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康复理念在促进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以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加速康复理念应用于其围术期护理中,观察其对促进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作用,评价患者恢复效果,为临床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选用历史性对照的量性研究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将2017年1月至11月入荆州市中心医院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术前宣教、禁食8h、禁水4h、术后疼痛管理以按需镇痛为主,通过医院电子病历资料来获取相关信息;将2018年1月至2018年10月入荆州市中心医院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作为观察组,运用加速康复理念中的术前教育、缩短术前禁食水时间(术前禁食6h、禁饮2h)及尽早进食、超前镇痛及多模式镇痛、尽早拔除引流管等观点对患者进行干预,来促进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独立活动的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及HSS评分、术后住院时间。结果:(1)术后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比较:术后4h、12h、1d、3d、5d、7d,观察组的VAS评分(3.83±1.71;4.04±1.11;3.62±1.13;2.85±1.08;2.46±1.14;2.04±1.37)均明显低于对照组(5.29±1.30;5.04±1.82;4.31±0.88;3.46±1.33;3.38±1.13;2.85±1.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h,两组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试验组分别为:4.68±1.89;4.80±1.71)(P0.05)。(2)两组患者的平均术后住院时间及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独立活动时间比较:观察组的平均术后住院时间[(10.73±2.71)d/人]和首次下床活动时间([(1.58±1.80)d/人])、首次独立活动时间(患者不需要辅助器的帮助而能够独立下地活动的时间)[(9.54±2.69)d/人]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5.69±3.10)d/人、((3.56±1.34)d/人)和[(11.96±2.76)d/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53、3.205;P0.05)。(3)两组的术后并发症比较:观察组:术后发生恶心呕吐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3例,均为肌间静脉血栓;对照组:术后发生恶心呕吐16例、DVT10例,均为肌间静脉血栓。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发生DVT的患者中,有4例发生在其健侧,两组均未发生切口感染、泌尿系感染。(4)术后两组的HSS评分比较:术后1周、2周、1个月、2个月,观察组的HSS评分(72.04±5.60;81.30±5.34;88.08±5.74;95.38±3.4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62.19±5.89;72.19±5.30;80.42±5.02;89.58±4.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加速康复理念应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护理中:可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缩短了患者的平均术后住院时间及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首次独立活动时间;减少患者术后恶心呕吐、膝关节屈曲受限、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效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