涤纶剥色新工艺的研究
【摘要】:
研究得出了适用于涤纶织物上分散染料的一种新型剥色剥色工艺,通过两个工艺步骤实现了对涤纶织物上分散染料的剥除。先选择适当的溶胀试剂对染色后的涤纶织物进行溶胀,在120℃条件下溶胀20分钟,降低了涤纶纤维分子链间的紧密度,空间取向度也随之降低,从而减弱了分散染料分子和涤纶纤维分子间的结合力;然后选用适当的剥色试剂对涤纶剥色,在110℃条件下剥色30分钟,达到了较理想的剥色效果,溶胀和剥色过程对织物的影响不大,剥色后涤纶织物K/S值下降百分率可以达到80%~90%,相对于传统剥色工艺剥色后织物K/S值下降百分率明显提高,损失较小,与涤纶常用剥色方法剥色后织物强力损失百分率相差不大。用新型剥色剥色工艺对涤纶织物剥色后,溶胀试剂和剥色试剂可以回收利用,并且染料也能回收利用,因此减小了对环境污染。通过实验得出:影响涤纶新型剥色工艺剥色效果的因素主要有溶胀试剂、溶胀时间、溶胀温度、剥色试剂以及剥色温度、时间等。同时对剥色后的涤纶织物再次用分散染料染色或者回收的分散染料染色亦能取得较好的染色效果。并且发现喹啉酞酮类分散染料染色的涤纶织物相对与偶氮类、蒽醌类分散染料染色的织物溶胀效果和剥色效果较差,混拼染料染色的涤纶织物溶胀效果和剥色效果相对较好,这与分散染料的分子结构特征以及染料分子和涤纶纤维分子之间结合力的强弱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