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刺激系统的开发
【摘要】:
磁刺激是外加于生物体的一种物理刺激,利用高强度脉冲磁场产生感生电流作用于可兴奋生物组织而达到刺激生物体的目的。
随着电磁学的发展和现代电子技术的进步,磁刺激技术已经成为一项安全、有效的现代医疗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和基础研究中。起初,磁刺激技术主要用于刺激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组织。随着刺激能量和刺激频率的提高,经过一批批临床和科研工作者的努力,磁刺激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出现了一些关于磁刺激肌肉、骨骼、肾、心脏等器官和组织的报道,其应用涉及临床诊断、治疗、预后等各个阶段。随着磁刺激应用范围的扩大,对磁刺激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磁刺激器的完善和发展是发展磁刺激技术的前提,也是扩大其应用领域的关键。
本文首先简单介绍磁刺激的实现原理和作用机理。通过电容器储存电能,再通过储能电容对线圈放电产生脉冲电流。脉冲电流通过线圈时会在其周围空间中产生脉冲磁场,脉冲磁场经过生物组织产生感应电场和感生电流从而达到刺激生物体的效果。
接下来根据实现原理和作用要求设计一套完整的磁刺激系统,主要从充电电路、放电回路和控制电路三方面展开。效率低和稳定性不高一直是影响磁刺激器发展的两大主要因素。我们在充电回路中引入谐振软开关技术,采用全桥移相软开关控制,在放电回路中增加反向吸收电路,同时精确控制充、放电的同步以提高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引入单片机系统实现刺激强度在1Tesla范围内连续可调,频率可以在0.5-10Hz之间选择,刺激时间可先设定或开始刺激后计时,并且可以控制进行单次刺激。
最后从理论分析和测量计算两方面分析磁感应强度及感应电场的特性,并考虑输出磁场刺激得有效性和预期指标的实现。
|
|
|
|
1 |
王明时,冯远明,郭青;磁刺激促进睡眠方法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1993年01期 |
2 |
王晓远;常斌;牛国毅;;磁刺激对大鼠心电的影响及分析[J];天津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
3 |
董新明;周鹏;张振新;张翼;李向新;;多导时空可变磁刺激系统的设计[J];医疗卫生装备;2012年02期 |
4 |
乔清理,朱贻盛,王秀宏,王明时;神经纤维对磁刺激的动态响应[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
5 |
冯远明,夏群,王明时,梁晓会,高巍,彭燕春,金鸿宾;磁刺激促进骨折愈合及对血液生化参数的影响(英文)[J];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1998年01期 |
6 |
刘洪广,周琳,蒋大宗;高强度磁脉冲刺激在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0年03期 |
7 |
刘冀成,黄卡玛,胡雅毅,华伟;功能磁刺激线圈阵列设计与场分布计算[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4年05期 |
8 |
乔晓艳;王春晖;;动态脑电地形图调节的经穴磁刺激系统设计[J];测试技术学报;2014年04期 |
9 |
王学民;陈芳;郁洪强;周鹏;;基于极低频磁刺激的大脑谐振效应[J];天津大学学报;2011年09期 |
10 |
王修信;胡维平;杨永栩;梁冬冬;周建玲;;磁刺激8字形线圈的结构对感应电场分布影响[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6年02期 |
11 |
梁国壮;韩晴;秦秋梅;孙素芳;贺银方;;磁刺激治疗仪的设计与仿真[J];河北工业科技;2010年06期 |
12 |
徐桂芝;张秀;杨庆新;杨硕;颜威利;;磁刺激穴位对人体神经功能调节作用[J];电工技术学报;2010年04期 |
13 |
王洪,郑小林;经颅磁刺激器的设计及磁场分布的测量[J];医疗卫生装备;2004年08期 |
14 |
陈基明;张杰;田晓东;季家红;;丹麦肌电诱发电位系统基本原理及常见故障[J];医疗卫生装备;2007年10期 |
15 |
张杰;袁建华;林家瑞;;用于磁刺激的圆形线圈的优化研究[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7年06期 |
16 |
冯远明,王明时,郭仲枢,孙克忱,李国峰;一种新型磁刺激场测量用传感器[J];天津大学学报;1998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