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改性铅基钙钛矿微波介质陶瓷的研究

蔡雪卿  
【摘要】:随着现在通信工具的微型化、集成化,微波介质陶瓷作为谐振器、滤波器、振荡器等微波元器件的关键材料,受到人们广泛的重视。作为上述器件的微波介质陶瓷必须具备以下性能:高介电常数 ,高Q值,谐振频率温度系数 尽可能地接近于零。 论文综合分析了(PbCa)(MgNb)O3系列微波介质陶瓷的介电性能,针对应用于移动通信的微波介质陶瓷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进行铅基钙钛矿(PbCa)(MgNb)O3材料A位、B位取代的改性研究,讨论了这两种取代对材料晶体结构、显微结构、微波介电性能的影响。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B位 , 及 的取代均大大降低了(PbCa)(MgNb)O3体系陶瓷在电场下的介电损耗;由于各离子特性的不同及体系中生成的焦绿石相的影响,B位 , 离子的取代使得体系的介电常数上升, 离子的取代却使的体系的介电常数有所下降。体系的谐振频率温度系数也由于介电常数温度系数及容忍因子t值的影响有了不同的变化。 , 离子在A位的取代使得体系介电常数有较大幅度的下降。进入A位的 , 离子可以消除体系中的氧空位,提高了体系品质因数。随La,Nd含量的增加,体系的容忍因子t值逐渐降低,谐振频率温度系数也随之下降。 本文研究了(PbCa)(MgNb)O3体系微波介质陶瓷的制备工艺技术,包括球磨时间、烧结温度及保温时间对显微结构和微波介电性能的影响。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孙艳芹;杨松陶;吕庆;李福民;;钒钛磁铁精矿分流制粒烧结中碱度的影响[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9期
2 于海涛;宋希文;牟仁德;何利民;谢敏;周芬;安胜利;;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YSZ热障涂层研究[J];稀土;2011年03期
3 王纯;袁磊;于景坤;;电熔MgO-ZrO_2原料显微结构的研究[J];材料与冶金学报;2011年02期
4 赵瑞;;添加纳米氧化铝粉对铝尖晶石质自流浇注料性能和显微结构的影响[J];耐火材料;2011年03期
5 童幸生;张静;;氧化铝陶瓷摩擦磨损实验研究[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6 喇培清;鞠倩;卢学峰;魏玉鹏;郭鑫;;铝热反应制备YAG/Al_2O_3复相陶瓷的组织和性能[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7 宋京红;杨冉;梅炳初;;放电等离子合成Ti_4AlN_3块体的相形成及显微结构[J];硅酸盐学报;2011年09期
8 韩凤麟;;粉末冶金Fe-2Cu-0.5C材料的显微结构对疲劳性能的影响[J];粉末冶金工业;2011年04期
9 张晓林;温良英;吕学伟;白晨光;;配加高磷铁矿的小型烧结试验研究[J];钢铁研究学报;2011年08期
10 徐立强;孙永敏;黄传真;侯志刚;;淬硬钢的金属陶瓷刀具车削加工[J];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2011年03期
11 陈建春;潘春旭;;Ti-6Al-4V合金的动态控制等离子焊接(英文)[J];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2011年07期
12 张平;李奇;赵军军;曾庆强;;7A52铝合金中第二相分析及微区电位测试[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11年06期
13 李长青;马世宁;叶雄林;林琳;;纳米结构Ni/Al_2O_3热喷涂喂料的制备及显微分析[J];表面技术;2011年04期
14 张华;张浔;翟洪祥;;焊接参数对Ti_3AlC_2与Cu合金接头结构和强度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1年S1期
15 牛高;谭秀兰;韩尚君;罗江山;;铜纳米线阵列显微结构的表征和控制[J];功能材料;2011年S4期
16 何建平;吕文中;汪小红;;Ba_(0.5)Sr_(0.5)TiO_3有序构型的第一性原理研究[J];物理学报;2011年09期
17 刘维良;李少峰;李友宝;于国强;;Ti(C,N)基金属陶瓷的制备与性能研究[J];中国陶瓷工业;2011年03期
18 张晓娟;乔冠军;喻大钊;朱长军;成鹏飞;;MgO和烧结温度对Al_2O_3透明陶瓷显微结构和性能的影响[J];材料导报;2011年08期
19 陈文国;代建清;丁耀民;夏井兵;;热处理对Ba_2Co_(0.6)Zn_(1.0)Cu_(0.4)Fe_(12)O_(22)(Co_2Y)铁氧体磁性能的影响[J];材料研究学报;2011年03期
20 郭和民;;浅析高级氧化技术及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J];能源与环境;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宏伟;臧剑锋;高丽娟;王欣;丁涛;郑伟涛;;钙钛矿材料La(Y)_(2/3)Ca_(1/3)MnO_3中的相分离[A];2002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上)——2002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岳振星;赵飞;张迎春;桂治轮;李龙土;;六方钙钛矿A(La,Nd)_4Ti_4O_(15)(A=Ca,Sr)陶瓷的微波介电性能[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3 张国庆;潘春旭;;La_(2/3)Ca_(1/3)MnO_3、La_(1/2)Ba_(1/2)CoO_3复合材料的异常电输运行为[A];湖北省物理学会、武汉物理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张玉荣;王文继;;Li_(2x)Cu_xCa_(2-2x)Ti_2O_6的合成与表征[A];第四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5 