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皮层扩散性抑制诱导大鼠脑缺血耐受的实验研究

胡学斌  
【摘要】: 第一部分在体研究皮层扩散性抑制动物模型的建立 目的:用KCl和针刺分别在鼠皮层诱导皮层扩散性抑制(Cortical SpreadingDepression,CSD),建立大鼠CSD动物模型,并评价其光学特性和电生理特性,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 方法:采用Spangue-Dawley大鼠25只,随机分为针刺诱导组(n=10)、KCl诱导组(n=10)和NaCl对照组(n=5),用牙科钻在大鼠颅骨上分别钻磨出诱导窗口和观测窗口,分别在诱导窗口用针刺和滴加KCl棉片浸敷大鼠皮层的方法诱导大鼠脑CSD,对照组在诱导窗口滴加NaCl,并用电生理记录和光学成像的方法来描记CSD的产生与传播,分析其特点。 结果:在针刺诱导组和KCl诱导组,均可以在观测窗口观察到向外周扩散的明暗相间的弧形波,针刺诱导的CSD波成典型的同心圆样向四周均匀扩散,KCl诱导的CSD波则是呈不规则的圆弧形波向外周扩散,针刺组每次只诱发一次CSD波,而KCl组则可以诱导多次CSD波。在产生CSD波的同时,伴随着去极化电位的产生。而在NaCl对照组没有发现以上现象的发生。 结论:用本方法制作CSD动物模型,方法简单易行,可以用光学成像的方法直观观测CSD的产生、发展和传播,并结合电生理观测到一直结果,适于在体研究CSD,为进一步研究CSD的发生机制及其可能的作用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 第二部分皮层扩散性抑制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的在体研究 目的:研究KCl诱导皮层扩散性抑制(CSD)预处理对鼠大脑中动脉阻塞后脑血流灌注和梗死体积的影响,验证CSD对脑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24只SD大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2只,试验组用5mKCl棉片敷于大鼠颅骨小孔上,每20min更换一次,持续2h,在大鼠大脑皮层诱发CSD,3d后插线法栓塞大脑中动脉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利用激光散斑衬比光学成像技术监测缺血2h大脑血流动力学变化,并测定大脑梗死病灶体积。对照组用NaCl代替KCl,其余相同。比较血流动力学变化和大脑梗死灶体积的大小。 结果:经CSD预处理后3d再缺血时,实验组缺血病灶血液灌注水平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总梗死体积及皮层梗死体积均小于对照组,皮层下梗死体积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结论:利用激光散斑衬比光学成像技术可以在体检测脑血流的变化,同时验证了CSD预处理可提高缺血病灶皮层的血液灌注水平,减少总梗死体积和皮层梗死体积,可以减轻脑缺血后的脑功能损害程度。 第三部分皮层扩散性抑制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性损伤后神经再生的影响 目的:研究皮层扩散性抑制(cortical spreading depression,CSD)对成年大鼠脑缺血后缺血侧神经再生的影响。探讨CSD对缺血性脑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 方法:用KCl诱导鼠皮层扩散性抑制,采用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72只S-D大鼠动物分为6组:1)正常鼠诱导CSD组;2) KCl诱导CSD预处理缺血组;3) 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拮抗剂MK-801阻断CSD缺血组;4) NaCl预处理缺血组;5)非预处理缺血组;6)空白对照组:即非CSD、非缺血假手术组。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脑缺血后1,3,7,与14d四个不同时相BrdU免疫阳性细胞的表达情况。 结果:空白对照组少见BrdU免疫阳性细胞表达,组1及脑缺血后各组不同时相缺血侧皮质、海马齿状回和纹状体均有BrdU免疫阳性细胞表达,其中7d时的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增加;且组2与组3、4、5、6有显著性差异(p<0.05)。组1在d7和d14均较组6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CSD可诱导正常大鼠脑和脑缺血相关脑区BrdU免疫阳性细胞表达,且CSD可进一步激发脑缺血后神经再生的潜能,提示CSD激发鼠脑神经再生可能是其诱导脑缺血保护的主要机制之一。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申凤鸽;;肝癌动物模型的研究及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0期
2 ;本刊组织构建栏目已出版“神经损伤动物模型”研究的相关文章[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年28期
3 陈茉弦;敖丽娟;李琦;潘芳;;脑卒中动物模型的建立与比较[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1年08期
4 伍强军;赵文元;刘建民;;慢性血管源性脑缺血动物模型[J];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1年03期
5 余炜;万毅;;类风湿性关节炎动物模型研究概况[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6 陆碧琼;;运动性贫血动物模型浅析[J];内江科技;2011年08期
7 张慧;杨卫彬;王丽颖;荆志伟;武红莉;;证候研究中动物模型的应用新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11年06期
8 周玉平;;肝纤维化病证结合动物模型评析[J];时珍国医国药;2011年06期
9 梁莉婕;焦立波;高明;;建立动物腹泻模型的常用药物及方法的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杂志;2011年08期
10 张敏娜;;类风湿关节炎的实验动物模型及其评价[J];实验动物科学;2011年04期
11 刘波涛;樊碧发;;癌性神经痛动物模型的制备[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1年08期
12 陈新宇;蔡虎志;余洪;卢青;;慢性心衰心阳虚型病证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与评析[J];中医药导报;2011年08期
13 彭旦明;刘雯;;烧(烫)伤动物模型的建立及评价[J];辽宁中医杂志;2011年09期
14 陈辉;吴英;杨思进;;血瘀证动物模型造模方法研究进展[J];内蒙古中医药;2010年08期
15 王帅;宋蓓雯;吴强;;倍频532激光激发孟加拉红建立色素兔视网膜静脉阻塞模型[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年08期
16 任凯;邵玉凤;杨欣建;刘黎军;王大平;;创伤性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大鼠动物模型的建立[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11年04期
17 林晓晨;焦丽;任林柱;;HIV模型猪建立的可行性[J];中国兽医学报;2011年09期
