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类DNA计算模型中一些理论与应用的研究
【摘要】:本文对四类DNA计算模型中的一些理论及其应用进行了研究和讨论,具体工作如下:
粘贴系统是建立在粘贴运算基础上的语言生成器,也是一种遵循Watson- Crick互补性质进行退火操作的DNA计算抽象模型。本文将线性串的粘贴系统拓展到带有发夹结构的双向复杂结构粘贴系统,使粘贴系统的纯理论研究向实际生物操作技术研究迈进了一步。给出了双向复杂结构粘贴系统的定义及其基本运算;提出了双向复杂结构粘贴系统的分类;讨论了双向复杂结构粘贴系统的生成能力和计算能力;最后,通过双向复杂结构粘贴系统的弱编码刻画了递归可列语言,这表明双向复杂结构粘贴系统与递归可列语言族有相同的计算能力。
粘贴模型有一个随机存取存储器,所使用的DNA链具有固定长度,操作时不需扩展DNA链,也无需酶的参与,并且它的材料在理论上可以重复使用。本文给出了图顶点着色问题的DNA粘贴算法。在研究图顶点着色问题时,从问题的本质出发,先把图的顶点着色问题分解成顶点独立集问题和顶点划分问题并给出这两个问题的DNA粘贴算法,然后调用这两个算法以解决图的顶点着色问题。
图的全着色猜想是由M.Behzad和Vizing于1965年提出的。到目前为止,对于一般的图,全着色猜想仍然是一个公开的问题。本文从系列平行图的结构性质出发,利用双重归纳法和换色技巧确定了系列平行图的全色数。
剪接系统是将剪接运算当作基本算子的一种语言生成器,其中剪接运算是对在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和外切酶作用下,DNA链进行重组过程的数学抽象。本文利用剪接系统的巨大并行性,首先设计了模拟有向哈密顿路问题的剪接系统;然后通过此剪接系统所产生语言的性质对有向哈密顿路问题进行分析,给出了有向图的若干结构性质以及图中存在有向哈密顿路的充要条件。
图的最小顶点覆盖问题是图论中的一个NP完全问题。它在分子生物学、调度问题、错误诊断和恢复集装线平衡、油轮行程安排及开关理论中有着广泛的应
WP=5
用。本文利用DNA表面计算模型对图的最小顶点覆盖问题进行了建模。构造了含有 个顶点 条边的图的顶点集子集对应的数据池之后,循环进行了合成、杂交、清洗、变性等生物操作,得到所有覆盖对应的DNA序列,然后通过编址过程得到我们所要求的最小顶点覆盖。最后通过 个顶点 条边的图对所建模型进行了验证。
|
|
|
|
1 |
肖绚,胡鸿豪;DNA计算模型发展分析[J];计算机应用;2004年09期 |
2 |
殷志祥,张家秀,许进;案例分析中的DNA计算[J];系统仿真学报;2003年10期 |
3 |
;以研制出纳米级DNA计算机[J];科技广场;2002年03期 |
4 |
殷志祥,张凤月,许进;0-1规划问题的DNA计算[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3年01期 |
5 |
高琳,许进,张军英;DNA计算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电子学报;2001年07期 |
6 |
张家秀,殷志祥;离散数学中的DNA计算[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3年28期 |
7 |
;科学家探讨DNA计算机[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1995年04期 |
8 |
韩腊萍,李燕;DNA计算方法在求解NP完全问题中的应用[J];华北工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
9 |
马润年,张强,高琳,许进;图的最大权团的DNA计算[J];电子学报;2004年01期 |
10 |
侯新民;DNA计算机[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1期 |
11 |
强晓艺;DNA计算及DNA计算机的研究进展[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
12 |
王莉;;基于多级分离的图顶点着色DNA算法[J];电脑开发与应用;2010年04期 |
13 |
任立红,丁永生,邵世煌;DNA计算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信息与控制;1999年04期 |
14 |
李人厚,余文;关于DNA计算的基本原理与探讨[J];计算机学报;2001年09期 |
15 |
李书超,许进;基于DNA计算的RNA数字编码[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3年05期 |
16 |
马季兰;杨玉星;;基于粘贴模型的图顶点着色问题的DNA算法[J];计算机应用;2006年12期 |
17 |
张征;刘洁;石晓龙;;基于DNA计算的分子下推自动机(英文)[J];计算机学报;2008年12期 |
18 |
刘文斌,许进;赋权Hamilton路的DNA计算模型[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2年06期 |
19 |
范忠骏,王波,于玲;一种DNA计算系统的有限自动机模型[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
20 |
石晓龙,许进;DNA计算与背包问题[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3年27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