刘慧勇;王文继;邹雪珍;罗海燕;;Li_(0.3)La_(2/3)Ti_(0.7)P_(0.3)O_(3.3)体系中Yb~(3+),Sm~(3+)掺杂的影响[A];第四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6 肖万生;谭大勇;熊小林;刘景;徐济安;;PbCrO_3立方钙钛矿压致等结构相变[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厉英;刘承军;姜茂发;;含钛高炉渣的物理化学性质与CaTiO_3相的结晶[A];中国金属学会第一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李荣华;王文继;;钙钛矿型锂快离子导体Li_(3x)La_(0.67-x)M_yTi_(1-2y)P_yO_3(M=Fe~(3+),Cr~(3+))的研究[A];第十二届中国固态离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9 许丽梅;陈晓;刘洪国;杨孔章;;利用钙钛矿模板制备硫化锌半导体纳米粒子[A];中国化学会第十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10 陈海英;林勤;李国忠;刘尊孝;戴道生;;(La,R)_(2/3)/Ca_(1/3)MnO_3(R=Gd,Dy,Tb,Ce)材料的磁熵变特性研究[A];第四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慧萍;(Ca,Nd)TiO_3微波介质陶瓷离子置换、低温烧结及应用特性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2 胡星;改性铅基钙钛矿陶瓷的结构与介电性能[D];浙江大学;2004年
3 胡明哲;铅基钙钛矿高介电常数微波介质陶瓷的改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4 亓淑艳;锰(钴)基钙钛矿复合氧化物的制备及磁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5 周宗辉;原位复合钙钛矿/钨青铜复相材料的形成及介电与热释电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6 李辽沙;五元渣(CMSTA)中钛选择性富集的基础研究[D];东北大学;2001年
7 翟彦青;催化燃烧用金属载体整体型催化剂的制备及表征[D];天津大学;2004年
8 梁宏伟;掺镁锰基钙钛矿的晶体结构与电磁性质[D];吉林大学;2008年
9 吴淑雅;钙钛矿铌酸盐电介质陶瓷粉末的水热合成[D];浙江大学;2008年
10 梁振华;新型层状钙钛矿氧化物的合成和结构表征[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雪卿;改性铅基钙钛矿微波介质陶瓷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2 张慧利;铜钛氧化物的烧结特性及介电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3 史昆玉;层状类钙钛矿材料(RNH_3)_2MX_4薄膜的制备及结构与性能表征[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4 王鲜;类钙钛矿(C_4H_9NH_3)_2MX_4材料的制备与结构[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5 贺成红;攀技花高炉渣中钙钛矿选矿试验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2年
6 陈广新;贫燃条件下汽车尾气中NOx的选择性催化还原[D];汕头大学;2004年
7 诸敏;锰基钙钛矿超晶格电磁性能的第一原理计算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胡伟达;层状类钙钛矿材料(C_nH_(2n+1)NH_3)_2MnCl_4(n=2,4,6,8,10,12)和(H_3NC_4H_8NH_3)MnCl_4的制备及表征[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9 肖泽龙;基于直链烷基胺的杂化钙钛矿结构有序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10 熊学斌;Pb_(1-x)Ca_xZrO_3陶瓷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孟军;神奇的多层薄膜材料[N];科技日报;2003年
2 ;共烧材料匹配:LTCC研发关注点[N];中国电子报;2006年
3 记者 骆耀明 通讯员 郑天雷;引外地才 发本地财[N];徐州日报;2010年
4 李立平;几种新的合成宝石[N];中国黄金报;2001年
5 芸;JFE开发高性能桥梁用中厚板[N];世界金属导报;2006年
6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二○○五届硕士毕业生 杨颖亮;晋侯墓地出土青铜器的合金成分、显微结构和铅同位素比值研究[N];中国文物报;2005年
7 小雪;我国超高压变质研究获得重要进展[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8年
8 ;我校获200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9项成果简介[N];新清华;2006年
9 小雪;变质沉积岩中首次发现斯石英存在证据[N];地质勘查导报;2008年
10 卢庆儒 DigiTimes;电子元件产品及技术发展趋势(三)[N];电子资讯时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