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北地区沙河街组特殊岩性描述与评价
【摘要】:随着我国各地含有油气藏勘探程度的不断深入,陆地和海上油气藏的勘探开发研究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对岩性油气藏的开发的概率越来越大,对于特性岩性的研究更是日益渐盛。根据目前资料掌握的情况和勘探要求,本次研究地区为位于黄骅坳陷北大港构造带北翼及向北倾没延伸的外围地区,主要目的层为沙河街组多套发育的灰岩层段,并将砂岩类储层列为辅助目的层。
当前,针对岩性地层的油气藏勘探需使用有效的技术与方法的支持。近些年,国内有关专家和学者在对特殊岩性地层油气藏预测与评价研究中做出了重大贡献,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在东西部特殊岩性地层油气藏描述和目标评价中取得了很多的成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对于特殊岩性油气藏勘探开发研究发挥着重要作用。笔者针对工区进行试探性研究,重点研究层位为沙河街组灰岩层段,兼顾沙河街组其它砂岩类储层段,工作的重点分为两个层次:①沉积层序垂向变化与对比研究;②沙河街组各层段沉积演化与对比研究。以构造沉积学基本观点为原则,运用层序地层学理论及研究方法,以钻测井及地震层序地层研究为核心,以构造沉积演化为主线和点(钻井、测井)-线(地震、露头地质)-面(等时和岩性界面)-体(三维体)-时(地质时代)的分析思路,强调钻井、测井、地震层序分析方法的结合与综合运用,注重的构造活动阶段、旋回性与沉积充填响应的对应关系,注重控制沉积层序充填序列、相序变化规律、沉积相带的控制因素、机制的分析次序和各目的层序内沉积相背景下的储集相的分布规律研究,在成藏控制因素和石油地质综合研究中,强调断裂、不整合、储层类型控油联合作用影响、非构造圈闭封闭方式效能和各石油地质各要素匹配有效性。注重分析地震、测井相及物理参数及边界条件与沉积相带的对应关系,利用以往甲方属性提取、波阻抗反演及正演模型方法,对有利沉积亚相进行储层预测,并总结出层序冲填模式和储层地震相-沉积相模式,提出勘探部署意见。
工区内乃至黄骅坳陷未做过沙河街组湖相碳酸盐岩及储层系统研究,其沉积类型与沉积模式不清。一般来讲,在沉积类型中可分为湖泊生物礁、湖泊颗粒碳酸盐岩、泥晶碳酸盐岩三类沉积类型,并决定了储层类型及评价,沉积类型和环境受岩相古地理背景控制作用较大,沉积体系具有自身展布规律,与湖相碎屑岩层特有的互存(共存)规律。东营凹陷平方王碳酸盐岩生物礁具有规模的油气产出也显示了该种类型的储集层段具有巨大的油气勘探潜力。而在工区和黄骅坳陷,具有湖相碳酸盐岩发育的构造背景的地区较多,因此,本次项目研究,对于工区灰岩层油气勘探潜力具有现实意义,并且对于黄骅坳陷湖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也具有理论指导作用。
|
|
|
|
1 |
钱诗友;曾溅辉;;东营凹陷沙河街组地层水化学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9年04期 |
2 |
钟筱春,钟石兰,费轩冬,聂郁胜,林田;渤海湾盆地沙河街组一段颗石藻类化石及其沉积环境[J];微体古生物学报;1988年02期 |
3 |
温宏雷;侯中健;林孝先;;济阳坳陷青东凹陷新近系沙河街组沉积体系研究[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14年01期 |
4 |
王希平;国景星;袭著纲;王明健;陈强;;唐庄地区沙河街组油藏特征及控制因素研究[J];复杂油气藏;2009年02期 |
5 |
郭佳;曾溅辉;宋国奇;张永旺;王学军;孟伟;;东营凹陷沙河街组储层高岭石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现代地质;2013年05期 |
6 |
杨仁金,彭存仓,张波,韩应华,王小平;孤东地区沙河街组沉积演化特征研究[J];内江科技;2005年01期 |
7 |
时瑞坤;陈世悦;鄢继华;李聪;张鹏飞;杨怀宇;;辽河西部凹陷欢喜岭地区沙河街组沉积特征及其演化[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11年03期 |
8 |
刘锐;;八面河油田沙河街组油气成藏富集规律研究[J];内江科技;2009年12期 |
9 |
魏友谊;;辽河海南地区沙河街组沉积及岩性油气藏特征[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年05期 |
10 |
杨惠秋;江德昕;;辽河油田原油中的孢子花粉及其意义[J];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1981年01期 |
11 |
南山;韩雪芳;潘玲黎;王玉秀;刘志刚;;辽东湾海域锦州20-2气田沙河街组沉积相研究[J];岩性油气藏;2013年03期 |
12 |
吴贤涛,林又玲,潘结南;东濮凹陷沙河街组痕迹相及其对应的测井图型[J];古地理学报;1999年03期 |
13 |
宋国奇;金强;王力;王娟;王秀红;林腊梅;;东营凹陷深层沙河街组天然气生成动力学研究[J];石油学报;2009年05期 |
14 |
苑保国;杨光;;霸县凹陷鄚州地区沙河街组层序地层学研究[J];特种油气藏;2012年02期 |
15 |
罗俊峰;林孝先;;黄骅凹陷歧南次凹古近系沙河街组物源分析[J];西部资源;2013年03期 |
16 |
袁波;陈世悦;袁文芳;孙刚;;辽西凹陷欢喜岭地区沙河街组层序格架的建立[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
17 |
谭先锋;田景春;陈兰;孟万兵;林小兵;张小兵;;沾化凹陷孤北—桩海地区沙河街组层序格架及充填[J];地质找矿论丛;2009年03期 |
18 |
林雄;;古氧相分析在黄骅拗陷歧南次凹沙河街组沉积环境研究中的应用[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
19 |
梁建设;张功成;苗顺德;李友川;陈桂华;;辽东湾辽西凹陷沙河街组烃源岩评价及油源研究[J];沉积学报;2012年04期 |
20 |
毛秀兰;;东营凹陷北部沙河街组二段腹足类的生活环境[J];石油学报;1983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