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空腹式刚构桥与普通刚构桥的对比分析
【摘要】:连续刚构桥整体性能好、承载能力强、外观刚劲简洁且经济合理,因此长期以来广为桥梁工程师所青睐,但由于主梁段自重大,墩梁固结的结构形式导致其受预应力、混凝土收缩、徐变和温度变化所引起的内力及位移较大,因此其跨越能力一直无法得到进一步提升。2010年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在连续刚构桥的基础上,采取新的方法,将墩梁结合处设计成空腹,成功的设计了290m跨北盘江空腹连续刚构桥。但作为一种新桥型,其各方面还有待研究。因此,本文针对空腹连续刚构桥这种桥梁结构,通过多种分析方法,对其性能做出综合评价。本文所做的具体工作如下:
首先以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设计的170m空腹式伦洲大桥为工程背景,并按现行桥规设计等跨实腹连续刚构桥,在有限元软件中对两桥不同阶段进行预拱度分析,对比两桥自振特性,动静力作用下关键截面的受力特性以及主要材料用量,得出结论:空腹桥自重小,在施工和正常营运阶段重力作用下,其主梁段挠度小于均实腹桥;在长期荷载下,空腹桥的徐变变形稍大;移动荷载和地震作用下,空腹桥零号块和桥墩顶部和底部内力均大幅度减小;空腹桥纵向抗推刚度强于实腹桥,但空腹桥横向刚度相对较差;空腹式桥预应力钢束和相关配件用量稍多,但混凝土总用量大幅度减小,若对其预应力钢束进行合理配置,空腹桥经济性更高。
然后,本文根据JTG D62-2004对北盘江空腹连续刚构桥进行了PSC截面验算以及根据JTG/T B02-2008对全桥进行抗震性能验算。得出此桥的截面和抗震设计是合理的,说明了空腹连续刚构桥这种新的桥梁形式具有做到更大跨度的能力。
|
|
|
|
1 |
曾建民;;连续刚构桥沿预应力钢束纵向开裂问题研究[J];交通标准化;2006年05期 |
2 |
李凤超;王迎华;杨伯好;;预应力简支转连续梁桥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研究[J];北方交通;2009年11期 |
3 |
杨贵喜;;支架现浇预应力砼连续箱梁的施工控制[J];科技信息;2010年17期 |
4 |
张剑威;;超长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施工[J];广东建材;2011年05期 |
5 |
陆宏瀚;;钢筋混凝土箱型梁桥预应力施工方案设计[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1年07期 |
6 |
蒋志强;;浅析桥梁施工中的预应力梁板常遇通病及采取措施[J];科技与企业;2011年07期 |
7 |
陈世武;;后张法预应力技术在火炬大桥工程中的应用[J];建筑;2011年17期 |
8 |
James R.Libby;凤懋润;郑明珠;;分段箱形梁桥上部结构的设计[J];中外公路;1982年01期 |
9 |
高荣强;;预应力混凝土曲线梁的设计[J];中外公路;1985年01期 |
10 |
易建国;;用于迪维达克钢绞线施工法的1,600吨级预应力钢束装置的研制[J];中外公路;1986年03期 |
11 |
高荣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曲线箱形梁的受力分析[J];华东公路;1986年05期 |
12 |
陆楸,徐有光,唐晓东;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桁架梁桥设计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中国公路学报;1990年03期 |
13 |
沈波;彭晓华;;广园路立交桥四联连续梁施工图设计[J];铁道标准设计;1992年04期 |
14 |
赵慧娟;应用参数化技术开发预应力钢束设计CAD系统[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2期 |
15 |
谭毅勇;唐建荣;时向荣;;厦门环岛路海军码头~演武路段预应力施工[J];预应力技术;2004年01期 |
16 |
徐咏梅,周志祥,沈小俊;薄壁箱形构件预应力钢束净保护层厚度的讨论[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
17 |
曹钧,杨桂玲,史贵春;黑龙江省首座大跨径宽翼缘简支转连续箱梁桥[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5年07期 |
18 |
聂建国,樊健生,何志芬,黄德耕;南宁市竹溪大道立交匝道桥设计[J];桥梁建设;2005年04期 |
19 |
唐建荣;李东平;;预应力砼结构施工阶段内力定量分析[J];预应力技术;2005年01期 |
20 |
张永学;王达;;悬浇桥梁合拢时的预应力张拉和应力监控[J];山西建筑;2007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