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合作伙伴关系的供应链协同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和供应链协同是关联度非常大的两个概念,都是随着供应链管理理念而先后发展起来的,共同决定着供应链管理的成败。本文从合作伙伴关系的角度,研究影响供应链协同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机制,并提出通过伙伴关系提升协同运作水平的策略。论文的主要创新性研究工作及研究结论如下。
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对协同运作的影响模型并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维度上合作关系以信任、沟通、承诺、适应、相互依赖和合作等作为起始研究维度,协同以激励联盟、信息共享和同步决策作为研究维度。结合对供应链运作绩效的影响,通过对163例国内制造行业供应链的相关实证研究,结果验证了合作关系对协同运作有很强的正向影响。
确定了协同运作框架下合作关系的主要特征因素,并对其相互作用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根据上面的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在合作关系的6个因素中,相互依赖不是主要因素,适应的影响度也相对较低,因此在我国现阶段制造行业的供应链中,合作关系的主要特征因素是合作、沟通、信任和承诺。对4个主要因素相互作用情况的进一步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协同从沟通开始,建立信任机制后再发展长期关系承诺和多方位合作,最后达到供应链协同。同时,沟通对协同运作有直接影响,而承诺对协同运作没有直接作用。
研究了合作关系主要因素对协同3个维度的作用机制。首先以信息共享为中心建立假设模型进行实证研究,表明信任与激励联盟相关性很强,对信息共享和同步决策均有直接作用,而非强制性权力只对信息共享有直接影响。协同3个维度中,激励联盟是信息共享的前提,而信息共享与激励联盟共同影响同步决策。然后,进一步分析了信任、沟通、承诺和合作对协同3个维度的影响机制,以及在协同不同生命周期的作用情况。沟通在供应链协同运作中是一个作用较广泛的因素,信任在协同关系的建立和提升期影响非常重要,承诺和合作也对协同运作产生相应的间接或直接作用。
提出了通过合作关系来提升供应链协同性的机制和策略。在分析了合作关系4个主要特征因素的影响前体及提升机制后,提出通过沟通建立供应链企业间的信任协同,通过信任机制的建立达到信息协同,在信任机制和信息共享基础上达成业务协同(即同步决策),同时结合全方位的合作及长期合作意愿,达成战略和文化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