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从“超级女声”看媒介事件的成功构建

佀栗栗  
【摘要】: 2005年夏天,湖南卫视制作的一档娱乐节目《超级女声》成了中国荧屏最深刻的记忆。对于这个节目,称赞其创新者有之,批判其恶俗者有之,但是不管如何,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它创新的节目理念,成功的运作方式,将一个娱乐节目构建成了一次成功的媒介事件。以至于国家广电总局发展改革研究中心在《2006年中国广播影视发展报告》中,对《超级女声》也给予了充分肯定。 进入21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电视实现了可以对远地点事件进行现场直播,同时还可以与观众实时互动,因此电视与受众之间的互动关系得以实现,从而,培养和激发了受众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媒体利用这一优势制造了一个又一个媒介事件。 在《媒介事件:历史的现场直播》一书中,戴扬和卡茨指出媒介事件是“一种特殊的电视事件”——即关于那些令国人乃至世人屏息驻足的电视直播的历史事件(主要是国家级的事件),包括划时代的政治和体育竞赛、表现超凡魅力的政治使命、以及大人物们所经历的过渡仪式等。在大众传播趋向“小众传播”的情况下,电影、电视、广播等媒介的栏目或节目被不同的受众群体所选择、所分割,媒介事件却始终表现出它对空间、时间的“征服”。近几年来,我国媒介重大活动频繁出现,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因此,本文从《超级女声》这一成功文本入手,从其构建的要素和模式等方面,深入探讨其成功的原因。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董军;;论电视媒介事件在我国兴起的主要原因[J];中国电视;2009年05期
2 齐济;;“网络标签”在媒介事件报道中的舆论功效[J];新闻战线;2009年12期
3 李鹏飞;;“哥德堡”号媒介事件的操作策略小议[J];新闻记者;2007年01期
4 尹婷婷;;一次空前的媒介狂欢——以北京奥运会为例看中国媒介事件[J];小说评论;2011年S1期
5 庄亚界;;涉农报道与媒介事件研究[J];东南传播;2009年06期
6 黄灿;;“媒介事件群”中的“历史建构”——关于2009年中国国庆庆典的传播学思考[J];传媒观察;2009年12期
7 周丽;;媒体下的阅兵式——论我国如何处理全球媒介事件[J];青年记者;2010年08期
8 施喆;《死亡日记》:一个媒介事件的构建和伦理分析[J];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9 许东良;用媒介事件激活频道——“年度风云浙商”评选的启示[J];新闻实践;2005年05期
10 郭小平;王子毅;董朝;;“贾君鹏事件”:媒介事件与社会的“集体记忆”[J];今传媒;2009年12期
11 崔嘉艺;;网络媒体中媒介事件的转型[J];西江月;2010年16期
12 齐爱荣;李铁柱;王爱华;;论大众传媒对推动我国传统文化生存发展的作用[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13 安平;;体育媒介事件的构建——以世界杯为例[J];新闻知识;2010年08期
14 邓萍;;从日本福岛核辐射到“小月月”事件看新媒介背景下的“媒介事件”的制造者[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09期
15 娄本峰;张家明;;媒介事件中体育评论的价值实现及度的把握[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S1期
16 罗响;;“范跑跑”事件的媒介话语解析[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17 林隆强;;重新定义媒介事件[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18 石明;;媒介事件中潜伏的力量——浅析媒介事件的垄断性[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19 李夏夏;;浅析媒体的“媒介事件”营销[J];电影评介;2008年11期
20 张慧;;议程设置 媒介不为王——从电影《大事件》对传播中议程设置者的思考[J];东南传播;2008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师曾志;;近年来我国网络媒介事件中公民性的体现与意义[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化、和谐社会与可选择的现代性:新媒体与社会发展”新闻传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2 杨翔;;超级女声与电信业务转型的思考——广州电信之夜超级女声演唱会冠名活动启示[A];2007中国科协年会——通信与信息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田建平;杜友君;;华文出版走向世界的关键词及其冷思考[A];中国编辑研究(2009)[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凯;全球性媒介事件与国家形象的建构和传播[D];复旦大学;2005年
2 陈奕;“媒介事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 杨玲;超女粉丝与当代大众文化消费[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4 郭赫男;我国大众传媒建构的“拟态环境”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5 石研;中国财经媒体传播失灵现象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6 石培龙;第二媒介时代的文学景观[D];兰州大学;2010年
7 梁庆婷;大众传媒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8 艾小勇;重大事件中的国家形象塑造[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黎;传播生态视野中媒介事件的构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佀栗栗;从“超级女声”看媒介事件的成功构建[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3 柳红兵;新媒介事件的传播机制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杨帆;“媒介事件”视角下的中国“人肉搜索”现象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5 钟世潋;全媒体背景下媒介事件传播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6 张倩梅;我国媒介事件中的伦理问题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2年
7 何思翀;差异的文化论述与价值的自我肯定[D];复旦大学;2010年
8 谢琰;论媒介事件的仪式化[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曹霞;转基因稻米媒介事件的传播学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10 陈月石;全球性媒介事件报道中的中国国家形象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师曾志;研究视角多元化[N];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记者 朱国亮 刘晓莉;新“媒介事件”:中国传媒尝试多媒体全方位互动[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3 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欧洲社会与文化研究中心教授 莫里斯·罗奇;传媒社会学视野下的奥运与“地球村”现象[N];中国艺术报;2008年
4 黄月平;传媒:一份在巨灾大难面前的优秀答卷[N];北京日报;2008年
5 李天胜;成长与归宿[N];经济观察报;2009年
6 廖绪发;商业、传媒、体育:北京奥运的“三得利”行业[N];上海证券报;2007年
7 张延静;财富也需要品格![N];商务时报;2007年
8 周宏伟;塑料袋政策受国际舆论称赞[N];大众科技报;2008年
9 胡智锋 周建新;“娱乐选秀热”忧思[N];人民日报;2006年
10 贾志英;北京奥运助推媒体广告快速发展[N];经济参考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