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吸收式制冷机的预测控制算法研究
【摘要】:
预测控制是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一类新型计算机控制算法。它以预测模型为基础,采用二次在线滚动优化性能指标和反馈校正的策略,来克服被控对象建模误差和结构、参数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对复杂环境具有相当的适应能力,并具有控制效果好、鲁棒性强等优点。自产生以来,预测控制在工业过程控制中获得了大量成功的应用,引起工业控制界的广泛重视。
该文首先对新型吸收式制冷系统的热力学模型进行了理论分析,同时对制冷系统的预测控制算法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制冷控制系统预测智能PID控制器。该文创新之处在于采用串级控制的思想设计了制冷系统的预测智能PID控制器,对新型混合吸收式制冷循环的能量进行自动调节,克服新型制冷系统的大滞后和模型不确定性的缺点。同时对制冷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预测智能PID控制算法用于新型吸收式制冷机具有良好的设定值跟踪性能,对模型误差也表现出一定的鲁棒性,且自适应能力强,参数调整方便,适用于制冷系统的自动控制。
在理论模型及控制仿真的基础上研制了PLC控制系统的实验平台,编制了下位机PLC的控制程序,并调试运行通过。实验结果表明预测智能PID控制算法能够表现出较好的自适应能力,与常规PID控制相比,预测智能PID控制的静差减小31.4%,超调量减小23.5%,过渡时间缩短26.3%,能有效地改善系统的动态特性,显著提高制冷机的抗干扰性。该文提出的预测智能PID控制算法对吸收式制冷系统的自动控制系统的研发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
|
|
|
1 |
袁天祥;活塞式压缩机制冷系统的能量调节损失及其改进方法[J];石油化工设备;1987年01期 |
2 |
喻建华;;冷库制冷系统能量调节与最佳运行工况初探[J];制冷;1987年02期 |
3 |
李国庆;权刚;赵涤之;;电力系统计算机在线稳定的预测控制[J];吉林电力;1989年06期 |
4 |
艾明兰,张德江,吕秀江;多变量广义预测控制系统的闭环稳定性分析及其在造纸过程中的应用[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1期 |
5 |
苏义鑫,周祖德,陈幼平,黄树槐;预测控制方法在位置跟踪控制中的应用研究[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2000年10期 |
6 |
雎刚,徐治皋;一种基于变结构的预测控制算法及其应用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1年07期 |
7 |
费红姿,王学孝,黄文虎;修改的预测控制方法在智能结构振动抑制中的应用[J];中国机械工程;2003年18期 |
8 |
费红姿,杨庆俊,郑钢铁,黄文虎;主动隔振中气动压力跟踪的预测控制研究[J];应用力学学报;2005年01期 |
9 |
赵加佩;丁曙光;;太阳能驱动的制冷与空调系统研究综述[J];能源与环境;2006年04期 |
10 |
李国庆;电力系统暂态稳定预测控制的研究[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4年03期 |
11 |
韩厚德,沈一平;冷藏集装箱制冷系统节能技术研究[J];集装箱化;1997年02期 |
12 |
朱学莉,齐维贵,李丽艳;用预报误差校正的锅炉燃烧系统预测控制研究[J];热能动力工程;2002年06期 |
13 |
张兴会,杜升之,陈增强,袁著祉;基于遗传算法的有约束非线性预测控制[J];仪器仪表学报;2003年S2期 |
14 |
邹涛,刘红波,李少远;锅炉汽包水位非自衡系统的预测控制[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4年03期 |
15 |
郭旭;熊蓉;胡协和;;全方位移动机器人的运动预测控制[J];电机与控制学报;2007年01期 |
16 |
杜建根;唐建生;黄建娜;;模糊预测函数控制在倒立摆上的应用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
17 |
张克诚;;灰色系统理论在连续梁悬臂施工误差调整中的应用[J];甘肃科技;2008年03期 |
18 |
谢汝镛;;我国啤酒厂制冷技术的发展和新系统[J];制冷;1990年01期 |
19 |
田沛;马平;;多变量滞延过程的预估控制[J];华北电力技术;1993年02期 |
20 |
吴国华,席裕庚,张钟俊;基于简化模型预测控制的鲁棒性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96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