西经济日报;2001年
3 VAR记者 张林才 郭宏远 彭敏;点云成金[N];电脑商报;2011年
4 董占锁 蔡贵农;晚霞映红一片天[N];山西日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罗安宇 王丹丹;重点云岩区南明区金阳新区[N];贵阳日报;2007年
6 记者  张亮;微软推出图片虚拟新软件[N];科技日报;2006年
7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赵昆;三维数字建模技术在考古遗址中的应用及前景展望[N];中国文物报;2006年
8 吴江南;超越,乘着科技的春风[N];检察日报;2003年
9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吴志群 云冈石窟研究院 宁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古建保护修复中的应用[N];中国文物报;2009年
10 记者 张芹 通讯员 宋斌华 董杰;市领导到联系点调研指导工作[N];连云港日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