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霉发酵生产EPA的过程控制研究
【摘要】: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是一种重要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血液粘稠度、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预防心血管疾病、抗癌、抗炎等多种生理功能,在医药、食品以及化工行业已得到广泛地应用。本文以腐霉D283菌株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EPA发酵过程特征,并进行了相应的高产EPA发酵过程优化控制,取得了如下研究结果:
(1)研究了EPA发酵过程中的菌体生长速率和EPA合成速率等动力学参数的特征,提出了以葡萄糖浓度、溶氧、pH为主要阶段控制参数的分阶段培养策略,并对不同阶段的控制方案进行了优化。通过阶段控制,生物量和EPA产量分别达到14.32 g/L和0.554 g/L,比进行分阶段控制前各提高了8%和15.4%。
(2)进行了EPA摇瓶高密度发酵研究,发现适当补充豆油、增加通气量和流加碳源等分别有助于提高菌体密度、EPA含量和产量,其中,添加2.5%(W/V)的豆油能促进菌体积累,发酵后期提高通气量可提高EPA含量;研究还发现,以菌体最大生长速率对应的发酵时间为补糖起点,以120 ml/h的流加速率,流加30%(W/V)葡萄糖溶液300 ml,此方案得到菌体量和EPA产量分别为24.4 g/L和0.78 g/L,比不流加葡萄糖各提高38.65%和16.4%。
(3)本文通过对腐霉D283生产的微生物油脂成分进行GC-MS检测,初步推测了该菌株进行EPA合成的途径,确定了该菌株EPA合成途径的关键酶:(Δ12-desaturase,D12和Δ15-desaturase,D15),并初步推断该菌株具有罕见的Δ18-desaturase。
(4)开展了EPA低温发酵研究,结果显示:发酵结束后的发酵液在8℃下,摇瓶转速为150 rpm条件下,继续发酵4天,EPA产量达到0.702 g/L,比低温发酵前提高了18.4%;而发酵结束后的发酵液,在9.0℃下,向培养液中添加终浓度为20.3 g/L的乙醇、3.9 g/L的硝酸钠, EPA产量可达到0.846 g/L,比不做低温处理的提高了25.52%。
|
|
|
|
1 |
胡静荣;;二十碳五烯酸高产菌株的诱变选育及柠檬酸对其油脂合成的影响[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1年02期 |
2 |
朱士农,顾勤,杨晓春,伍冠锁;樱桃冷藏结合气调贮藏效果初报[J];南京农专学报;1997年03期 |
3 |
;对开发苎麻纺织品的建议[J];纺织导报;1990年14期 |
4 |
管筱武,张甲耀,罗宇煊;木质素降解酶及其调控机理研究的进展[J];上海环境科学;1998年11期 |
5 |
李英菊,宋建军,陶仙水;气相色谱法测定百菌清和腐霉利[J];山西化工;2001年01期 |
6 |
吴光助;;北昆士兰甘蔗的北方劣根综合症综述[J];甘蔗糖业;1986年08期 |
7 |
沃解明;新型农用杀菌剂——腐霉利[J];上海化工;1997年02期 |
8 |
徐永利,左伯军,邓仰杰;一种新颖杀菌剂RPA—407213[J];世界农药;1999年05期 |
9 |
吴莹;驾驶证的浮生传[J];安全与健康;2004年18期 |
10 |
;匈牙利葡萄酒 “酒中之王,王者之酒”[J];中外食品;2007年11期 |
11 |
;生物杀菌剂Tenet在加利福尼亚获得登记[J];今日农药;2010年07期 |
12 |
张剑铭,童贵忠,郭妤洁,蔡建民;杭州景点泉水霉菌污染现状及其成因分析[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3年04期 |
13 |
黄明智;;埃及最近限制使用的农药品种[J];新农药;2005年04期 |
14 |
包晓波
,邓文基;世界主要铜镍冶炼厂铜镍转炉生产操作数据(续)[J];有色金属(冶炼部分);1982年01期 |
15 |
刘永和;用盆栽混合基质抑制土壤传播疾病[J];腐植酸;2003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