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RNA在线粒体中的功能研究
【摘要】:线粒体存在于所有的真核生物细胞中,它为生命活动提供了能量。线粒体内膜上的电子传递链将二磷酸腺苷加上无机的磷酸催化成为三磷酸腺苷,也就是能量的化学形式。除了为机体提供能量外,线粒体还参与细胞的代谢、信号传导及细胞程序性死亡等过程。线粒体拥有自身的遗传系统,即和细菌类似的环状基因组DNA。线粒体DNA包含了蛋白编码基因、tRNA、核糖体RNA以及一些非编码RNA基因。线粒体有自身的转录和翻译体系,线粒体DNA的复制、转录以及线粒体mRNA翻译都是在线粒体内膜内进行的。线粒体DNA所编码的蛋白都是电子传递链的组成部分。
小的调控RNA主要包括小干扰RNA和miRNA,这两类小RNA从起初被发现开始一直被认为是对基因表达起负调控作用的,其中siRNA可以使靶基因的mRNA降解,而:niRNA会影响靶基因mRNA的翻译。在这两类小RNA调控基因表达的过程中,都要依赖一个RNA-蛋白复合体,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基因沉默复合体(RISC)。在RISC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其中的一个核心蛋白组分Argonaute2被认为既具有识别并结合RNA的结构域又具有切割mRNA的活性。Argonaute家族共有4个蛋白(Ago1-4),目前普遍认为4个AGO蛋白都会进入RISC复合体中发挥其功能。
关于RNA干扰的研究一直集中在细胞质和一些膜结构中,最近的一些研究工作发现,RISC复合体中的核心蛋白AG02在线粒体中存在,同时线粒体中也有miRNA被鉴定出来,但是它们在线粒体中的功能并不清楚。
我们在分析本实验室的Ago2CLIP Seq数据的过程中,发现Ago2结合了一些线粒体DNA编码的mRNA.同时,我们在已发表的Ago2CLIP工作中也发现了Ago2结合线粒体mRNA的现象。因为Ago2是基因沉默复合体中的核心催化组分,所以我们针对线粒体DNA编码的mRNA设计siRNA,发现siRNA可以下调线粒体基因的mRNA水平,并且减弱线粒体的功能。
本实验室基于RISC复合体的特性,即miRNA:mRNA的双链被Ago2等蛋白结合形成RNA-蛋白复合体,用免疫共沉淀的方法得到这个复合体。利用miRNA本身作为引物逆转录得到与之配对的靶基因mRNA对应的DNA序列,经过克隆测序,我们就可以得到体内miRNA所结合的靶标基因。通过这种方法,我们鉴定了肌肉细胞中特异表达的miR-1的靶标基因,在寻找到的miR-1的靶标中,不仅有细胞核编码的基因,还有一些线粒体DNA编码的基因。在后续的验证工作中,我们发现部分细胞核编码的靶标基因可以被miR-1负调控,但是线粒体基因的表达是被miR-1正调控的。
miRNA一般对基因表达起负调控作用,即miRNA可以抑制靶基因mRNA的翻译,或是影响靶基因mRNA的稳定性。最近也有研究工作报道在特定的细胞环境中miRNA可以上调基因的表达。而本工作中发现的miR-1上调线粒体基因的表达则完全与之不同。
我们发现miR-1的表达和线粒体基因的表达具有很强的相关性,二者在肌肉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量都会逐渐升高。我们还发现miR-1可以调节线粒体的功能,对线虫的miR-1进行基因敲除之后,发现在成体的线虫中线粒体的功能有所减弱。在小鼠的肌肉细胞中阻断miR-1的表达也会减弱肌肉线粒体的功能,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会减缓细胞的分化。
我们发现小RNA机器存在于线粒体中,并且调节线粒体基因的表达。其中siRNA下调线粒体中靶基因的mRNA水平,与细胞质中的机制是类似的。但是跟细胞质中miRNA作用方式不同,miRNA在线粒体中上调基因的翻译水平。此外,小RNA在线粒体中参与的基因表达调控还可以影响线粒体的生物学功能,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肌肉细胞分化的进程。
|
|
|
|
1 |
韩榕,王勋陵,岳明;He-Ne激光对小麦RNA及可溶性蛋白合成的影响[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
2 |
汪渊,储兵,陈厚早,张素梅,卜丽佳,朱华庆,周青,桂淑玉;真核细胞中总RNA的制备[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
3 |
胡成进,杨道理,舒冠双;一种快速提取真核细胞总RNA的方法[J];陕西医学检验;1997年02期 |
4 |
刘定干;同时抽提DNA和RNA的简便方法[J];生命的化学;1998年02期 |
5 |
朱迅,杨贵贞;同一细胞DNA和RNA同时分别提取的简便方法[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1991年01期 |
6 |
侯俊,何红霞,貌盼勇,洪世雯,杨松涛,付体权;HCV特异性IgM抗体与HCV RNA及其与肝病活动的相关性研究[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2000年03期 |
7 |
徐建平,李保仝,胡毓安,黄宇烽;精液中丙型肝炎病毒的研究[J];中华男科学;2000年04期 |
8 |
裴东,谷瑞升;几种提取木本植物中RNA方法的比较和改进[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2年04期 |
9 |
潘源,郝希山;RNA转染树突状细胞肿瘤疫苗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2004年05期 |
10 |
王保业;浅谈线粒体的自主性[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3期 |
11 |
张丕奇,郑稚莺;9203菌株RNA对蕃茄花叶病(TM)的防治作用[J];生物技术;1997年01期 |
12 |
李明春,王俊琦,邢来君;一种快速、有效提取丝状真菌总RNA的方法[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1998年S1期 |
13 |
卢一凡,邓继先,黄培堂,田靫;修正RNA的错误剪接提高转基因表达水平[J];科学通报;1998年22期 |
14 |
傅烈振,朱燕,王宁,潘滋书,张楚瑜;应用反转录 - 聚合酶链技术快速检测猪瘟病毒RNA的研究[J];中国兽医科技;1998年06期 |
15 |
张建伟,董以爱,曲华玲;冠状病毒的致病性研究概况[J];家畜生态;2004年02期 |
16 |
杨耿洁,刘思忠,李志义,丁进芳,詹玉田;脑脊液中免疫活性细胞及单核吞噬细胞RNA分布的研究[J];甘肃科学学报;1993年03期 |
17 |
王燕妮,孙万邦,金丽娟,付红,谢毅;真核细胞RNA的提取和mRNA纯化方法探讨[J];遵义医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
18 |
林珏龙,陈耀文,李玫,张少英;分裂细胞的共聚焦显微镜观察[J];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1998年03期 |
19 |
刘兰英,顾军,汤建,马涧泉;人类心脏发育相关基因的初步筛选[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1999年09期 |
20 |
卢一凡,刘广田;小麦HMW-GS1D×5基因时间特异性表达的研究[J];生物技术通报;1998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