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场磁体的多物理场耦合作用机理
【摘要】:本文对高场磁体的多物理场耦合作用机理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本文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研究脉冲磁体的多物理场耦合作用机理。主要工作包括:
第二章建立了完整的多级脉冲磁体放电过程二维轴对称电磁热多场耦合模型,充分考虑了脉冲磁体导体的热效应、磁致电阻效应以及涡流效应。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单级、两级以及三级脉冲磁体放电过程中电阻、电感、磁场、电流密度及温度的变化规律;研究了闭合导电环对脉冲磁体磁场波形的影响;研究了轴向开冷却通道对提高脉冲磁体的冷却效率的作用。
第三章建立了完整的基于小应变条件的多级脉冲磁体二维轴对称静态弹塑性力学分析模型,充分考虑了初始应力和初始应变、轴向压力、洛伦兹力、热应力和导体等弹塑性材料的Bauschinger效应等因素。该模型能计算脉冲磁体从制作到放电过程整个加载历史以及循环加载,并能预测磁体的疲劳寿命。提出了新的脉冲磁体失效准则:导体等弹塑性材料的失效用最大等效塑性应变超过材料的极限塑性应变来判断即应变失效准则;纤维加固材料等正交各项异性弹性材料的失效用最大von Mises等效应力超过材料的极限抗拉强度来判断即应力失效准则。基于该模型和失效准则,采用有限元法,作者研究了单级脉冲磁体、两级脉冲磁体以及三级脉冲磁体的弹塑性力学行为。对于单级磁体,研究了导体等弹塑性材料的不同材料模型对脉冲磁体失效的影响;研究了动态响应对脉冲磁体失效的影响;研究了导体等弹塑性材料的Bauschinger效应对脉冲磁体失效的影响;对于多级脉冲磁体,还研究了互感对脉冲磁体弹塑性力学行为的影响。
第四章研究了制作工艺和放电过程对脉冲磁体极限指标的作用机理,包括:预应力对脉冲磁体失效的影响、轴向压力对脉冲磁体失效的影响、锻炼放电过程对脉冲磁体失效的影响以及塑性变形对脉冲磁体不可逆电感的影响。
第二部分研究超导磁体的多物理场耦合作用机理。主要工作包括:
第五章建立了基于不同优化算法的高温超导磁体电磁设计优化模型。以一个Bi系高温超导磁体为例,比较了序列二次规划算法和遗传算法的寻优性能。
第六章建立了超导磁体失超传播分析数值模型,充分考虑了交流损耗、焦耳热损耗、对流传热以及外界扰动。基于该模型,采用有限元法,作者对一个低温超导磁体进行了失超传播分析。
|
|
|
|
1 |
唐永柏,涂铭旌,陈云贵,李焕杏,滕保华,付浩;用于直接测量磁热效应脉冲磁体的理论设计[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5期 |
2 |
王金星,李瑞林,刘光武,杨懋永,刘传福,宣伟明;25.6T液氮预冷的脉冲磁体[J];低温与超导;1990年01期 |
3 |
彭涛,辜承林;脉冲磁体增强技术发展概述[J];物理;2002年11期 |
4 |
;脉冲磁体磁场强度实现75T[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12期 |
5 |
李玉芝;对已知截面积的线材设计脉冲磁体的方法[J];低温物理学报;1981年02期 |
6 |
张裕恒,李玉芝,汪茂泉;脉冲磁体中的热效应[J];低温物理学报;1983年03期 |
7 |
傅耀先,徐诗鸣,傅维爱,何荣谷;高能加速器脉冲磁体用超导扁平电缆[J];低温物理学报;1981年01期 |
8 |
张效昌,雷振林;脉冲磁体的设计[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1期 |
9 |
焦正宽
,张朝兴
,陈灼民;脉冲磁体用超导材料[J];低温与超导;1975年01期 |
10 |
彭涛;辜承林;;放电过程中脉冲磁体的热传导[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9年10期 |
11 |
彭涛;李亮;;脉冲磁体中电磁与温度场耦合的有限元分析[J];原子能科学技术;2010年06期 |
12 |
彭涛;李亮;;脉冲磁体中不锈钢筒对磁场的影响研究[J];核技术;2011年06期 |
13 |
李高云,于书永;30万高斯脉冲磁体杜瓦设计[J];低温与超导;1994年01期 |
14 |
彭涛;李亮;;65T脉冲强磁体设计与实验研究[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0年01期 |
15 |
吴平;张庆福;;实验用超导复合磁体的磁场分布[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1992年03期 |
16 |
王金星;脉冲磁体的计算[J];低温与超导;1992年02期 |
17 |
张裕恒;脉冲强磁场系统最佳设计的理论[J];物理学报;1980年09期 |
18 |
曹效文;强磁场技术进展[J];物理;1996年09期 |
19 |
;《低温与超导》一九九○年总目次[J];低温与超导;1990年04期 |
20 |
徐绍旺;脉冲超导磁体研究现状[J];物理;1974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