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CO_2激光器射频激励源研究
【摘要】:
在激光加工领域,射频CO2激光器由于其卓越的性能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国内相关机构也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但是还没有国产射频CO2激光器投入运用。本文重点对射频CO2激光器射频激励源进行了研究。
文章首先介绍了射频CO2激光器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接着介绍了高频击穿理论和射频激励,并介绍了射频CO2激光器的结构和冷却的方法,总结了射频CO2激光器高效运转的因素,这对深刻理解射频激励源的性能要求有着重要意义。
然后介绍了元器件高频模型。元器件的特性在高频条件下和低频条件下有很大的差别,不同的类型、相同数值的元件在具体电路中的表现也会有很大差别,如果选择不合理,将会导致实际的激励源和设计的激励源有很大差别,甚至根本就不能工作。同时介绍了印制板材的选择,这也是一个影响激励源性能的重要因素。
接着分析了射频激励源的阻抗要求,并给出了测定射频放电阻抗的方法。本文所研究的射频激励源并非50?(或75?)标准工业射频电源,因此为了达到对负载的输出功率要求,必须预先知道激光器射频放电阻抗。
最后基于SYNRAD 48J-1激光器,详细介绍了三种激励源的设计方案及相关理论。
(1)集中参数多极放大射频激励源
(2)运用微带线技术的射频激励源
(3)功率振荡器射频激励源
在设计过程中,使用了ADS2003C仿真平台,运用了谐波平衡仿真、相位噪声分析等技术。
在SYNRAD 48J-1激光器上的实验表明,三种方案都具有可行性,但是从各方面因素考虑,射频激励源应该朝着微带线与功率振荡器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
|
|
|
1 |
GezaJ.Jako,M.D.;CO_2激光显微外科术——气-食道的临床应用[J];中国激光;1980年Z1期 |
2 |
Helmut F.Schellhas,M.D.FACOG;CO_2激光外科术用于妇科肿瘤[J];中国激光;1980年Z1期 |
3 |
董丽娟,贺利雄;CO_2激光对茉莉作用效果的研究初报[J];激光生物学报;1992年03期 |
4 |
杨继庆,段新民,龙开平,王斯刚,管忠,曹建广,雷德林,刘彦普,马秦,王立军;CO_2激光环形血管吻合方法和仪器[J];激光杂志;1996年06期 |
5 |
黄辉;郑小林;郑峻松;潘静;蒲晓允;;CO_2激光用于微流控免疫分析芯片加工的初步研究[J];重庆医学;2006年24期 |
6 |
黄永楷,卡淑姮,庄大奎,李素梅,顾庆华;CO_2激光稳频[J];中国激光;1980年12期 |
7 |
李元恒,李春金;硅对CO_2激光的增强吸收[J];中国激光;1983年01期 |
8 |
陈有为,李绍兰,杨丽源,张玲琪,魏蓉城,伏云昌,周凌云;激光诱变微生物的遗传和刺激效应机理及育种研究 Ⅰ.CO_2激光对酒精酵母菌的诱变效应[J];激光生物学报;1996年01期 |
9 |
马云程,公治中,谢冀江;千瓦级高速轴流CO_2激光器[J];激光与红外;1995年06期 |
10 |
温旭,罗芳,叶友江;CO_2激光进行包皮环切85例的报告[J];激光杂志;1998年03期 |
11 |
尹冬菊;CO_2激光治疗重度宫颈糜烂[J];激光生物学报;1998年04期 |
12 |
邱宗波;李方民;王芳;岳明;;CO_2激光处理对干旱胁迫小麦幼苗谷胱甘肽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J];武汉植物学研究;2008年04期 |
13 |
;10.6微米CO_2激光大气传输和通信的研究[J];中国激光;1978年Z1期 |
14 |
吴天麟,高文平,李政,周菊芬,高雁,杨红,万法英,王淑云;CO_2激光照射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的初步观察[J];中国激光;1984年10期 |
15 |
柏龙文,李四季,王成保;应用CO_2激光点射治疗微神经卡压症的探讨[J];中国激光;1989年03期 |
16 |
王克勤,宋仁义,郑定康,徐顺潮;一种实用的脉冲CO_2激光峰值功率测定装置[J];应用激光;1995年04期 |
17 |
李新华,怀素芳,郭庆林;低功率CO_2激光对人牙作用的实验研究[J];激光杂志;1998年02期 |
18 |
朱飞龙,黄华镇,骆学全,何应辉,李瑞霞;CO_2激光综合治疗中、晚期肝癌六例[J];中国激光;1983年12期 |
19 |
丁乐礼,傅汝廉,开桂云;硅片中微缺陷的CO_2激光自动选择退火[J];中国激光;1986年09期 |
20 |
富光华,陈桂英;CO_2激光照射对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应用激光;1995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