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小流域产流计算方法研究
【摘要】:分布式水文模型利用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等技术,考虑了流域的土壤、植被、地形等下垫面因素,现已成为流域水文模型新的发展方向。本文构建了一个适用于小流域的分布式水文模型系统框架,并应用于桑园流域,设计和实现了降雨量空间插值和SCS 模型产流计算。
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反映在以下两个方面:
(1)本文通过分析桑园流域时段降雨与经度、纬度、高度等因子的内在关系,结合空间信息技术,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小流域的时段降雨空间插值方法——回归距离平方反比法。在试验过程中,选取泰森多边形法、距离平方反比法、梯度距离平方反比法与回归距离平方反比法进行了桑园流域降雨量空间插值对比计算,并对插值结果了进行分析,表明回归距离平方反比法比距离平方反比法能更好地反映经纬度对降雨的影响; 与梯度距离平方反比法相比,它保留了经纬度因子,同时剔除了代表性差的高度因子,因此,既反映了经纬度对降雨的影响,又减小了由于站点高度代表性差带来的误差。
(2)在完成降雨量空间插值之后,作者根据小流域缺少实测资料的特点,采用SCS 模型进行了产流计算。作者使用GIS 技术将流域进行矢量化,得到了土地利用分布图、流域边界图等数字地图,并进行叠加; 将叠加的地图转化为GRD,得到CN值矩阵。传统的CN 值提供的是一个空间均一化的下垫面空间,CN 值矩阵比CN 值提供了更详尽的下垫面描述,更好地反映了流域下垫面的不同。最后,作者成功的实现了基于网格的少资料地区小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的产流计算。
|
|
|
|
1 |
刘胤雯;赖格英;陈元增;黄丽;;梅江河流域年均降雨量空间插值方法研究[J];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07年03期 |
2 |
金志凤;李波;袁德辉;;基于GIS的浙江省年平均气温空间模拟研究[J];气象科学;2010年06期 |
3 |
唐红艳;牛宝亮;;基于GIS的大兴安岭中段东南坡降水量空间插值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10年06期 |
4 |
董月娥;刘显傅;张新海;李尉尉;汪小勇;;基于GIS的海洋光学调查数据空间插值方法研究[J];海洋技术;2009年02期 |
5 |
甘衍军;李兰;杨梦斐;;SC S模型在无资料地区产流计算中的应用[J];人民黄河;2010年05期 |
6 |
李萍;刘代平;段建南;;土地适宜性评价中的土壤数字化[J];经济地理;2006年S1期 |
7 |
孔云峰;秦耀辰;乔家君;秦奋;;高校地理学科空间分析课程设置研究[J];测绘科学;2007年03期 |
8 |
闫香慧;刘怀;何恒果;谢雪梅;肖晓华;刘祥贵;程登发;;基于GIS的重庆市秀山县白背飞虱空间格局分析[J];生态学杂志;2011年07期 |
9 |
宋志华;;基于GIS技术的地价时空分析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29期 |
10 |
孙希华;基于遥感和GIS的山东山丘区土壤侵蚀调查研究[J];山东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2期 |
11 |
徐杨,周年生;天津市水资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J];海洋测绘;2002年01期 |
12 |
肖霞云,萧家仪,张瑞虎,郭平;GIS支持的孢粉信息管理系统[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
13 |
王旭春,何满潮,蒋宇静,崔政权;在GIS中实现基于力学原理的滑坡稳定性计算[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年06期 |
14 |
王宝军,周汇光,孙伟晔,蔡奕,邵莉;滞洪区安全滞洪GIS管理剖析[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3年04期 |
15 |
高心丹,罗嗣卿,吴雷;基于GIS的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系统的研究及设计[J];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3年03期 |
16 |
严加永,吕庆田,赵金花;北京市土壤污染预警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地球学报;2004年03期 |
17 |
降亚楠;魏晓妹;陈静;刘小学;;基于GIS的灌区地下水资源综合评价研究[J];灌溉排水学报;2008年05期 |
18 |
谢礼立,陶夏新,左惠强;基于GIS和AI的地震灾害危险性分析与信息系统[J];自然灾害学报;1995年S1期 |
19 |
刘志祥;GIS应用于管线管理信息系统[J];北京测绘;1998年01期 |
20 |
单新建,韩京,吴晓玲,杨成荣,缑兰兰;基于GIS的测震编目工作系统[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1998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