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多发性骨髓瘤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分子遗传学异常
【摘要】:目的:了解中国人群MM患者的分子细胞遗传学异常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间期FISH技术检测166例初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骨髓标本,汇总临床资料,分析染色体异常与临床特征、治疗反应以及预后的关系。
结果:经FISH检测,88.0%(146/166)的MM患者存存不同程度的染色体异常,IGH易位,即t(14q32),其异常率为58.4%。其中t(11;14)为25.9%,t(4;14)为17.5%,t(14;16)为7.2%,其他未确定的易位7.8%。del13q14,RB1探针检出的异常率为55.4%,D13S319检出率为53.6%。amp1q21为49.4%,del17p13为25.3%。其分子遗传学异常与患者就诊时多项临床指标关系密切。使用硼替佐米化疗方案可改善患者的,尤其存在del13q14患者的CR+VGPR率(p=0.004)。染色体异常与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有关,最显著的为del17p13患者中位PFS为4.9月,无del17p13患者的中位PFS为8.9月(p<0.001)。amp1q21患者的中位PFS为5.9月(vs 8.8月,p=0.002)。t(14;16)患者中位PFS为3.0月(vs 7.1月,p=0.006)。del13q14的患者中位PFS为6.7月(vs 8.6月,p=0.043)。del13q14患者中合并del17p13的中位PFS较短(4.6月vs 8.0月,p=0.002)。而在无del17p13的患者中,del13q14患者与无del13q14患者的PFS无明显差异。
结论:中国人群MM患者的del17p13发生率较高,其余分子细胞遗传学异常率与西方国家人群类似。MM患者的染色体异常与临床特征、治疗反应和预后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第二部分cIg FISH与FISH检测多发性骨髓瘤方法学比较
目的:探讨cIg FISH与FISH对多发性骨髓瘤染色体异常检出率的差异。
方法:cIg FISH与FISH同时检测同一MM患者的骨髓样本,比较其检出率的差异,共比较55例MM患者的检出结果。
结果:55名MM患者中,cIg FISH检出del13q14阳性率为58.2%(32/55),常规FISH检出率为41.8%(23/55)。amp1q21的cIg FISH检出阳性率为52.7%(29/55),常规FISH检出率为40.0%(22/55)。在浆细胞30%的患者中,del13q14的cIg FISH检出率为51.9%(14/27),常规FISH检出率为22.2%(6/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amp1q21的cIg FISH检出率为55.6%(15/27),常规FISH检出率为29.6%(8/27)(p=0.054)。在浆细胞30%的患者中,cIg FISH与FISH检测的阳性率并没有明显的差异。
结论:在浆细胞低于30%的MM患者中,使用cIg FISH检测染色体异常可明显提高检出率。
第三部分FISH检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分子遗传学异常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了解中国人群CLL患者的分子细胞遗传学异常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间期FISH技术检测94例CLL患者的外周血标本,汇总临床资料,分析染色体异常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结果:经FISH检测,81.9%(77/94)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染色体异常。其中35名患者存在2种以上的染色体异常。最常见的染色体异常为del13q14,(?)(?)性率为55.3%(52/94)。其次为+12,阳性率为25.5%(24/94)。dell1q22见于19.1%(18/94)的患者。del17p13阳性率为17.0%(16/94)。Dell1q22和/或dell7p13的患者分期多为Rai 3期和4期,以及Binet C期。del11q22与Rai分期具有明显相关性(r=0.223,p=0.030)。dell7p13与Rai分期(r=0.310,p=0.003)及Binet分期(r=0.229,p=0.032)均呈明显相关。且del11q22细胞比例与Binet分期(p=0.001)有密切的相关性。
结论:中国人群CLL患者的分子细胞遗传学异常率与西方文献报道类似。CLL染色体异常与临床分期等临床特征有密切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