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DAMS的巡线机器人运动学、动力学仿真
【摘要】:高压输电线路巡线机器人特殊的作业环境、巡检任务要求,使其在机械结构与作业特点上与工业机器人有着本质的差别。目前国内外在这一方面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巡线机器人动力学方面的研究工作还很有限。武汉大学自行研制的220KV高压线路巡线机器人为线上可移动机器人,能自主跨越输电线路上的结构型障碍物(如绝缘子串、防振锤等),并完成相线与跳线间的变向行驶,从而保证对高压线路全程做不间断巡检。本文结合UG的三维实体建模功能和ADAMS的动力学仿真功能,对巡线机器人线上作业的运动学、动力学建模与仿真做了探索性的研究。
首先,应用UG建立了巡线机器人的三维实体装配模型并获得各关键零部件的质量、惯量、质心点位置等参数。对部分零部件做了一定的简化处理,使模型具备与巡线机器人物理样机相似的结构、运动学及动力学特性。
然后,将巡线机器人的三维实体装配模型以Parasolid格式导入ADAMS,施加约束、定义相关运动函数;采用ADAMS的脚本仿真方式对其过悬垂绝缘子串做了完整的运动学分析;并对巡线机器人过障的动作规划进行修正,实现了其过障时的避障。
参照输电线路的悬链线公式,在ADAMS中建立了10米跨距的导线有限元模型;联合Macro宏命令和ADAMS/View的命令流实现了巡线机器人臂末端滚轮与导线有限元模型的接触力建模(共400个接触力单元);对机器人沿导线滚动动作进行动力学逆问题的数值仿真,分析机器人动力学特性及导线振动特性的规律。
最后,建立刚性导线—机器人、柔性导线(有限元模型)—机器人两组模型,分析机器人与柔性导线间的耦合作用对机器人奇臂抬升动作动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对柔性导线—机器人系统模型,定义不同的奇臂抬升速度,分析这一差异对机器人动力学特性及导线振动特性的影响规律;通过建立不同跨距的导线模型,分析导线的柔度对巡线机器人动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
本文所作的工作,从数值仿真的角度为巡线机器人进一步的动力学和控制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也为巡线机器人的运动规划与结构优化作出了铺垫。
|
|
|
|
1 |
张运楚,梁自泽,谭民;架空电力线路巡线机器人的研究综述[J];机器人;2004年05期 |
2 |
周风余,吴爱国,李贻斌,王吉岱,梁自泽;高压架空输电线路自动巡线机器人的研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4年23期 |
3 |
耿欣,周延泽;巡线机器人的爬行方案设计[J];机器人技术与应用;2002年04期 |
4 |
李英;;武汉大学吴功平教授和他的机器人[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年18期 |
5 |
肖晓晖,史铁林,杜娥;高压输电线路巡线作业机器人的动力学建模[J];机械与电子;2004年10期 |
6 |
白玉成,吴功平,肖晓晖,肖华;基于DSP的高压巡线机器人伺服控制系统[J];电力电子技术;2005年02期 |
7 |
朱亚圣;周芙;;全国首例自主跨越障碍 全省首次带电试验性巡检——机器人试验性巡检[J];安全与健康;2009年21期 |
8 |
吴功平;;电力作业巡线机器人的研究与开发[J];中国科技奖励;2008年05期 |
9 |
;武汉大学研制出自主巡线机器人[J];机械;2011年06期 |
10 |
祝鲁金;程志勇;;巡线机器人电源系统研究[J];移动电源与车辆;2006年01期 |
11 |
戴锦春;刘杰;孟凡宝;周子瑾;;巡线机器人无刷电机驱动切换[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7年06期 |
12 |
周风余;吴爱国;;架空输电线路自动巡线机器人[J];农村电气化;2008年02期 |
13 |
乐滨;方宏良;胡睿;雷泽元;;高压输电线巡线机器人多电磁传感器的信号处理[J];机械与电子;2008年08期 |
14 |
李静;郝卫东;;基于AVR单片机的新型巡线机器人系统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系统应用;2008年09期 |
15 |
左岐;谢植;梁自泽;唐健隆;孙德辉;刘仁学;;巡线机器人的发展与应用[J];机器人技术与应用;2007年02期 |
16 |
卢香利;王弦;鲍务均;吴功平;;巡线机器人运动学模型的建立及正逆解的求取[J];机械研究与应用;2011年03期 |
17 |
宋巍巍;王永;李旺;马海涛;;基于巡线机器人的货物定位系统的设计和实现[J];自动化仪表;2009年01期 |
18 |
郭菁,詹平,柯汉松;基于GIS的输电线路巡线机器人空间数据库的建立[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3年06期 |
19 |
魏军英;李东民;王吉岱;;新型巡线机器人的运动学算法分析[J];机械研究与应用;2007年04期 |
20 |
邬大为;阮毅;任志斌;;高压输电线路巡线机器人智能控制系统[J];电气自动化;2007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