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束阻尼型隔振器的动力学性能分析及优化设计
【摘要】:约束阻尼型隔振器的动力学性能主要包括刚度和阻尼性能,两种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隔振设备的抗振性与稳定性。因此,为了使设备能够在强烈振动和干扰作用下稳定的工作,需要对隔振器进行动力学性能研究分析。目前对约束阻尼型隔振器结构的动力学分析方法已经成为工程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分析方法,它主要包括结构建模、分析计算以及行为预测等一整套的方案。
本文首先对隔振器的力学模型进行分析,指出隔振器设计中两个关键的动力学因素:刚度和阻尼;然后对隔振器阻尼结构形式及粘弹阻尼材料相关理论做了简单介绍,阐述了结构与材料等参数对隔振器动力学性能影响的重要性,同时也对隔振器的设计流程做了简单介绍。
本文研究了粘弹性阻尼材料的耗能机理和动态阻尼特性,采用分数导数模型,与温频等效原理相结合,得到了粘弹性阻尼材料的复模量、损耗因子与温度关系的参数化数学模型;并结合粘弹性阻尼材料的动态热机械分析实验(DMA)数据对模型参量进行了拟合,实验结果和误差分析表明拟合的数学模型能够准确反映粘弹性材料在变温条件下的动力学特性的变化情况。
其次,根据隔振器中不同类型材料的参数对结构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分别采用等效刚度法和模态应变能方法建立了结构固有频率、阻尼比与各类型材料参数之间的关系模型,然后通过隔振器力学仿真分析及隔振系统的正弦扫频实验对模型进行参量拟合、实验验证、误差分析,结果表明该预测模型能够较为准确的反映出隔振器结构动力学性能与材料参数之间的关系。
最后,本文提出了隔振器拓扑模型,分析了重要结构参数对动力学特性的影响,然后以这些参数为设计变量,在满足隔振器强度、刚度条件下,采用合适的优化算法对隔振器结构进行尺寸优化。通过优化,整体结构阻尼性能比优化前得以提高,在工作环境中具有更好的减振性能。
|
|
|
|
1 |
姜洪源,夏宇宏,敖宏瑞,闫辉;金属橡胶与弹簧组合型隔振器动静态性能的分析[J];中国机械工程;2002年21期 |
2 |
唐一科,龚宪生,顾乾坤;隔振泡沫塑料的试验建模[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11期 |
3 |
熊冶平,宋孔杰;柔性隔振系统中驻波效应的研究[J];山东工业大学学报;1995年02期 |
4 |
钱网生
,祝华;抗冲击隔振器的研制[J];机电设备;1996年04期 |
5 |
李长胜,贺红艳;库仑摩擦阻尼新型复合隔振器的摩擦副特性分析[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7年01期 |
6 |
姜洪源,董春芳,敖宏瑞,夏宇宏,A.M.Ulanov;航空发动机用金属橡胶隔振器动静态性能的研究[J];航空学报;2004年02期 |
7 |
钟章贵;低频大阻尼抗冲击拱型不锈钢钢丝绳隔振器[J];船舶工程;1995年05期 |
8 |
伏同先,庄国华;某潜艇推进电机隔振装置的研制[J];舰船科学技术;1996年01期 |
9 |
李长胜;新型库仑摩擦阻尼复合隔振器的摩擦副特性研究[J];河南职技师院学报;1998年04期 |
10 |
沈建平,周璞;基于四端参数分析的隔振器传递阻抗测量方法[J];噪声与振动控制;2004年05期 |
11 |
田千里;复杂结构的减震[J];噪声与振动控制;1981年01期 |
12 |
王光;往复式机械的隔振设计[J];噪声与振动控制;1982年01期 |
13 |
勾厚渝;复合阻尼隔振器[J];噪声与振动控制;1986年04期 |
14 |
刘章德;无基础弹性支撑隔振器在锅炉房的应用[J];劳动保护;1992年03期 |
15 |
季馨,龚至泽;电子设备隔振系统和隔振器模块化设计浅议[J];电子机械工程;1996年06期 |
16 |
张少华,李美艳;电流变隔振器的理论研究(英文)[J];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2001年04期 |
17 |
陆殿健,郁其祥,王益民;498柴油机试验台架隔振系统设计与试验研究[J];柴油机;2004年04期 |
18 |
伍先俊,程广利,朱石坚;最小振动功率流隔振系统ANSYS优化设计[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5年02期 |
19 |
夏宇宏,闫辉,姜洪源,敖宏瑞,Ulanov A M;环形金属橡胶隔振器弹性参数的确定[J];润滑与密封;2005年03期 |
20 |
严济宽;近代振动隔离技术发展述评[J];噪声与振动控制;1983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