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NOx旋流燃烧器实验研究及数值模拟
【摘要】:我国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而煤炭燃烧又会产生大量氮氧化物,破坏大气环境,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恶化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目前已经有很多种降低NOx的技术,综合改造费用和脱硝效率可以看出低NOx燃烧器在控制NOx方面具有最好的效果,开发低NOx燃烧器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本文通过对一款原型燃烧器进行试验和数值模拟,对它的空气的动力场做了详尽的分析,旨在为这款燃烧器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本文首先对这款低NOx旋流燃烧器进行了冷态试验,分别讨论了不同中心风,内二次风,外二次风,外二次风叶片角度对燃烧器出口处的流场回流区的影响,同时也讨论了内次风,外二次风和叶片角度对一次风刚性的影响。
然后,对数值模拟的模化理论做了介绍,重点介绍了标准k -ε模型,RNGk -ε模型,Realizable k -ε模型三种湍流模型,分别对燃烧器的冷态流场做了模拟,通过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发现RNGk -ε模型最合理,为了进一步验证RNGk -ε模型的合理性,本文又对另一款燃烧器进行模拟和对比,发现RNGk -ε模型最优。
再次,本文用RNGk -ε模型对燃烧器进行数值模拟,分别讨论了在不同内二次风,外二次风,不同一次风扩口,和不同中心钝体情况下燃烧器的空气动力场的特点,给出了不同二次风,一次风扩口和中心钝体对流场的影响。
最后,本文对这款燃烧器进行了热态试验,用便携红外分析仪测量不同配风工况下NO沿炉膛分布情况,,以及CO、CO_2、O_2和炉膛温度水平。
|
|
|
|
1 |
;可调式预燃室旋流燃烧器的防焦措施[J];华北电力技术;1983年07期 |
2 |
赵宗让;低NO_x旋流燃烧器改造减少锅炉主要部件的变更[J];锅炉技术;1997年10期 |
3 |
孙平,梁明文,潘晶,顾炎生,韩圣源,杨开河,柏德军;华能大连电厂低NO_x旋流燃烧器及燃烧优化[J];发电设备;2001年04期 |
4 |
吴治永,李文彦;某新型旋流燃烧锅炉的数值模拟[J];现代电力;2004年01期 |
5 |
王晓强;;600MW超临界锅炉旋流燃烧器制造工艺研究[J];电站系统工程;2009年01期 |
6 |
唐必光,龚柏云,熊立红,刘勇,朱全利,纪同明,杨仰东;双通道族流燃烧器在调峰中的应用[J];热力发电;1995年04期 |
7 |
何季民;旋流燃烧器技术发展趋势[J];湖南电力;1995年02期 |
8 |
秦裕琨,李争起,吴少华;旋流煤粉燃烧技术的发展[J];热能动力工程;1997年04期 |
9 |
孙锐,马春元,李争起,吴少华,秦裕琨;利用一维热膜探针对旋流燃烧器出口冷态旋流流场的测量[J];热能动力工程;2000年02期 |
10 |
李争起,孙锐,王磊,陈力哲,吴少华,秦裕琨;惯性浓淡旋流燃烧器的原理及其在50t/h锅炉上的应用[J];热能动力工程;2000年03期 |
11 |
谭厚章,安恩科,惠世恩,徐通模,文生元,贾锐,刘毓斌;新型旋流燃烧技术应用于漳泽电厂210MW机组锅炉低负荷改造[J];热能动力工程;2000年03期 |
12 |
谭辉平,赵坚行;煤粉锅炉旋流燃烧器的气动热力性能数值分析[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
13 |
李永华,曾庆广,胡秀丽,张晓波,王品刚,张经武;旋流燃烧器冷态模化试验研究[J];发电设备;2001年02期 |
14 |
韩宾,缪正清;大容量直流燃烧器与旋流燃烧器锅炉的燃烧技术分析与性能对比[J];锅炉技术;2003年05期 |
15 |
胡炽昌;陆飞;;双调风燃烧器的初步调试[J];华东电力;1990年12期 |
16 |
高小涛,陈延明,凌建华;南京热电厂400t/h锅炉燃烧调整试验及分析[J];中国电力;2000年06期 |
17 |
张文革;旋流燃烧器内一次风流场的理论分析[J];水利电力机械;2002年06期 |
18 |
秦鹏,林中达;双通道旋流燃烧器空气动力学特性数值模拟及研究[J];热力发电;2003年07期 |
19 |
蒋浩良;;水平分叉煤粉管内汽流分配的不均匀性[J];热力发电;1975年01期 |
20 |
王凤祥;陈国军;;对长山热电厂2号炉油改煤中燃烧系统存在问题的浅析[J];吉林电力;1991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