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叶片叶尖自适应修复软件开发
【摘要】:叶片是航空发动机的核心组件,发动机每使用一个周期就需要对叶片进行修复,因此叶片修复特别是叶尖修复是维持发动机寿命的主要手段。由于国外对先进叶片修复技术的保密,加上叶片修复技术难度大,使得国内还是采用手工磨削的修复方式,这种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现在的修复需求。本文从这个需求出发,采用六轴联动砂带磨床进行数控修复,基于UG二次开发完成了一个离线修复系统。主要包括数据测量、模型重构、加工修复等关键模块。1)利用离线测量软件完成叶片重构所需的数据测量。针对常用的测量设备与磨削设备的不一致带来的累积定位误差问题,采用了在机接触式测量方式,开发了专用的六轴联动在机测量离线编程软件。利用等高截面法获取测量路径,采用基于弦高误差等控制的刀位点规划策略,将误差控制在截平面内并便于重构时对点进行处理,有利于保证叶片重构轮廓精度。2)基于测量的数据点完成待修复叶片三维模型的重构。为提高模型重构轮廓精度,通过基准平面投影等减少测量点在基准面法矢方向上的偏差。为减少测量时因路径规划模型与待修复实体的不一致引起的重构误差问题,通过重构的模型进行第二次测量及第二次重构,提高了重构精度,并完成曲面重构。3)利用离线磨削软件产生磨损区域的加工代码,实现数控修复。考虑传统的手工修复存在着修复稳定性差、差异性大等不足。采用Zig-zig磨削路径,分析了接触轮与叶片的线接触形式,使用了双矢量编程方法,实现了浮力杆及接触轮轴心的控制,并结合机床结构生成加工代码。基于上述成果,对涡轮发动机压气机上的某级叶片进行修复,完成了叶片叶盆及叶片的叶背的实际磨削修复,证实了本文开发的叶片自适应磨削修复系统的适用性,但是也存在着不足。
|
|
|
|
1 |
林裕旭;陈纯;宋明黎;卜佳俊;;隐曲面重建的极性场模型方法[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09年08期 |
2 |
成思源;吴问霆;杨雪荣;张洪;张湘伟;;基于Geomagic Studio的快速曲面重建[J];现代制造工程;2011年01期 |
3 |
史春涛,夏淑敏,孙立星;曲面重建技术在摩托车造型设计中的应用[J];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2005年02期 |
4 |
潘丹丹;李江雄;;基于曲面局平特性的快速曲面重建算法[J];机电工程;2006年06期 |
5 |
张宝欢,史春涛,王韬,刘建军;复杂曲面重建技术应用[J];机械设计;2005年07期 |
6 |
熊邦书;雷鸰;宋高俊;;基于法向变化量的变分辨率曲面重建算法[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7年04期 |
7 |
程筱胜;廖文和;戴宁;俞青;孙全平;;基于“薄膜变形”的牙齿曲面重建算法研究与实现[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7年09期 |
8 |
吴禄慎,邵兴意;基于相位法的三维面型测量及曲面重建技术[J];工程图学学报;2004年04期 |
9 |
董洪伟;;分片驱动的特征敏感曲面重建[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10年09期 |
10 |
张玉香;梁海霞;孟凡文;;采用正交函数优化三维自由曲面[J];现代制造工程;2013年07期 |
11 |
于东玖;冯亚娟;;逆向工程在产品曲面重建中的应用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9年07期 |
12 |
方林聪;汪国昭;;基于径向基函数的曲面重建算法[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0年04期 |
13 |
刘宏伟;激光扫描数据重构曲面的优化技术研究[J];现代机械;2003年03期 |
14 |
杨刚;孙全平;刘大峰;沈建新;;基于测量点云的复杂曲面重建技术研究[J];机床与液压;2010年05期 |
15 |
武剑洁,王启付,黄运保,周济;逆向工程中曲面重建的研究进展[J];工程图学学报;2004年02期 |
16 |
吴剑煌;刘伟军;王天然;王华兵;;点采样曲面的曲率估计[J];仪器仪表学报;2006年12期 |
17 |
刘大峰;廖文和;戴宁;王震;;曲面重建中的光栅投影式测量方法[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
18 |
唐月红;李秀娟;程泽铭;钱明凤;;隐式T样条实现封闭曲面重建[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11年02期 |
19 |
李际军;徐西铎;;基于平行截面轮廓重构曲面实体算法[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1年06期 |
20 |
盛忠起,蔡光起;逆向工程及曲面重建技术[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1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