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院医疗安全管理的策略研究
【摘要】:
目的:当前中国医疗改革方向尚未明了,许多医院正处在等待张望状况,虽然有一部分医院已经进行了一系列医院内部医疗安全管理的改革与大胆尝试,但由于没有一系列医疗安全管理理论的支持和研究成果的借鉴,我国医院医疗纠纷和医患矛盾的严峻局面仍然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和改善,导致许多医院管理者无所适从、徘徊迷茫。究其原因,与当前的整个医疗大环境有关,同时也与医疗安全管理理论研究的缺陷有关。当前,日本等一些国家的专家提出了医疗安全管理的理念和实施建议,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借鉴了航空安全管理经验之后进行了初步的尝试,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在我国,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医学研究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医疗药械的不断涌现,新诊疗技术的日新月异,给许多病人带来了信心和希望,同时,也潜伏着许多不安全的隐患和管理盲点,特别是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台之后,给医疗安全管理敲响了警钟,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如何系统地进行医疗安全管理理论的研究与创新,如何切实有效地转变医疗安全管理的理念,控制医疗缺陷和医疗事故的发生,适应新形势下不断变化的医疗市场,为我国政府部门和卫生行政管理部门以及医院管理者提供理论依据和策略建议,是本研究的目的和关键。
方法:1.文献法:广泛收集国内外医院医疗安全管理相关的文献、资料、数据,包括航空安全管理、医疗安全管理以及系统管理理论、权变管理理论等相关的理论和方法,并采用文献资料分析优选法、内容分析、meta分析等方法进行深入分析,为界定医院医疗安全管理体系概念、制定全面医疗安全管理核心要素、识别医疗安全预警体系及其评价体系等关键问题、探究问题成因提供理论支持。2.德尔菲法:通过对有关专家进行信函调查,通过信函邮寄的方式,就医院医疗安全的外部环境因素、医院内部系统管理方面的危险因素、全面医疗安全管理核心要素、医疗安全预警体系及其评价体系进行两轮咨询,结合层次分析法确立核心要素以及指标评价体系。3、现场调查方法:本次研究的调研地区与调研对象的选择以经济水平和地理位置作为分层抽样的依据,在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分别抽取了10、9、8个省份作为调查地区,每个省份根据省级城市和县市级城市采取系统抽样的方法分别选择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进行调研并收集相关信息与数据资料。共计调查27个省,103家医院。资料收集方法:包括医院状况问卷调查、专题小组讨论(Focus group discussion)、专家咨询等。4、分析方法:本研究采用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其中定性方法包括描述性分析法、层次分析法(AHP)、因果分析图法、模糊综合评判(Fuzzy ComprehensiveEvaluation,简称FCE)、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法等。5、质量控制:识别误差来源,并予以控制,保证结论的可靠性。
结论:(1)医院领导者在短期内对医院运行、业务收入、医疗纠纷增长率等影响不大,似乎目前医院管理者还未能找到导致医院医疗纠纷增长的主要原因。由于医院特别是大型医院一般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已经形成自己特有的医院文化,即使医院领导者短期内没能发挥影响,医院也会正常运行下去,这与企业截然不同。(2)当前医院领导者对确保医疗安全的内部因素及解决医疗隐患的看法上,更多地注重医护人员的个人技术准入和医务界内部解决,对医疗差错发生根源的看法绝大部分还局限在医院内部管理和对内部员工的抱怨,说明许多医院领导者仍然未意识到医疗安全隐患的根源是出在医院系统而非个人,所采取的解决措施都是针对医护人员或医院内部系统,但收效甚微,说明绝大多数医院的领导者在实践工作中仍然缺乏权变管理,这些医院领导者还是囿于医院内部解决,未能跳出医院的范围到外界查找原因。(3)极少有医院领导者认为要向其他行业学习。现行医院领导者大多为专家管理型,不善于向其他高风险行业学习,无法通过学习使自身成为高可靠性组织,况且目前中国医院的运行模式与企业运行模式相差甚远,职业管理者也难以在医院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使得目前中国医院管理处于两难境界。(4)政府决策层态度的模棱两可或迟疑不决往往造成医院管理者无所适从并助长了老百姓对医院的不满,政府若不有意识地引导和降低病人对医院过高的期望值,医疗投诉和医疗纠纷必然会持续不断,医疗安全将无法保障。
