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基于地面激光扫描点云数据的三维重建方法研究

赵煦  
【摘要】:随着地面激光扫描技术的日臻成熟并被逐步应用于地物三维重建工作,地面激光点云正成为重建工作中的重要基础数据。作为一种直接对目标表面进行三维测量的技术,地面激光扫描系统能够以阵列式点云的形式描绘地物表面的空间形态和记录点位坐标信息,并且可以根据激光束回波反射强度值以及融合CCD影像的色彩信息,使得点云数据不仅具有空间几何特征,同时还包含有地物表面的光谱辐射信息。通过建立点云数据的邻域关系和目标点云表面的拓扑几何特征,实现以网格或参数曲面的形式构建地物的表面几何模型;而光谱辐射信息则被用于恢复几何模型表面的色彩或纹理特征。联合光谱辐射信息的数据处理方法是当前目标重建技术中的一个研究热点,通过在基于几何特征的数据处理算法中增加光谱辐射信息这一辅助阈值条件,用以改善重建算法的稳健性并提高重建模型的质量。本文在分析已有地面激光点云数据处理方法的基础上,对地物三维重建工作中的网格点云数据的配准、点云数据的分割、点云模型的轮廓提取、点云模型的纹理映射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尝试从融合光谱辐射信息的角度实现对现有数据处理算法进行改进,提高算法的适用性和敏感度。本文在对地面激光扫描仪的系统组成、扫描作业步骤、地面点云数据的邻域划分和拓扑几何特征关系、以及点云数据中的光谱辐射信息等内容进行充分论述的基础上,着重对重建工作中的以下问题进行了详细研究: (1)针对同名特征关系在配准工作中不易自动建立的问题,以特征点集的自动搜索为研究内容,结合实际工作中三角网格被广泛应用于点云建模这一工作环境,提出了一种基于网格顶点特征的点云自动配准算法:①以三角网格的顶点曲率为研究对象,用基于邻域平均度量的曲率计算方法进行特征点集的筛选,提高了曲率计算的可靠性;通过交互式的方法使待配准点云的初始位置指向网格的同一方向,降低了预配准计算的复杂度。②依托k-d搜索树建立的邻域关系,从特征点集中搜索特征面片,以三角面片的顶点作为预配准的初始估值,然后进行ICP法的配准计算,经实例验证,该方法搜索准确,配准结果可靠,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③对于某些特殊条件下,曲率计算有可能失效的情况,给出了基于网格顶点光谱特征的特征点集筛选模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原有几何特征配准算法进行补充。 (2)首先对已有的点云几何分割算法进行了回顾,分析了将回波反射强度信息作为辅助条件引入到点云平面分割算法的可行性。针对平面在建筑物立面中广泛出现的特点,根据激光回波反射强度与地物反射特性具有相关性的特点,改进了平面生长的点云分割算法,提出在生长阈值条件中增加反射强度值的相关性约束条件,同时引入随机一致性算法改善初始面片模型参数估计的稳健性,提高了平面生长分割算法的可靠性。实验说明,对于一定条件下获得地形激光点云而言,使用强度值辅助的点云分割算法具有两面性,算法灵敏度的提高一方面会导致面片的过于细分,产生不应有的得多余分割面片,但另一方面,却也可以提高算法对地物特征的识别能力,对于目标表面细节的层次特征提取具有一定的促进意义。 (3)在分析了建筑物立面点云的典型结构特征、几何特点的基础上,讨论了建筑物立面模型快速重建中激光扫描策略的改进方法,然后以点云数据转换为轮廓线模型为重建工作的主要研究内容,提出了针对点云密度不均匀的建筑物立面内、外轮廓的提取作业方法,考虑到点云密度对不同边界提取算法所造成的影响,对边界跟踪和空间网格划分两种方法进行了混合使用。利用极值点确定外轮廓种子点,然后进行边界跟踪获取一定数量的边界点;利用空间网格划分的方法对内部空洞区域进行探测,确定内轮廓的初始点集。在对边界点集进行直线段拟合的基础上,针对内轮廓点集不能真实反映立面特征,如窗户真实尺寸的问题,认为需要结合实测数据进行边界的修正。最后,再进行边界的规则化处理,从而实现点云立面轮廓线的建立。 (4)从场景光照一致性的角度对数字影像匀光的必要性和匀光模型的选择进行了研究分析,并实验利用Wallis滤波器对具有一定重叠度的数字影像进行匀光处理,使两幅影像在色彩空间的各个通道上趋于一致;然后通过分析影像的畸变模型和数字影像的几何校正模型,并根据数字影像成像时相机、激光扫描仪扫描中心与物方的相对位置关系,研究了摄影中心线与扫描中心线夹角在不同情况下的两种映射模型,对于小倾角的情况,认为可以用直接线性变换的方法实现点云模型到纹理影像的映射过程,并直接利用点云坐标进行相机内方位元素的解算;对于大倾角的情况,则认为需要通过的相机的标定,确定内方位元素,然后在利用后方交会的严密模型进行点云模型到影像的映射工作。通过以上研究,使得从三维点云到二维单片影像的纹理映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更加具有针对性。最后针对纹理建模中的点云数据和点云网格模型分别进行了基于三维直接线性变换的单片纹理映射和基于后方交会直接解的多视点纹理重复映射实验。 融合几何拓扑特征与光谱辐射信息的数据处理方法,在基于地面激光点云数据的重建工作中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在对地物三维重建中几项关键问题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对将光谱辐射信息用以改善重建模型质量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取得了一定成果,最后给出了全文的总结。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程俊廷;赵灿;王从军;莫健华;;基于参考点和ICP算法的点云数据重定位研究[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6年09期
2 杨建风;;逆向工程中点云的快速采集[J];机床与液压;2006年12期
3 邹鸿儒;刘占兵;周锋;鞠鲁粤;;逆向工程中分层点云数据的拼合及精简[J];机电一体化;2006年06期
4 朱根松;周天瑞;潘海鹏;胡世飞;;激光扫描点云数据的快速读取新方法[J];计算机系统应用;2007年01期
5 钟毅;林德静;;点云数据处理中的几个典型三维补点算法比较[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35期
6 蔡勇;肖建;蒋刚;;基于支持向量机的优化子采样曲面表示研究[J];信息与控制;2008年01期
7 周波;陈银刚;顾泽元;;基于八叉树网格的点云数据精简方法研究[J];现代制造工程;2008年03期
8 晁永生;樊军;孙文磊;申晓萍;;逆向工程与快速成型一体化应用研究[J];机床与液压;2008年04期
9 湛金辉;陈震;危水根;;基于CCD图像的激光点云数据边界提取法[J];山西电子技术;2008年03期
10 朱根松;周天瑞;;蚁群算法在反求工程曲线重建中的应用[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8年06期
11 高福顺;张鼎林;梁学章;;由点云数据生成三角网格曲面的区域增长算法[J];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2008年03期
