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区资产管理及运行管理费用的动态分析
【摘要】:我国目前有大中型灌区5800多处,灌溉面积约3.7亿亩,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我国灌区普遍存在设施不配套、工程老化严重和管理水平低下等问题。上世纪末期国家开始了对大型灌区的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这一问题将会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但要真正发挥灌溉设施的作用,根本的问题还是要加强管理。
当前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首先表现在岁修资金严重不足,与水利工程形成的固定资产不成比例。虽然工程越建越多,但相应的维修及更新费用水平未能有相应的提高。其次是建设与管理不统一。有些工程建设项目与管理脱节,建设单位不考虑管理单位的自身财务收益,甚至为了节省投资降低工程造价,该做的工程项目不做,转嫁给管理单位,造成工程先天不足。从宏观看效益可观,但工程内部却入不敷出,难以为继,这是当前水利建设中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很多工程虽然投入大,但由于管理不善,只发挥了很低的效益,这与当初的建设目的相去甚远。同时,由于管理上的原因,很多灌区的建筑物老化现象严重,效益衰减的问题经常见诸于报刊、杂志以及人们的学术交流之中,甚至由此酿成不可挽救的祸害,给国民经济带来巨大的损失。水利工程老化是目前存在的普遍现象,但由于其自身病害的隐蔽性、复杂性以及管理环节的薄弱等特点,使得管理者和使用者对其带病的轻重不易判断,也不能及时采取措施。过去人们常常认为,工程老化需要很长的时间,事实证明并非如此。不少工程往往会发生过早的破坏,所以人们对工程老化问题不能掉以轻心。
我国普遍存在重建轻管的现象,而且这一现象十分严重。水利行业尤其如此。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如管理体制,投入机制,总体经济发展水平低下,人们主观上对管理的轻视等等。有些原因是深层次的,但有些问题则是可以从技术上加以解决的。灌区工程管理中一个很突出的问题是工程维护与维修以及更新改造所需要的资金严重不足。而更新改造和维修所需要的费用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每一个工程设施从投入使用的时候开始,便进入一个逐步自然老化的过程,到一定的时期便需要进行维修,到了一定的使用寿命,就需要更新改造。一个灌区往往由成百上千座建筑物构成,尽管兴建的时间有差异,但一般都是集中在一段时间,而经过若干年的运行后,灌区建筑物也都
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会先后达到使用寿命,更新改造的时间相对也会集中在某一段时间。如果平常没
有资金的积累,那么更新改造将会是一笔很大的投资。灌区工程维修与改造缺乏
资金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对上述问题的认识不清,对灌区建筑物的状况把握不
准,对灌区工程维修与改造资金的投资机制缺乏必要的研究。因此,本文将引入
资产管理的方法,探讨灌区工程维修与改造费用的形成机制及其合理的分摊方法,
并以资产管理数据库为基础,对灌区运行管理费、工程折旧费等年费用进行动态
分析。在此基础上,以湖北省漳河灌区为背景开展应用研究,为灌区灌溉水费的
科学分析提供工具。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F323.2
|
|
|
|
1 |
周立;基于GIS空间分析的对策论应用模型研究[J];测绘通报;2001年12期 |
2 |
沈洁;尼尔基水利枢纽工程经济评价[J];东北水利水电;2000年06期 |
3 |
王立明,马光文,过夏明;综合利用水利工程的投资费用分摊研究[J];东北水利水电;2003年03期 |
4 |
郭洁,张天桥;多人合作对策理论在水库投资分摊中的应用[J];东北水利水电;2004年12期 |
5 |
李友,曾争;综合利用水利工程费用分摊方法及其应用[J];东北水利水电;1998年09期 |
6 |
胡朝阳,甘德强,韩祯祥,Deb Chattopadhyay;市场机制下机组启动费用的分摊研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4年20期 |
7 |
鲁栗,彭建春,黄攀,陈锐;输电网合作投资费用的计算与分摊[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5年01期 |
8 |
刘伟;跨地区公共建设项目资金分摊的方法研究[J];系统工程;1999年04期 |
9 |
郭洁;综合利用水利枢纽工程投资分摊方法研究[J];广东水利水电;2005年03期 |
10 |
成忠理;凌刚;;综合利用水利枢纽工程费用分摊实例研究[J];广东水利水电;2006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