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葡聚糖对异育银鲫非特异性免疫和生长性能的影响
【摘要】:
本试验采用初始体重15g左右的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作为饲养对象,在饲料中分别添加0mg/kg、70mg/kg、210mg/kg、420mg/kg的β-葡聚糖,饲养65d,研究了β-葡聚糖对异育银鲫非特异性免疫、抗嗜水气单胞菌感染能力以及生长性能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
1.饲料中添加210mg/kg的β-葡聚糖时,异育银鲫头肾溶菌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料中添加70mg/kg、210mg/kg的β-葡聚糖时,该鱼肝胰脏、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这些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210mg/kg的β-葡聚糖可以显著提高异育银鲫的头肾溶菌酶和肝胰脏、血清SOD活性,从而增强其非特异性免疫能力。
2.添加β-葡聚糖各组异育银鲫的前肠和后肠酸性磷酸酶( Acid Phosphatase,ACP)活性与对照组对应肠段的ACP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β-葡聚糖的各组异育银鲫前肠和后肠的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活性稍高于对照组对应肠段的AKP活性(P0.05)。
3.随着β-葡聚糖添加量的增加,经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后的异育银鲫的死亡率呈现降低趋势,免疫保护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当添加量为420mg/kg时,免疫保护率达到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其死亡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这表明,日粮中添加β-葡聚糖可以增强异育银鲫抵抗嗜水气单胞菌的能力。
4.添加β-葡聚糖的各组对异育银鲫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对异育银鲫肌肉中的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等化学成分的含量没有明显影响(P0.05);也不影响异育银鲫对饲料中粗蛋白质、磷和能量等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P0.05)。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工业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S965.117
|
|
|
|
1 |
郭成业,庄安士,王宏岩,袁胜利;香菇多糖并化疗治疗恶性肿瘤40例[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年02期 |
2 |
刘存歧,王伟伟,张亚娟;水生生物超氧化物歧化酶的酶学研究进展[J];水产科学;2005年11期 |
3 |
沈文英;阳会军;柯慧芬;戚兰;;β-葡聚糖对凡纳滨对虾免疫相关酶活性的影响[J];水产科学;2007年07期 |
4 |
高学军,李庆章;黄芪多糖和香菇多糖对vMDV人工感染雏鸡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
5 |
李桂峰,钱沛锋,孙际佳,郭云贵;维生素C对胡子鲶血清免疫相关酶活性的影响[J];大连水产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
6 |
潘炯华,梁淡茹;几种罗非鱼的含肉率及鱼肉、血液的生化分析 (摘要)[J];淡水渔业;1983年06期 |
7 |
陈云波,周洪琪,华雪铭,黄旭雄,蔡生力;饲料中添加β-葡聚糖对南美白对虾的生长、存活及饲料系数的影响[J];淡水渔业;2002年05期 |
8 |
张耀武;屈文俊;李文辉;;β(1,3)-葡聚糖对锦鲤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J];淡水渔业;2006年04期 |
9 |
阳会军,谭北平,方怀义;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β-葡聚糖对斑节对虾生长、存活及其抗病力的影响[J];饲料工业;2001年09期 |
10 |
许国焕,梁友光,吴月嫦,何四旺,陈岗;酵母葡聚糖对南美白对虾免疫功能的影响[J];饲料工业;2003年10期 |
|
|
|
|
|
1 |
庞秋香,张士璀,王长法,王昌留,张永忠;雌雄文昌鱼同工酶的表型差异[J];动物学报;2004年01期 |
2 |
胡火庚;陈昌福;;饲料中添加酵母复合物对中华绒螯蟹的免疫调节作用[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农学卷;2007年02期 |
3 |
陈昌福,姚娟,吴凡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李兆文,熊传喜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免疫多糖(酵母细胞壁)对受免异育银鲫免疫应答的调节作用[J];淡水渔业;2004年04期 |
4 |
许第新,姚娟,陈昌福;注射免疫多糖(酵母细胞壁)对克氏原螯虾几种免疫相关酶活性的影响[J];淡水渔业;2004年05期 |
5 |
李富东;叶继丹;王琨;孙云章;凌泽春;王子甲;;长时间连续投喂β-葡聚糖对鲤生长性能及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09年04期 |
6 |
李响;刘庆慧;侯林;陈文博;;DNA疫苗与多糖类免疫促进剂在对虾疾病控制上的应用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08年11期 |
7 |
杨天骄;孙英峰;王英珍;沈国顺;;啤酒酵母葡聚糖免疫调节作用及应用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08年11期 |
8 |
许国焕,梁友光,吴月嫦,何四旺,陈岗;酵母葡聚糖对南美白对虾免疫功能的影响[J];饲料工业;2003年10期 |
9 |
张辉,张海莲;碱性磷酸酶在水产动物中的作用[J];河北渔业;2003年05期 |
10 |
周艳萍;孙露;方晓益;刘襄河;;β-葡聚糖在水产动物健康养殖中的应用[J];河北渔业;2009年02期 |
|
|
|
|
|
1 |
戴则林,董昌武;灵芝多糖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
2 |
黎君友,孙世荣,严鸣,吕艺,胡森,孙晓庆,晋桦,姜小国,盛志勇;低血容量休克复合内毒素血症时血和组织髓过氧化物酶的变化[J];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00年04期 |
3 |
邵健忠,钱凯先,项黎新,李亚南,毛树坚;病毒诱导草鱼产生干扰素活性因子的研究[J];病毒学报;1998年04期 |
4 |
林光华;鲫鱼血液的研究[J];动物学报;1979年03期 |
5 |
林光华,张丰旺,翁世聪;草鱼血液的研究[J];动物学报;1985年04期 |
6 |
郭琼林,卢全章;鳗鲡肝脏、脾脏显微与超微结构[J];动物学报;1994年02期 |
7 |
林光华;成年草鱼外周血细胞的超微结构[J];动物学报;1996年02期 |
8 |
杨先乐,左文功;水温与草鱼免疫应答关系的研究[J];动物学报;1997年01期 |
9 |
郭琼林;中华鳖胸腺显微和亚显微结构及其在进化上的意义[J];动物学报;1999年02期 |
10 |
沈文英,林浩然,zsu.edu.cn,张为民;饥饿和再投喂对草鱼鱼种生物化学组成的影响[J];动物学报;1999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