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馈电动机的控制系统研究
【摘要】:本文以绕线型感应电机的双馈控制技术(或称双馈电机的控制技术)为研究对象,对双馈电机的数学模型、控制策略、三相高频PWM 整流控制器和矩阵变换器等进行了深入研究。
首先利用电机学基本原理,建立M -T坐标系下电机的数学模型,以及在定子磁链定向的矢量控制策略下,电机定、转子电流的关系表达式。通过绕组折算和频率折算,导出双馈电机的等效电路。根据等效电路,导出双馈电机稳态下定、转子侧的功率关系表达式,并分析了双馈电机在各种不同运行状态下的功率流程。为双馈电机的磁场定向矢量控制提供理论基础。明确指出,正是由于频率折算的等效“放大”作用,使得双馈电机能够通过控制转子侧较小的无功功率,达到控制定子侧较大的无功功率,从而实现经济地调节电机功率因数的目的。
采用AC/DC/AC 的拓扑结构,构建了双馈电机控制用变换器,变换器整体结构可分为两大模块:AC/DC 整流模块和DC/AC 逆变模块,两部分通过具有直流储能环节的直流母线相联接,使得对两个模块可分别采取不同的控制策略实施控制,且互不干扰,具有整体硬件结构简单,改变DSP 软件编程即可方便的改换成不同的控制策略的优点。其中,整流模块采用三相高频PWM 整流矢量控制技术进行控制,提出了开关频率固定的直接电流滞环控制法,在实现能量双向流动的同时始终保持在接近于1 的高功率因数下工作,充分利用双馈电机能量双向流动的特性,使得能量可回馈利用,提高效率的同时,又由于有效的改善了AC/DC 变换器的电流波形而减少对系统的谐波污染。实验研究证明了该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并为实施双馈控制控制提供基础。对DC/AC 模块,采取以定子磁链定向的矢量控制策略,将M -T坐标系的M 轴与定子磁链ψ1重合,使得电机的有功分量与无功分量可分别得以控制。按照定子磁链定向矢量控制策略,采取双闭环控制的结构,以双馈电机的转速以及定子侧的无功功率为控制目标构成控制外环,以双馈电机转子三相电流的滞环跟踪控制为电流控制内环,通过控制转子侧电流达到控制电机定子侧的无功功率和转速的目的。双闭环控制保证了双馈电机的快速响应,实验验证了双馈控制策略的正确性。
AC/DC/AC 双馈控制器的硬件结构采取以DSP 为核心的全数字控制系统,简要介绍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TM346
|
|
|
|
1 |
浦志勇,黄立培,吴学智;三相PWM整流器空间矢量控制简化算法的研究[J];电工电能新技术;2002年02期 |
2 |
鞠儒生,陈宝贤,陈燕;一种新型PWM整流器[J];电工技术学报;2002年06期 |
3 |
熊健,张凯,裴雪军,陈坚;一种改进的PWM整流器间接电流控制方案仿真[J];电工技术学报;2003年01期 |
4 |
邱培基,夏书杰,卓忠疆;双馈调速同步感应电动机的分析及控制[J];电工技术学报;1994年03期 |
5 |
张道林;首先采用GTO的世界最大容量的调速蓄能机组[J];电工技术杂志;1995年03期 |
6 |
宁玉泉;双馈变速同步电机的工作特性及在蓄能机组的应用[J];大电机技术;1994年05期 |
7 |
马小亮;大功率风机、泵节能调速发展方向探讨[J];电气传动;1999年01期 |
8 |
张兴,张崇巍;PWM可逆变流器空间电压矢量控制技术的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1年10期 |
9 |
张纯江,顾和荣,王宝诚,朱艳萍,刘彦民;基于新型相位幅值控制的三相PWM整流器数学模型[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3年07期 |
|
|
|
|
|
1 |
曾江,倪以信,陈寿孙,张宝霖;有源滤波器电流控制新方法[J];电工电能新技术;2000年04期 |
2 |
董晓鹏,王兆安;降低 PWM 整流器开关损耗的控制新方法[J];电工电能新技术;1998年04期 |
3 |
毛鸿,吴兆麟,王毅,刘树林;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无电流传感器控制策略研究[J];电工技术学报;2001年02期 |
4 |
詹长江,韩郁,赵良炳,韩英铎;基于电压空间矢量PWM脉宽调制方式的新型三电平高频整流器研究[J];电工技术学报;1999年02期 |
5 |
张为杰;;交流励磁电机发展前景[J];大电机技术;1992年05期 |
6 |
詹长江,刘平,康勇,陈坚;基于空间矢量 SPWM 控制的高频整流器[J];电力电子技术;1997年02期 |
7 |
董晓鹏,王兆安;三相电压型单位功率因数 PWM 整流器的研究[J];电力电子技术;1997年04期 |
8 |
郑颖楠,王炎,邬伟扬,刘彦民;可逆变流器输入电感分析与计算[J];电力电子技术;1999年02期 |
9 |
丘水生;开关功率变换器符号分析方法的原理[J];电子学报;1997年01期 |
10 |
吉桑斯;德图阿;叶家金;;双馈绕线式异步电动机的性能[J];机车电传动;1989年01期 |
|
|
|
|
|
1 |
杜静,韩如成;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中定子磁链的观测方法[J];太原重型机械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
2 |
盂庆春,姜国强,汪玉凤;基于SIMULINK的直接转距控制系统仿真研究[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04年01期 |
3 |
许峻峰,徐英雷,冯江华,许建平;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中定子磁链的分析[J];电气传动;2005年01期 |
4 |
俞红祥,吕广强,纪延超;一种基于新型积分算法感应电机定子磁链估算方法的研究[J];电机与控制学报;2005年01期 |
5 |
邓启文,尹力明,佘龙华,吴峻;直接转矩控制的发展与展望[J];微特电机;2002年01期 |
6 |
李斌,王萍;基于DSP的无速度传感器直接转矩控制系统[J];微电机;2004年03期 |
7 |
侯昊,陈大跃,赵春宇;定子磁链直接转矩控制的电压矢量方式[J];中小型电机;2004年05期 |
8 |
祝龙记,王汝琳;基于直接转矩控制的高性能磁链观测与速度观测[J];电机与控制学报;2004年03期 |
9 |
张静;张永良;;感应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研究[J];电机技术;2007年02期 |
10 |
梅柏杉;陈晖;;直接转矩控制系统性能改善的仿真研究[J];电机与控制应用;2009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