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版权穷竭原则
【摘要】:版权商品一旦经版权人或经其同意之人进行首次销售之后,则权利人就无权禁止该版权商品在相关市场上的继续流通,这就是版权穷竭,也称为版权穷竭原则(Exhaustion of Copyright)。版权穷竭原则的设立是基于现代版权制度所要实现的作者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衡平的目标,其实质是在版权所有人的垄断权和社会公众对版权商品的事实占有权这两种权利发生冲突时通过限制版权所有人的垄断权以在双方之间达成一种均衡的权利义务状态,它所控制的是版权商品的流通与其所承载的版权之间的关系,是对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的一种法律调整。
与版权穷竭原则密切相关的平行进口(Parallel Import)问题,是随着版权商品贸易的发展而产生的在版权领域乃至在整个知识产权领域中引起较大争议的问题。版权商品的平行进口,是指在国际贸易中,未经相关知识产权权利人授权的进口商,将由权利人自己或经其同意在其他国家或地区投放市场的产品,向知识产权人或独占被许可人所在国或地区的进口。平行进口与知识产权所产生的冲突不仅仅是法律范畴内的问题,而是事关科技、经济、贸易、投资等多领域的热点问题,到目前为止,除了一些区域性组织为了共同的利益达成了一定共识之外,平行进口问题仍然是各国意见分歧最大的与国际贸易有关的法律问题之一。
各国对于版权穷竭原则抱着不同的态度,规定不一,多数发达国家赞成在立法中确认这一原则。基于版权穷竭原则的复杂性,大多数国际有关版权公约不作任何规定,而作为目前保护知识产权最重要的国际条约TRIPS协议也是采取了回避态度,表明该问题复杂,由各国自行规定。
我国著作权法没有版权穷竭的有关规定,版权穷竭问题也还未引起各方面的足够重视。但有关版权穷竭问题已在我国发生,随着经济一体化和贸易自由
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化的加快,版权穷竭中最复杂的平行进口问题将不可避免地发生。当前对版权
穷竭及其复杂的平行进口问题的研究中,大多局限于对其基本知识的介绍,或
着力对其负面的挖掘和论证。本文尝试从经济学、法学(包括法理学、民法学、
版权法学和比较法学)等领域对版权穷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多维度的综合
研究。
全文分为四章。第一章着重分析版权穷竭的基本理论。首先,阐述版权和
版权穷竭及其法律特征。版权穷竭与版权的法律特征密切相关,所以对版权的
法律特征的充分认识成为研究版权穷竭问题的必要。其次,探讨版权穷竭的理
论基础,利益平衡和商品自由流通是版权穷竭原则赖以成立的两个理论支柱,
而且权利不得滥用原则是民法的基本精神,版权穷竭原则是权利不得滥用原则
在版权法中的重要体现。再者,介绍版权穷竭的演进史。版权穷竭是随着版权
法的发展、完善以及社会价值观的变化而产生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版权
穷竭的历史呈现出适用范围由宽而窄(越来越不穷竭)的发展轨迹。
第二章着重分析版权穷竭的效力范围。包括权利效力范围和空间效力范围
两个方面。首先,从版权穷竭的权利效力范围看,版权穷竭并非意味着所有版
权的穷竭,而主要是著作财产权中发行权的穷竭。发行权穷竭在平衡各方利益、
合理地限制版权、促进公共利益等方面起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出租权只适用于
计算机程序、电影作品和录音制品,这些特定版权商品的版权人被赋予了出租
权,并且出租权不适用版权穷竭原则。为了加强对版权人利益的保护,在网络
环境下,发行权不适用版权穷竭原则。其次,从版权穷竭的空间效力范围看,
有关权利穷竭的空间效力范围,包括国内、区域及国际三种情形,前两种己经
获得内国或区域的立法和司法的承认,具有了确定性,国际穷竭由于涉及复杂
的政治经济关系,至今尚未达成共识。
第三章提出了完善我国版权穷竭原则立法的建议。我国对版权穷竭原则没
有明文规定,文章在对主要国家的立法例和主要世界公约进行对比研究的基础
上,建议在我国著作权法律制度中确立这一原则。
第四章着重研究版权领域的平行进口问题。平行进口涉及到保护知识产权
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与促进自由贸易的关系,与各国的利益取舍和政策导向紧密相关,因而争议较
大。各国的立法实践以及理论界以权利穷竭原则为理论基础,对平行进口采取
的态度大相径庭,一是支持平行进口,其立论依据是权利国际穷竭原则:二是
反对平行进口,其立论依据是权利国内穷竭原则。文章从经济学的角度对版权
商品的平行进口的正负两方面的影响作了科学全面的分析,形成了对版权商品
平行进口及法律调控问题的客观认识。在对比研究各国平行进口立法与实践的
基础上提出了我国调控版权商品平行进口的两大原则,以及立法和实践的两大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