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中国城市土地储备制度运行机制研究

康春  
【摘要】: 我国现行的土地储备制度是政府或政府授权机构依照法律程序,运用市场机制,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对通过依法收回、收购和征用等方式取得的土地进行前期开发,并予以储备,以供应和调控城市各类建设用地需求的一种土地管理制度,是土地使用制度深化改革过程中的制度创新。从几年的实践看来,土地储备制度的实施对于扶持并深化国企改制、规范土地市场运行、保障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的实现、加速城市更新、促进城市建设、激活房地产市场、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各方面问题也不断显现,进一步的理论探讨也随之展开。 本文尝试从土地储备制度的运行机制方面探讨完善土地储备制度、提高土地储备机构效率的措施,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运用土地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宏微观经济学等理论,从城市土地储备计划调控机制、金融支持机制、风险管理机制和绩效管理机制等方面结合实际地进行深入研究和有益探讨,为我国城市土地储备实践提供决策支持。主要内容包括: 首先,在归纳我国土地储备制度的初始目标和功能定位基础上,从实践中土地储备制度的效果和影响与初始目标的偏离现象入手,探讨了偏轨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分阶段建立多层次的目标体系、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法律体系、重构土地收益分配格局、建立有效的土地储备制度运行机制等对策。 其次,分析了城市土地储备运作中计划调控的机理及意义、设计了年度土地储备计划和供应计划编制的技术路线、讨论了计划土地储备量地影响因素和测算方法、分析了影响土地市场需求的诸多因素,设计了土地市场需求的组合预测模型及计划土地供应量的测算方法。 再者,借鉴荷兰、瑞典在土地储备资金筹措方面的具体做法和美国永久土地基金、德国鲁尔土地基金以及我国港、澳土地基金等的组织运作案例,提出构建以地方政府为依托的土地基金资金支持结合土地储备机构自身融资的二元融资模式为解决我国土地储备融资困难的现实举措,并设计了满足既定前提条件下我国土地基金的运作流程。 然后,界定了城市土地储备风险和风险管理的概念,从土地储备机构角度,简要设计了土地储备风险管理的目标和基本原则,讨论了如何完善和加强土地储备风险管理。并结合实际,着重研究了土地储备实践中的难点,属于风险控制策略的划拨国有土地收购定价机制。 随后,界定了我国城市土地储备绩效管理的层面、目的与意义,归纳了实施城市土地储备绩效管理的障碍及基础条件,提出了完善城市土地储备绩效管理的组织架构优化设计及模式建议。针对实施非经营性项目和实施经营性项目两类土地储备机构,分别设计了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并对评估方法选取和基于绩效评估基础上的激励机制设计提出了建议。 最后,以武汉市为案例,回顾了武汉市土地储备制度的发展历程,描述了武汉市土地储备运作的现状及动向,针对性地提出了武汉市土地储备运作优化的建议。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庆旦;;土地储备机构资金运作风险浅析及建议[J];浙江国土资源;2011年06期
2 ;金坛:“土地管理示范村”覆盖全县[J];南方国土资源;2011年08期
3 姬志杰;;土地储备量对房地产业发展的影响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04期
4 李芸;;我国土地储备法律制度的完善[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7期
5 ;焦作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区土地管理的意见[J];焦作市人民政府公报;2011年03期
6 石立山;张翼飞;;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J];民营科技;2011年08期
7 田佩川;莫永明;;实施土地管理执法监督的对策[J];才智;2011年24期
8 徐勇;李健;江韦希;张纯;;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在日常土地管理中的应用[J];地理空间信息;2011年03期
9 徐绍史;;在严格规范土地管理促进批而未用土地利用视频会议上的讲话[J];国土资源通讯;2011年11期
10 宋佰玲;王宏星;;推进地、县土地储备制度切实保护耕地[J];才智;2011年20期
11 ;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 五措施加强土地管理[J];共产党员;2011年15期
12 秦静;;土地集约利用差别化管理对策研究——以青海省柴达木地区为例[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1年06期
13 荣庆;;关于土地管理中决策的不可行性论证[J];华章;2011年20期
14 王瑾;;对房地产价格上涨与土地储备制度关系的研究[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5 伍启德;;我国城市土地储备策略探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06期
16 王瑛;;土地储备核算方式的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1年06期
17 吴琼;李树枝;;近年来工业用地供应情况分析[J];国土资源情报;2011年07期
18 刘劲松;胡显伟;;新形势下热科院科研基地土地管理的对策研究[J];热带农业工程;2011年02期
19 张梦琳;;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对资源配置的影响评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06期
20 林养昆;;浅谈国土与林业在土地管理中的关系[J];防护林科技;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茹德全;许春梅;;MAPGIS在数字国土工程中的地位[A];新世纪科技与湖北经济发展——2001首届湖北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1年
2 ;后记[A];新世纪土地问题研究[C];2002年
3 卢守润;赵庆芳;刘功初;;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初探[A];山东省“数字国土”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4 张雄;;近期国内耕地保护研究文献概述[A];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张雄;张安录;;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过程中相关利益主体的博弈[A];2009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韩璟;卢新海;;以“4+2”工作法助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思考[A];2010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许牧;;试论土地利用与土地管理[A];中国土地学会1987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1987年
8 王志成;;村委会与农村土地管理[A];县域经济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研究——2007中国科协年会专题论坛暨第四届湖北科技论坛分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汤俊平;;土地整理工作中的法律思考[A];“土地整理与城市化”研究文集[C];2003年
10 王洪跃;张雄;;湖北省城乡一体化评价研究[A];2009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春;中国城市土地储备制度运行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2 陈银蓉;我国政府土地管理行为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0年
3 韩琼;土地管理信息化方案与策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3年
4 董礼洁;地方政府土地管理权[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5 程雪阳;中国土地制度的反思与变革[D];郑州大学;2012年
6 宋玮;时空数据模型及其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5年
7 白俊超;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8 詹长根;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的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9 张世全;城乡一体化地籍信息系统理论与方法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10 贾国梅;黄土高原地区植被演替和土地管理对土壤养分、微生物活性和群落结构的影响[D];兰州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佳斌;通辽市土地储备制度实施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2 宋国涛;中国土地储备制度的宪政分析[D];郑州大学;2011年
3 李玉辉;我国的土地储备制度与融资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4 汪维力;高房价背景下的土地储备制度创新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5 窦琤;土地储备制度下成都市房地产影响因素分析[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6 闫瑞君;土地储备制度对郑州市房地产价格的影响[D];河南大学;2011年
7 薛冰;我国土地储备制度中的物权问题研究[D];北京工商大学;2010年
8 郝圆;土地储备制度对西安市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9 李秀海;GPS技术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3年
10 刘新芝;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绩效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完善土地储备制度不能仅事后追惩[N];中国房地产报;2009年
2 伊旗国土资源局局长 呼维雄;严格土地管理 构建和谐社会[N];鄂尔多斯日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赵凡;耕地是我们的软肋[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5年
4 陈思之;土地管理法律责任认定及相关条款释义[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5年
5 记者 董志伟;土地管理全省领先[N];秦皇岛日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喻波;宏调促滇土地管理实现法制化[N];云南经济日报;2005年
7 记者 杨蕾;维护土地管理正常秩序[N];潮州日报;2008年
8 记者 董超文;专家献言光明新区土地管理[N];深圳商报;2008年
9 记者 魏广军;国家土地督察济南局宣讲团来平[N];平顶山日报;2008年
10 记者 李娅飞;《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处分办法》国家土地督查济南局在我市宣讲[N];商丘日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