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架的层次性分解和求取方法研究
【摘要】:图形图像识别是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图像处理等领域的关键问题,在军事、生产和生活的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而选择合适的特征空间则是决定识别成功与否的重要步骤。图像的形状包含了大量的视觉信息,是最常用的特征空间。骨架是一种保留了拓扑信息的全局形状变换,其结果直观,意义明确,且便于进行相似性计算,是物体表示和识别的有力工具。为了解决骨架自身固有的对噪声敏感问题,方便进行匹配,建立一种层次性的骨架结构是有意义的,也是本文主要的目标和工作。
本文首先介绍和分析了骨架求取中的两种基本方法:距离变换和细化,它们骨架都有密切的连系。距离面的脊线轨迹就是骨架点的位置,细化准则下所保留的像素恰好是保留了对象拓扑结构的中心线。基于距离变换的骨架连通性难以保证,细化的骨架虽然连续但是对局部信息敏感。因此,如果能把由距离变换得到的全局信息应用在细化过程中,则可以得到拓扑保留、连续、而且较稳定的骨架,这无疑是有吸引力和实用价值的。
接下来,本文对人类视觉系统(HVS)进行了简单介绍,给出了视觉识别过程的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和解释,提出了识别所遵循的一些重要规则。对象的重要性和所占据的空间存在正关系;物体识别是一个从粗到精的分层的过程;物体的尖锐突起在识别中具有更重要的作用;这些规则是建立骨架层次性结构的理论基础。然后将视觉识别的规律引入骨架描述中,使用骨架及骨架参数来定量描述识别准则。建立了骨架点的面积模型,说明了骨架半径与骨架点局部信息量的关系;建立了骨架枝与连续边界的对应关系,给出了信息量分布与骨架角的定量关系;为下一步进行多尺度骨架求取奠定了基础。
基于上面的工作,本文将细化和距离变换相结合,提出了计算多尺度骨架的算法。该算法将距离值融入细化过程,利用了距离信息构造识别函数进行多尺度筛选,得到的骨架保留了原始图像的拓扑结构,同时避免了不连续的问题。本算法在识别
WP=5
函数中加入角度信息,增强了对边界特征的描述能力;算法具有开放的框架,并不依赖于具体的细化和距离变换方法,可以采用更优越的算法提高性能;而且算法结构使得构造一个反馈式的识别系统成为可能。
然后,本文对三维空间的骨架求取进行了介绍,分析实现了一种性能较优的细化算法,给出了实验结果;并对算法在三维空间的推广进行了讨论。
最后,对全文工作和今后的研究重点进行了总结和说明。
|
|
|
|
1 |
周莹莉,曾立波,刘均堂,余晓敏;基于图像处理的菌落自动计数方法及其实现[J];数据采集与处理;2003年04期 |
2 |
周正东,舒华忠,P.Haigron,罗立民;基于距离变换的伽玛刀治疗计划系统几何优化方法研究[J];中国图象图形学报;2003年12期 |
3 |
吴艳兰;胡鹏;;几何特性与流线追踪相结合的地形结构线提取法[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5年12期 |
4 |
王树梅;赵卫东;李吉超;;基于H-顶面积重构的颗粒分割研究与实现[J];计算机应用;2007年06期 |
5 |
丁仕燕;黄志荣;张宇;季宏宇;;数控人才培养的层次性及其教学方法的探讨[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8年01期 |
6 |
董小红;范彦斌;;基于距离变换的ICT层间图像插值[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
7 |
石磊;靳敏;吴长伟;;一种改进的距离变换匹配算法在遥感图像目标识别中的应用[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
8 |
罗斌;断层图象插值的二维形变法[J];中国图象图形学报;1998年08期 |
9 |
葛云,舒华忠,罗立民,唐培;基于距离变换和非线性规划理论的三维图像表皮配准的研究[J];电子学报;2004年04期 |
10 |
樊长虹,陈卫东,席裕庚;动态未知环境下一种Hopfield神经网络路径规划方法[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4年03期 |
11 |
李芳玉,潘懋,朱雷;三维缓冲体生成栅格算法研究[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05年09期 |
12 |
黄冬明;王铝娜;;关于网络协作学习之层次因子分析[J];科技经济市场;2007年02期 |
13 |
罗三定;周磊;沙莎;;一种新的快速多人脸检测算法[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8年04期 |
14 |
刘俊涛;刘文予;吴彩华;原亮;;一种提取物体线形骨架的新方法[J];自动化学报;2008年06期 |
15 |
陈春凤;;浅谈信息技术“任务驱动”模式教学的任务设计[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年35期 |
16 |
沙振江;试论高校图书馆教育职能的层次性[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89年02期 |
17 |
杨华东,简淼夫;基于灰度形态重构的颗粒图像分割方法[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
18 |
马瑞;杨静宇;;一种用于手写数字分割的滴水算法的改进[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7年11期 |
19 |
康建新;;一种改进的Hausdorff距离的图像匹配算法仿真分析[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8年07期 |
20 |
卫武;杨新;张鹏程;;个人、团队和组织层次知识转化对绩效的影响[J];情报杂志;2009年09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