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村代际关系与“养儿防老”
【摘要】:
在李圩村,村民在生育中表现出对儿子的强烈偏好。为了生儿子,人们想尽办法,他们的直接理由是“养儿防老”。然而,经验材料表明,当地家庭养老功能开始弱化。家庭养老不仅水平比较低,甚至并不能如同人们期待的那样防老,至少不能充分养老。面对这个现实,父母们却依旧呕心沥血地生儿养儿,他们依旧愿意去承担超重的哺育责任。在日常代际关系紧张的情况下,家庭代际关系的失衡状态竟得以维系。其背后的原因和力量,来自于养儿赋予人们传宗接代的本体性价值,这构成了代际关系的价值基础。这一价值基础具有宗教性的力量,使得个体能够承受养儿不能防老的悲凉。养儿可以带来防老这一结果,但养儿并不像农民所说的那样是为了防老,其最核心的作用在于赋予人们以传宗接代、延续香火的神圣目标,使人们从传宗接代中获取超越现实有限性的精神意义,而防老不过是附带的产物。当前家庭养老成为问题,显示了现代性因素对农民本体性价值已有所冲击。代际关系的价值基础虽然还在,却在现代性的冲击下已经开始松动。农民的本体性价值不断受到质疑,代际关系的价值基础不断遭到否定,这将导致目前的代际关系失衡状态,逐渐转变为低交换、低期待的的新型均衡代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