12 徐文学;江涛;康志忠;;基于区域生长法激光扫描数据平面特征提取[J];测绘科学;2008年S1期
13 莫明立;;逆向工程技术在汽车覆盖件测量和建模中的应用[J];机床与液压;2008年12期
14 程潇;童卫青;;一种三维人脸图像的快速拼接算法[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08年12期
15 徐文学;江涛;康志忠;;基于区域生长法激光扫描数据平面特征提取[J];测绘科学;2008年S3期
16 李杰;刘文;周兴华;;基于数学形态学原理的Lidar点云数据分类在植被信息分离中的应用[J];海岸工程;2009年01期
17 冯宇;马丽琴;;基于神经网络的测量机在逆向工程中应用[J];微计算机信息;2009年28期
18 刘丹;宋伟东;;基于影像特征的边界点云数据曲线拟合[J];测绘科学;2009年S2期
19 欧新良;匡小兰;倪问尹;;三维散乱点云分割技术综述[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20 高盼;李磊;郭广礼;;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数据的实体构筑物三维建模[J];测绘信息与工程;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龙;;摄影测量点云数据精简研究[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冯嘉祥;;车载激光点云数据精度分析方法[A];《测绘通报》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摘要集[C];2008年
3 唐艺;韩宁;冯仲科;;基于激光点云数据的活立木树干三维模型重建[A];第九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11年
4 张伟忠;张顺海;于德敏;;点云数据与建模软件的接口设计[A];全国第13届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CAD/CG)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宋碧波;卢小平;卢遥;;基于点云数据的建筑物三维重建[A];第二届“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论文精选[C];2010年
6 段文国;张爱武;蔡广杰;;基于VTK的点云数据绘制研究与实现[A];《测绘通报》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摘要集[C];2008年
7 隋立春;张熠斌;赵旦;;基于MicroStation的机载LiDAR点云数据分类处理软件[A];第二届“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论文精选[C];2010年
8 刘佳;张爱武;杨丽萍;;室内场景激光点云数据的三维建模[A];《测绘通报》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摘要集[C];2008年
9 赵有松;;地面激光扫描技术在长城测量中的应用[A];第二届微波遥感技术研讨会摘要全集[C];2006年
10 贺磊;余春平;李广云;;激光扫描数据多站配准方法研究[A];高精度几何量光电测量与校准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建思;机载/地面海量点云数据组织与集成可视化方法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2 张会霞;三维激光扫描点云数据组织与可视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3 孙晓东;人体点云数据处理中若干问题的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2年
4 赵煦;基于地面激光扫描点云数据的三维重建方法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5 周晓明;机载激光雷达点云数据滤波算法的研究与应用[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6 张帆;点云数据几何处理方法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7 李绪武;基于三维扫描工程建模的面部整形点云数据处理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3年
8 姚春静;机载LiDAR点云数据与遥感影像配准的方法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9 唐先智;汽车覆盖件点云处理方法及网络化协同设计技术[D];重庆大学;2013年
10 韦雪花;轻小型航空遥感森林几何参数提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永;古建筑数字化保护关键技术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2 唐林新;基于自由曲面点云的数控加工技术的研究[D];新疆大学;2005年
3 高志国;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数据处理及建模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4 王霞;一种基于点云的曲面匹配的八叉树算法[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5 孙秀文;龙虾体表三维可视化建模方法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喜文飞;激光点云数据压缩的精简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7 潘斌;基于逆向工程的汽车覆盖件快速原型设计及有限元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8 倪一鸣;汽车座椅散乱点云数据的精简及网格化[D];吉林大学;2011年
9 叶雯;杨树活立木点云数据模型化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3年
10 代世威;地面三维激光点云数据质量分析与评价[D];长安大学;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彭亮;以光为尺[N];科技日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孟庆丰;技术有创新 理念才能贯彻[N];中国交通报;2009年
3 记者 徐蕴海;用科学代替经验[N];苏州日报;2010年
4 潘宝玉 薛伟 张建芳;监测济南小清河桥梁瞬间变形[N];中国测绘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