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车轴草异黄酮的分离及生物活性的研究
【摘要】:
红车轴草为豆科三叶草属植物,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它最初被北美洲当地的土著人用来治疗百日咳、痛风和毒瘤。后来人们也用它治疗哮喘、支气管炎、咳嗽、香港脚、湿疹、牛皮癣等病症。目前研究发现,红车轴草植物中含有多种异黄酮类物质,这些成分可以很好的预防疾病,是一种极有开发前景的天然药物。本文以恩施产红车轴草浸膏为原料,对红车轴草中异黄酮成分的分离、纯化方法,总异黄酮含量的测定,抗氧化性及抑菌性进行了研究。通过试验得到以下结论:
1)采用硅胶柱色谱法,从乙酸乙酯萃取物分离得到2个纯品,利用薄层层析法、紫外光谱鉴定法、HPLC、~1H-NMR及~(13)C-NMR鉴定,分别为刺芒柄花素和鹰嘴豆芽素A。
2)建立了同时测定红车轴草药材中大豆素、染料木素、刺芒柄花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红车轴草浸膏中总异黄酮的含量,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红车轴草中各种异黄酮的含量比较测定结果误差较大。由于用乙醇从红车轴草中提取异黄酮时,色素和醇溶性蛋白等杂质也一起被提取出来,提取液属多组分混合体系,采用单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异黄酮含量时,由于这些杂质的存在,背景吸收较大,杂质将严重干扰异黄酮含量的测定。
3)红车轴草异黄酮体外抗氧化性质的研究。分别对红车轴草异黄酮提取物乙醇溶液对超氧自由基O_2~-·和羟自由基·OH的清除作用进行研究。发现一定浓度的红车轴草,能明显的清除超氧自由基O_~-·和羟自由基·OH。测定了不同浓度的红车轴草异黄酮提取物对正常小鼠肝组织匀浆体外生成氧化脂质的影响效果,以及红车轴草异黄酮对急性酒精中毒小白鼠的保护及抗氧化作用。
4)红车轴草总异黄酮的抑菌活性实验,MIC值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0.5mg/ml、枯草芽孢杆菌0.8mg/ml、大肠杆菌1.2 mg/ml、啤酒酵母1.6mg/ml。结果表明:红车轴草异黄酮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肝菌及啤酒酵母有较好的抑菌作用。
红车轴草为我省特色植物资源之一,资源极为丰富。通过对其化学成分及有效部位生物活性的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红车轴草具有十分显著的药理活性和开发应用价值。本研究成果为其进一步的开发应用奠定了工作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