创新与建议:创新与建议:(1)本研究通过调查问卷发现:医疗纠纷的发生率呈现不同程度的攀升;医院管理者还未能找到导致医院医疗纠纷增长的主要原因;绝大多数医院的领导者满足于医院内部系统的改造与管理,缺乏权变理念,不善于从医院环境之外去寻找解决医疗纠纷的途径;极少有医院领导者认为要向其他行业学习。商业航空业所实行的航空安全报告系统、航空风险分析系统、灾害预警指标体系、航空安全文化的创建等是提升航空安全可靠性的重要因素,为医疗安全管理提供了借鉴的模式。
(2)本研究通过对医疗安全管理新理念的剖析以及对系统管理理论和权变管理理论的探讨,建议医院主要领导者除了要对医院内部系统进行管理和改造之外,更重要的是要积极向其他行业学习,应用权变管理理论,对医院外部环境进行评估,随机应变,做出适合自己医院发展的战略决策,引导全体员工大刀阔斧地向前发展。在当前医疗安全形势非常严峻以及医疗改革不明了的情况下,固守张望或迟疑不决的领导者只会将医院引向退却甚至绝路,应引以为戒。
(3)本研究首次提出了全面医疗安全管理的概念和全面医疗安全管理的核心元素、组织构架及其功能,强调政府、医疗行业及全社会共同关心和支持医疗安全管理。总结出了实施全面医疗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全面质量管理、医院医疗安全报告系统、医院重大医疗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医院医疗安全管理效果评价体系和创建医院安全文化等,实行从卫生部到基层医院的全国医疗安全一体化管理及反馈制度,见微知著,防微杜渐,共同创建和谐的医患关系,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安全管理路子,探索并制定出有利于医患安全并切实可行的中国医疗安全管理体系。
|
|
|
|
1 |
吕筠;李立明;;慢性病防治策略与研究领域的新视角[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9年01期 |
2 |
周晓农;;我国血吸虫病流行特点与科学研究重点[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2006年05期 |
3 |
朱克俭;近年晋升考试基础试题分析及1995年度考试复习要点[J];湖南中医杂志;1995年03期 |
4 |
卢铝沙;现代日本汉方医药研究思路之特征[J];湖南中医杂志;1995年04期 |
5 |
杨宁江,赵立国,方青,李英女,王书瑞;外阴营养不良的超微结构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3期 |
6 |
陈菊峰,欧阳瑜;常用针灸经穴形态学的研究进展[J];按摩与导引;1996年02期 |
7 |
黄玉英;盲人按摩职业培训的体会[J];按摩与导引;1996年04期 |
8 |
王燕;喷雾消毒法对床垫灭菌效果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1998年10期 |
9 |
杨斌,梁定键,邢景生,王飞,王红美,丘世千;海南省“儿童营养监测与改善”合作项目研究报告[J];中国校医;1998年06期 |
10 |
梁萍;对药用植物现代化研究的思考[J];张家口医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
11 |
蒋晓蓉;涎腺X线造影术的研究进展[J];上海铁道大学学报;1999年05期 |
12 |
周明,韦哲,张峰,张华欣,罗洋;临床生化检验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研究和应用[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1999年01期 |
13 |
陈静波,岳敏,任亚坤;超氧化物歧化酶国内研究综述[J];中等医学教育;1999年05期 |
14 |
李改丽,张守信,谭玉凤;30例病毒性脑炎EEG动态研究[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00年01期 |
15 |
饶和平;用Power Point制作电子黑板讲稿的研究[J];中等医学教育;2000年08期 |
16 |
乌云,王玉杰;关于蒙古族民族药研究的展望[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0年S1期 |
17 |
袁秀荣;中药血清药理学研究简要回顾[J];中医研究;2000年02期 |
18 |
钱新宏,段志光;B19病毒研究的几点思考[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1年S1期 |
19 |
刘卫东,张清潭;利用方正奥思制作教学课件的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01年05期 |
20 |
丁月芳,李峰,杨红;我国民族药研究略述[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1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