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复合缓蚀阻垢剂的构建及性能研究
【摘要】:为了节约水资源,提高循环冷却水的重复利用率,抑制循环冷却水腐蚀和结垢倾向,本课题针对中低硬度型水质条件的循环水,采用静态阻垢法,对羟基乙叉二膦酸(HEDP)、2-膦酸基丁烷-1,2,4-三羧酸(PBTCA)、聚马来酸酐(HPMA)和2-丙烯酰胺-2-甲基丙基磺酸(AMPS)的阻垢性能和阻垢协同效应进行了研究,得到了阻垢性能优良的复合配方;采用旋转挂片失重法,研究了对羟基乙叉二膦酸(HEDP)、膦酰基羟基乙酸(HPAA)和乙酸锌的缓蚀性能和缓蚀协同效应,获得了三组分适宜的浓度水平。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正交试验的因素、水平及正交试验方案,通过正交试验对配方各组分浓度进行优化,筛选出了高效、环保、经济的复合配方。考察了冷却水的pH值和硬度等因素对复合药剂缓蚀阻垢性能的影响,为其工业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研究结果表明,HPMA与HEDP、AMPS与PBTCA、HPMA与PBTCA组成的二元配方具有较好的阻碳酸钙垢协同效应,而AMPS对HEDP和HPMA则都无阻碳酸钙垢协同效应。HEDP、HPMA与PBTCA组成的三元体系具有较好的阻垢协同效应,当三者之间的配比为1:1:1(均为10 mg/L)时,最高阻垢率达到98.4%。乙酸锌、HEDP、HPAA共同使用时,缓蚀效果良好,三者之间有显著的缓蚀协同效应。通过对复合配方的优化,筛选出的水质稳定剂配方组成为HPAA 30 mg/L、HEDP 20 mg/L、乙酸锌1.5 mg/L、HPMA 12.5 mg/L、PBTCA 7.5 mg/L,药剂总浓度为71.5 mg/L。该配方腐蚀率为0.0731 mm/a,缓蚀率为98.03 %,阻垢率为96.01 %。通过焦化废水回配试验得出,每升实验水中回配水的体积最大为300 mL,即回配比例为30 %时,阻垢率为87 %,缓蚀率为90 %。
|
|
|
|
1 |
郦和生;王岽;魏新;王洪英;;三氯异氰尿酸对有机磷缓蚀阻垢剂性能的影响[J];工业水处理;2007年03期 |
2 |
;多功能水处理剂[J];技术与市场;2010年07期 |
3 |
徐丽英;低膦酸型缓蚀阻垢剂的研究[J];精细化工;2000年11期 |
4 |
何思列;含磷缓蚀阻垢剂及其发展现状[J];化学与生物工程;1997年02期 |
5 |
高辉庆;贺涛;;绿色缓蚀阻垢剂的研究进展[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06年09期 |
6 |
楼宏铭,邱学青,杨东杰;绿色缓蚀阻垢剂GCL2的研制及性能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2年05期 |
7 |
文明通,宋启煌;MT-2000水质稳定剂的缓蚀阻垢性能研究[J];广东化工;2001年03期 |
8 |
沙志强;曾玉;魏新国;胡雨芳;马俊;;低磷/无磷复配缓蚀阻垢剂的研究和应用[J];工业水处理;2010年10期 |
9 |
王宏;梁媛;李萍;;高效缓蚀阻垢剂在百万吨甲醇厂的应用[J];工业水处理;2011年07期 |
10 |
左爱华,项爱霜,胡军,夏明珠,雷武,王风云;连铸结晶器循环冷却水处理的运行实践[J];工业水处理;2005年02期 |
11 |
秦立娟;徐晖;杜秦;;高浓缩倍数循环冷却水处理技术[J];工业水处理;2007年09期 |
12 |
杨春艳;周永璋;刘敏;郭凯伟;;缓蚀阻垢剂WJF-6在海水循环冷却水中的应用和研究[J];腐蚀与防护;2011年07期 |
13 |
赵彦生;袁广薇;马兴吉;刘永梅;郭美娟;陈凯;;聚天冬氨酸的改性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化学与生物工程;2009年06期 |
14 |
章友发;缓蚀阻垢剂配方确定及实施过程[J];化学与生物工程;1992年01期 |
15 |
刘立新,阎卫东,孙红,李清涛;C_9-MA水溶性树脂与HEDP复配系统的阻垢性能研究[J];化学与粘合;1998年01期 |
16 |
蔡黎明,赖燕铃;固体缓蚀阻垢剂GHZ系列的室内研究[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
17 |
高婧;;油田集输系统腐蚀结垢治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工业水处理;2006年07期 |
18 |
郭亚丽;林慧芳;;化肥循环水药剂改进研究[J];中国建设信息(水工业市场);2008年07期 |
19 |
张蕾;崔崇威;;二氧化氯与缓蚀阻垢剂配伍的特性分析[J];节能技术;2010年06期 |
20 |
刘彬;;高炉煤气洗涤水化学处理优化[J];北方环境;2011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