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染色体图像自动分析技术研究
【摘要】:
人类染色体分析是细胞遗传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它对人类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染色体分析的目的是将一个细胞内的染色体分类识别后按顺序排列,构成染色体核型图。在传统的细胞遗传学分析与诊断中,染色体分析完全由人工完成,效率极低。该论文应用数字图像处理、模式识别等领域的知识,研究了人类染色体图像自动分析过程中的核心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交叠粘连染色体的自动切割是染色体自动分析过程中的关键之一。该论文根据粘连与交叠的不同形态和程度采用不同的切割方法:通过连接内外轮廓的最近凹点自动消除因染色体相互粘连而形成的内部空洞;基于分水岭算法自动切割轻微粘连的染色体;基于染色体的几何特点自动检测和切割粘连交叠染色体,并提出了基于方向约束的以局部平均灰度最高为准则的粘连染色体切割路径自动搜索方法。
(2)染色体的特征提取是染色体自动分析过程中的关键之二。该论文基于中点法提取染色体中轴,并对不同情况下的染色体中轴进行优化;基于几何特征和灰度分布定位着丝粒;基于多尺度B-样条小波分解进行染色体带纹增强,采用平均灰度投影曲线、灰度梯度投影曲线和形状投影曲线提取带纹,用WDD(Weighted Density Distribution)变换计算和表示带纹特征。
(3)染色体的分类识别是染色体自动分析过程中的关键之三。该论文采用两级分类器,第一层采用几何分类法将染色体分成九个大组,第二层在各大组中采用贝叶斯分类器以细胞为分类对象进行最终分类。
实验表明,该论文的方法自动化程度较高,有较好的效果。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TP391.41
|
|
|
|
1 |
孙斌;染色体图像分析系统及算法研究[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00年04期 |
2 |
张凯丽,刘辉;一种确定染色体图象着丝点位置的方法[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
3 |
吴大伟,俞昌,徐秉椿;快速有效的染色体自动分割算法[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
4 |
汪建;一种寻找C带染色体中轴的方法[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
5 |
刘艳雄,滕奇志,余艳梅,龙建忠;一种优化染色体中轴的新方法[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6期 |
6 |
汪建,陶德元;染色体图像细化处理的研究与改进[J];微计算机应用;2004年05期 |
7 |
李金泉,徐正华,胡晓,华剑,高文英;染色体质心、惯性主轴及旋转算法的研究[J];信号处理;2001年03期 |
8 |
谢亚利,屈建石;染色体组分型分析中参数自动测量的新方法[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1994年02期 |
9 |
叶志生,胡晓飞,高慧敏,李金泉;人类染色体自动解析系统[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01年01期 |
|
|
|
|
|
1 |
张凯丽,刘辉;一种确定染色体图象着丝点位置的方法[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
2 |
张斌,马世雄,俞昌;人类显带染色体的图象分割的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10期 |
3 |
何小海,陶德元,牟戈,吴小强;一种对粘连和交迭染色体进行自动分割的新方法[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4期 |
4 |
何小海,宋江秋,吴小强,江立,陶德元;染色体G带分析与自动识别[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5期 |
5 |
陶德元,何小海,牟戈;脊柱CT图象的三维重建[J];数据采集与处理;1994年03期 |
6 |
何小海,陶德元,牟戈,彭升彦;一种自动寻找染色体中轴线的好方法[J];数据采集与处理;1995年03期 |
7 |
严宜理;专家系统在染色体识别中的应用[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1992年04期 |
8 |
李金泉,徐正华,胡晓,华剑,高文英;染色体质心、惯性主轴及旋转算法的研究[J];信号处理;2001年03期 |
9 |
俞帆,欧阳明,陈钢;人类染色体组型图像分析与识别系统[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5期 |
10 |
张斌,赵卫东,马世雄,俞昌;人类显带染色体的图象分析与识别系统[J];中国图象图形学报;1996年Z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