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粒群算法的CDMA移动台定位技术研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用户对与位置相关的信息需求日益增强,使得移动网络中的移动台定位问题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因为定位业务已经成为3GPP必须支持的业务,所以基于CDMA的移动台定位就成为研究的重点。
在3GPP中提出的标准定位方法中,基于到达时间差(TDOA)测量值的定位方法应用最为广泛,国内外学者在这方面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方法,但是定位精度受多径效应和非视距传播(NLOS)的影响比较大。而且由于蜂窝网络环境复杂性,系统的状态方程和信号的统计特性很难得到,目前还没有比较好的模型进行精度较高的定位。
本论文采用另外一种思路,把整个蜂窝系统看作是一个复杂自适应系统,通过演化计算求解,定位。本论文引入模拟鸟类聚集飞向栖息地的微粒群算法,采用基于向量求值的微粒群算法,同时对其作了改进,针对不同的情况选取不同的步长。研究结果表明,本论文采用的算法性能稳定,定位误差小,精度高。
|
|
|
|
1 |
雷震洲;;移动通信和个人通信发展动向[J];中兴通讯技术;1997年06期 |
2 |
王丹;张娥;;码分多址通信系统仿真设计与性能分析[J];才智;2011年16期 |
3 |
王珊珊;罗兴国;李鹏;;CDMA系统中呼叫接纳控制算法研究[J];通信技术;2007年12期 |
4 |
郑岚,刘晓云,黄沛江;3G/B3G移动网络多址接入技术[J];中国数据通信;2005年09期 |
5 |
俞定玖;王小龙;;接纳控制算法现状分析[J];电子技术应用;2010年12期 |
6 |
廖丹;李乐民;;一种CDMA蜂窝网中业务相关的公平调度算法[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S1期 |
7 |
刘琦晖;科技统计的定位和发展趋势[J];研究与发展管理;1997年03期 |
8 |
郭晓川,陆剑英,殷南根,唐之崙,刘勤明;大学在我国基础研究体系结构中的定位和发展[J];研究与发展管理;1997年04期 |
9 |
龚时华,邓勇,朱国力,段正澄;计算机自动排样中 NFP 问题的算法实现[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8年12期 |
10 |
李志春;CH1015车身总成焊接夹具[J];电子机械工程;1998年05期 |
11 |
陈小惠;ToolBook4.0环境下视窗的定位与优化显示[J];微型电脑应用;1999年11期 |
12 |
何炼成,白永秀;国有企业面临的深层矛盾及其出路(下)[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
13 |
王华力,陈长征,甘仲民,韩锋;通信卫星干扰源定位与自适应调零一体化技术[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4期 |
14 |
王华力,陈长征,甘仲民;通信卫星干扰源定位与自适应调零的一体化实现[J];空间电子技术;2001年Z1期 |
15 |
刘颖,王树勋,王本平;基于四阶累积量的自适应参数型多径时延估计[J];系统仿真学报;2002年06期 |
16 |
陈延国,于澎,高振东,张仁彦,王启龙;自主移动机器人定位方法的研究现状[J];应用科技;2002年11期 |
17 |
吴兴伟,刘珂;对高职高专院校学报定位的探讨与实践[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
18 |
剡根会;教育信息化与教学基本要素的角色定位[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05期 |
19 |
熊瑾煜,王巍,朱中梁;基于泰勒级数展开的蜂窝TDOA定位算法[J];通信学报;2004年04期 |
20 |
刘增辉,赖英旭;位置传感技术研究进展[J];传感器技术;2005年10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