18 闫建义;朱晓蕾;朱迎春;;狗细菌性急性胆囊炎模型研究[J];大连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19 袁博博;罗国刚;;偏头痛实验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J];医学综述;2011年10期
20 刘新宾;李力;张红超;;心力衰竭动物模型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1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昌煜;郭建友;;抑郁症动物模型研究进展[A];中国药理学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摘要集(第二部分)[C];2002年
2 蒋灿华;叶冬霞;陈万涛;林国础;张志愿;邱蔚六;;舌鳞癌SD大鼠动物模型的建立[A];2004年口腔颌面肿瘤基础研究学术研讨会会议日程及论文集[C];2004年
3 谢瑶;卢昕;王国春;郭健;陈旺;王泰玲;;实验性肌炎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治疗的研究[A];全国自身免疫性疾病专题研讨会暨第十一次全国风湿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4 李丽霞;汤永民;沈红强;钱柏芹;罗春芳;张海忠;;急性B淋巴细胞系白血病靶向治疗动物模型的建立[A];中国抗癌协会第七届全国小儿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5 闫慧博;鲁凯伍;金大地;江建明;;建立稳定的大鼠脊髓全横断模型的实验研究[A];第八届全国脊柱脊髓损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6 柴玮杰;王玉燕;高珉之;王瑞翀;王明秋;;建立三聚氰胺致大鼠肾损伤模型的研究[A];中国毒理学会第五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7 李翠娟;孙理军;;对基于体质的中医证候动物模型制作的思考[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七届中医体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张毅;付丹丹;古国民;霍小玲;;一种湿热证Ⅰ型变态反应动物模型的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第四次学术年会;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皮肤病诊疗新进展高级研修班论文集[C];2007年
9 浦斌红;;心气虚证研究及展望[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次中医诊断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陈雪功;李勇;;IgA肾病气阴两虚证动物模型的研制与方药反证[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次中医诊断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书章;A/E大肠杆菌疫苗动物模型的研究:兔大肠杆菌基因工程疫苗[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2001年
2 石文静;吸氧和血管生长因子在新生小鼠视网膜病发病中的作用[D];复旦大学;2004年
3 佡剑非;Aβ-AD动物模型建立及NGF治疗的实验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4 胡萍;透镜诱导豚鼠眼屈光状态的改变及豚鼠近视眼巩膜中MMP-2、TIMP-2和生长因子变化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4年
5 许亦权;同种异体骨移植修复犬颞颌关节、下颌骨缺损的初步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5年
6 刘庆华;老年人呼吸机相关肺炎综合干预和发病机制的临床和实验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7 王小元;严重联合免疫缺陷小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的建立及其免疫重建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8 邵世坤;创伤性骨关节炎发病机理和初步防治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9 王连友;大鼠液压冲击颅脑损伤模型的立体定向控制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6年
10 陈来照;神经肽Y及其受体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及意义[D];天津医科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丽;轻微肝性脑病大鼠海马内Glu、GluR1、GABA及GABAR_A表达的实验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5年
2 王骏;心肌缺血日负荷对兔VEGF表达的影响[D];南京医科大学;2005年
3 金晓颖;伏九贴敷疗法对致敏豚鼠肺泡灌洗液MC及肺组织形态学影响的研究[D];辽宁中医学院;2005年
4 张国鹏;动物血液与腹部内出血模型的阻抗特性基础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5 田明霞;暴露性干眼症动物模型的制作及其发病机制的研究[D];青岛大学;2005年
6 李彦;兔下颌骨牵张成骨对肌间结缔组织及神经的影响[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7 葛良鹏;大鼠糖尿病溃疡模型的制备及其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刘小会;醛糖还原酶抑制剂对大鼠肾脏醛糖还原酶基因表达的影响[D];天津医科大学;2005年
9 丁澄;精神分裂症动物模型的拓展及在相关基因和药物筛选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5年
10 陈晓辉;肝细胞生长因子在大鼠肺动脉高压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特约记者 曾利明;我国成功建立非典病毒动物模型[N];中国改革报;2003年
2 张刚强;生物医学和药物研究动物模型规划研讨会召开[N];中国医药报;2010年
3 李洁尉;“舞蹈病”研究有了大动物模型[N];广东科技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李天舒;动物教学不该“围观”多“动手”少[N];健康报;2010年
5 宝华;海峡两岸专家研讨中医药动物模型[N];科技日报;2000年
6 黄雪琪;陈家旭;林海;动物模型证实:益气确能止血[N];中国医药报;2005年
7 记者 熊昌彪;海峡两岸中医药动物模型学术研讨会召开[N];中国中医药报;2000年
8 记者 黄才刚;树鼯是乙肝研究理想动物模型[N];健康报;2000年
9 本报记者 管晓星 CSD项目主创团队成员、北京创意设计协会副秘书长、著名品牌设计师 魏来;北京房山将建CSD[N];中国服饰报;2009年
10 记者 匡远深;癫痫放射外科治疗动物模型建立[N];健康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