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制造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
【摘要】:中小制造业企业已成为中国制造业的重要力量,它的兴旺发达对提升我国的制造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已加入WTO的今天,我国的中小制造业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和严峻的挑战。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占有一席之地并发展壮大,我国的中小制造业企业就必须通过不断的创新努力,培育和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是绪论,介绍了核心竞争力提出的背景、我国中小制造业企业的基本特点和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性,重点介绍了目前我国中小制造业企业存在的突出问题,这些问题,归根到底是普遍缺乏竞争力,尤其是核心竞争力;第二章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理论,介绍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发展渊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特性、管理、构成要素及影响因素等基本理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在一定的市场环境下,只要能使企业较长期保持竞争优势,又能使竞争对手难以模仿(至少短期内难以模仿)的整合能力或能力综合,都可以称为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是技术能力、管理能力及管理整合;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因素有企业制度、知识、资源、企业文化。自1990年美国经济学家普拉哈拉德(C. K. Prahalad)和哈默尔(Gary Hamel)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的《公司核心竞争力》上提出核心竞争力的概念以来,核心竞争力理论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尽管目前核心竞争力理论的体系还不完善,但该理论却引起大多数企业的高度重视,并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第三章是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阐述了要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就必须提高企业的制度、技术、管理和文化创新能力,同时,根据我国中小制造业企业的特点,论述了先管理后技术是我国中小制造业企业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战略;第四章是案例分析—东阳公司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之路,分析了东阳公司之所以能拥有核心竞争力,获得竞争优势的原因。在结束语中,强调我们只有不断培养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长期拥有竞争优势,逐步发展壮大,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