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相材料结构低噪声设计理论与优化方法研究
【摘要】:
结构振动声辐射是噪声的主要来源,随着人们对生存环境噪声问题关注度的增加,结构振动噪声控制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经过数十年的相关研究,传统的噪声控制技术已经发展到一个成熟阶段,继续发展的空间已经非常小,因此需要更有效的设计方法来解决结构噪声辐射控制问题。两相材料结构正逐渐成为减振降噪领域一个新的研究方向,研究两相材料结构低噪声设计理论和优化方法,将结构声辐射问题融入到产品设计中,使振动结构成为一个弱辐射体,成为解决结构低频噪声问题的根本方法。
本文分析了国内外结构声辐射理论与优化设计方法的研究现状,将结构动力学、声学和优化等学科融为一体,从噪声源的角度出发,将结构声辐射作为一项指标融入到产品设计阶段,对两相材料结构低噪声设计理论与优化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建立了基于格林函数的外部声辐射问题的预测模型,对多频激励下结构声辐射理论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两相材料结构各向正交惩罚材料密度法(SIMP)插值模型,建立了关于结构辐射声功率的声学设计灵敏度分析模型,提出了基于拓扑优化方法的结构低噪声设计方法,最后对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试验验证。
本文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对外部声辐射问题在三维空间的Helmholtz边界积分方程做了基本回顾,提出了采用非等参单元变换解决积分方程奇异性问题,给出了角点系数的数值计算方法,同时针对解的非唯一性问题采用CHIEF方法做出了相应处理,最后应用高斯积分方法,给出了Helmholtz边界积分方程的数值计算方法。
提出了声阻抗矩阵的概念,对多频激励下结构声辐射理论以及声学灵敏度分析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关于辐射声功率的声学设计灵敏度分析模型,并将其表示为结构动力学灵敏度和阻抗矩阵灵敏度两部分,以简支薄板为例通过数值算例详细分析了结构辐射声功率关于激励频率、薄板厚度等设计变量的声学设计灵敏度,给出了结构声学设计灵敏度的变化趋势,为产品的低噪声设计提供优化方向和量化依据。
对两相材料插值理论和算法进行了研究,在单相材料结构SIMP插值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两相材料结构SIMP插值模型,推导了基于两相材料结构SIMP插值理论的优化准则算法,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两相材料结构单约束问题的拓扑优化模型,分析讨论了不同优化参数对最终拓扑优化结果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通过合理选择各个优化参数能够得到理想的拓扑优化结果。
提出了基于拓扑优化理论的两相材料结构低噪声设计方法,以结构单元的体积密度为设计变量,以结构表面辐射声功率最小为设计目标,建立了两相材料结构声辐射问题的拓扑优化模型,数值结果表明优化结果具有弱辐射特性,中低频段的降噪效果尤为明显。
对本文所提出的结构低噪声设计方法进行试验研究,通过与数值计算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两相材料结构低噪声设计理论和优化方法的有效性,同时展示了该方法在实际中的可行性。
|
|
|
|
1 |
张建润,孙庆鸿,陈南,颜景平;结构声辐射主动控制中模态辐射效率分析[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1期 |
2 |
刘钊,陈心昭;结构声辐射分析的全特解场边界元方法[J];振动工程学报;1996年04期 |
3 |
陈南,李普,孙庆鸿;结构声辐射有源控制的模态可控性和可观性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1年12期 |
4 |
吴国梁,郭玲玲;筒形钢球磨煤机的噪声控制[J];华东电力;1998年08期 |
5 |
高闯,王海霞,王玉和;界面裂纹奇异积分方程的极限法推导[J];南通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
6 |
黎胜,赵德有;流体加载下加肋板结构的声辐射特性研究[J];应用声学;2000年06期 |
7 |
张保成,左正兴,冯慧华,廖日东;基于ATV的内燃机结构声辐射预测技术研究[J];内燃机工程;2005年05期 |
8 |
王德洲,胡新芳;主微裂纹干涉中Dundurs第一参数的作用[J];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
9 |
王斌;汤渭霖;范军;;基于辐射声场预报的圆柱壳表面空间采样研究(英文)[J];船舶力学;2010年06期 |
10 |
张建润,孙庆鸿,陈南,颜景平;有源结构声辐射控制分布次级力源模型[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2期 |
11 |
高闯,王玉河,汤任基;两相材料倾斜裂纹应力强度因子的相互影响[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2年11期 |
12 |
姚利民;蒲大宇;冯慧华;;内燃机整机结构修改的声学评价[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
13 |
臧献国;于德介;姚凌云;郭建文;;基于模态振型形状优化的结构声辐射控制[J];机械工程学报;2010年09期 |
14 |
平学成,陈梦成,谢基龙,李强;各向异性两相材料界面端部的奇性应力指数[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
15 |
张保成;左正兴;;内燃机结构辐射噪声分析技术研究[J];车用发动机;2006年05期 |
16 |
胡章伟;尹坚平;张强;;提高背景噪声下结构辐射声强测量精度的研究[J];振动工程学报;1992年02期 |
17 |
高闯,汤任基;两相材料倾斜裂纹的界面应力场[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1年10期 |
18 |
崔喆,黄协清;用有限元-虚边界元法分析壳体结构的辐射声场[J];农业工程学报;2003年04期 |
19 |
陈梦成,刘平;与异材界面垂直相触的I型三维裂纹分析[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
20 |
冯慧华,左正兴,廖日东,马朝臣;基于BEM/FEM耦合技术的柴油机外声场模拟技术研究[J];内燃机学报;2004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