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压源型换流器的多端直流输电系统控制仿真研究
【摘要】:
VSC-HVDC(Voltage Sourced Converters–HVDC)技术是指采用全控型功率半导体器件的电压源换流器的直流输电技术,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采用VSC的新型直流输电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并且已有实际两端系统投入商业运行。因此本文将主要致力于研究基于VSC换流器的高压直流输电以及多端直流输电系统的运行与控制问题。
本文建立VSC换流器静态模型,并针对模型设计了PI控制器。利用PSCAD/ EMTDC下搭建用于VSC-HVDC稳态控制系统研究的仿真模型,并结合模型确定了控制量与被控量的合理对应关系,关系由代数方程表示。通过所设计的控制器分别研究了与有有源网络或与无源网络相连的VSC-HVDC控制系统的数字仿真系统,并对有源网络的系统进行了两种控制方式的仿真并加以比较,验证了这两种方式的运行可行性,控制效果良好。
其次本文研究并总结多端系统并联运行以及上层控制的方法,研究分析了适用于VSC-MTDC的两种运行模式,即电压下降方法和主从式控制方法,电压下降方法的优点不需要上层控制器,也不需要通讯,既有较好扩展性。而采用主从电压控制方法的多端系统必须具有上层控制器和一定的通讯能力。根据通讯能力的限制,又可分为统一控制和裕度控制两类。接着,研究了三端系统运行调节问题,进行了相应的上层控制器设计。
最后针对运行问题较少的并联方式,设计了一种与有源网络以及无源网络相连的并联三端系统,对其稳定运行以及潮流翻转的稳定运行作了仿真分析,针对这一特殊结构方式,其控制器运行控制性能良好,均能达到容量预设定值,对于多端系统在设计向重要无源负荷供电,或者功率支援都有很好的参考意义。同时在文章最后对多端系统的保护特点进行了初步分析。
|
|
|
|
1 |
朱代祥;丁明;;基于内模控制的VSC-HVDC系统仿真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
2 |
陈海荣;徐政;张静;;一种基于电压源型多端直流输电的供电系统[J];高电压技术;2006年09期 |
3 |
辛俊峰;韩金铜;康金良;;基于直流电压下降特性的VSC-MTDC控制策略研究[J];电力科学与工程;2011年08期 |
4 |
;新型直流输电技术[J];云南电业;2002年01期 |
5 |
;新型直流输电技术与分布式电源[J];东北电力技术;2003年08期 |
6 |
郑荣进;余晓鸿;熊玮;周丹;;基于电压源型换流器的三端直流输电系统控制仿真研究[J];华中电力;2011年02期 |
7 |
陈谦,唐国庆,潘诗锋;采用多点直流电压控制方式的VSC多端直流输电系统[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4年05期 |
8 |
翁军;多端直流输电的应用[J];电力建设;1995年06期 |
9 |
刘良军,柯丹,曾南超,王明新;多端直流输电中模糊控制器的应用研究[J];电网技术;1998年09期 |
10 |
何泽泉,廖培金,彭书涛,杨春祥;高压直流输电中电压源型换流器的运行机理和特性分析[J];西北电力技术;2003年03期 |
11 |
陈海荣;;基于VSC的多端直流输电系统的控制策略[J];电力建设;2011年08期 |
12 |
常东旭,陆继明,胡兆庆,毛承雄;一种优化协调控制在新型HVDC中的应用[J];高电压技术;2004年11期 |
13 |
;国外科技信息[J];中国电力;1999年12期 |
14 |
马林,俞晓荣,苏宏营,廖培金;电压源型AC/DC换流器的运行机理和特性分析[J];继电器;2002年10期 |
15 |
郭丽;郭贺宏;李广凯;;电压源型换流器直流输电的技术发展前景[J];中国电力教育;2005年S2期 |
16 |
林晖;彭建春;代红才;;基于电压源型变流器的HVDC系统的控制方式研究综述[J];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07期 |
17 |
刘跃群;;直流输电技术的新发展[J];湘电培训与教学;2006年01期 |
18 |
刘波,丁明,吴红斌;轻型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MATLAB仿真[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6期 |
19 |
蔡永生;李国杰;;VSC-HVDC高压直流输电实验装置[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年05期 |
20 |
赵清声;王志新;张华强;贾一凡;;海上风电场轻型直流输电的经济性分析[J];可再生能源;2009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