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布拉格光栅传感的复合材料固化及冲击损伤监测研究
【摘要】: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比强度、比刚度、抗疲劳性能和耐久性,已广泛用于飞机的承力结构中。然而,由于厚度方向没有增强体,复合材料对损伤非常敏感。高效的无损检测技术对于复合材料结构损伤检查和持续监测有着重要意义。将光纤光栅传感器(FBG:Fiber Bragg Grating)内置于复合材料结构中,可以实现复合材料结构的实时健康监测,同时具有成本低、不受电磁干扰、能监测结构内部变化等特点,是复合材料结构无损检测技术的重要发展趋势。研究FBG传感器埋入复合材料结构中,对于大飞机的结构健康监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分别对采用手糊成型、真空灌注成型(VIMP:Vaccum infusion molding process)、RTM (Resin transfer molding)成型、热压罐成型等几种不同的复合材料成型工艺时的光纤引出及保护方式进行了研究。利用自制光纤定位装置及模具活块解决了RTM成型工艺非分型面光纤引出问题,研究了系统正压和负压光纤引出时的模具密封问题。针对热压罐成型工艺研究了端面引出和表面引出两种引出方式,解决了光纤引出保护问题。采用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镜对埋入光纤后的复合材料截面进行观察,分别对埋入光纤后的玻璃纤维/乙烯基酯树脂复合材料、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静态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发现埋入光纤对复合材料拉伸、弯曲性能影响不大,对压缩性能有一定影响。成功地将FBG传感器埋入通过不同成型方式成型的玻璃纤维/乙烯基酯树脂和碳纤维/环氧树脂两种复合材料中。
对埋入FBG传感器后的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进行拉伸性能和弯曲性能测试,结果显示FBG传感器可以准确反映材料内部应变的变化趋势。
利用埋入FBG传感器对乙烯基酯树脂浇注成型、复合材料VIMP成型、热压罐成型等成型工艺进行了监测。根据乙烯基酯树脂的固化监测结果,确定了乙烯基酯树脂固化时凝胶点及放热峰出现的时间,与拉丝法测定的凝胶时间基本一致。对埋入玻璃纤维/乙烯基酯树脂复合材料的FBG传感器进行了温度灵敏系数和应变灵敏系数的标定,通过监测复合材料VIMP成型时FBG波长及光强的变化,确定了玻璃纤维/乙烯基酯树脂复合材料的凝胶点,并排除温度的影响,得出复合材料固化过程中内部的应变变化历程。将FBG埋入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飞机扰流板缩比件,在高温VIMP工艺下成型,得到了升温、注胶、保温过程中的波长漂移曲线,对成型后的部件进行加载,结果显示存活的FBG可以灵敏的反映复合材料的应力变化。将FBG传感器和热电偶埋入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采用热压罐工艺成型,得到了整个固化过程的波长漂移曲线,并消除了温度对FBG信号的影响,得到了整个固化过程中复合材料内部应变的变化历程。
采用准静态压缩的方法代替低速落锤冲击,并使用FBG传感器进行信号监测,验证了FBG传感器铺设角度、距离冲击点的位置对FBG信号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埋入光纤传感器监测复合材料冲击信号的FBG传感器网络布置方法。根据监测信号推导出相同距离不同角度、相同角度不同距离时的波长漂移公式,并对公式进行了验证和修改,为后续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分别将FBG传感器埋入到玻璃纤维和碳纤维复合材料中,利用自制落锤试验机进行了低速冲击试验,采用低频和高频光纤光栅解调仪对信号进行了监测,结果显示高频光纤光栅解调仪可以有效的监测到冲击信号,低频光纤光栅解调仪监测数据偶然性过大,只能作为参考。对不同能量、相同能量不同距离、相同能量不同层间、累计冲击时埋入复合材料内的FBG信号进行了监测,对冲击发生时的波长变化、冲击前后的波长变化、冲击振动信号进行了研究。采用超声C扫描设备对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分层状况进行了检测。试验结果显示,光纤FBG传感器可以有效的监测复合材料冲击信号,根据信号的变化可以推测出冲击造成的复合材料内部损伤类型及损伤面积大小。
最后分别采用ANSYS和LS-DYNA有限元软件对复合材料准静态压缩和低速冲击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将模拟结果与光纤FBG传感器监测试验结果对比,材料内部应变场的分布及变化趋势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
|
|
|
|
1 |
袁铁军;周来水;葛友华;;热压罐成型复合材料构件的变形预测与应用研究[J];制造技术与机床;2011年07期 |
2 |
吴利英,靳武刚,高建军;丙烯酸酯橡胶在复合材料成型中的应用[J];现代塑料加工应用;2003年05期 |
3 |
张元明,赵鹏飞,何颖,赵景丽;热压罐成型小型无人机机体结构用复合材料[J];玻璃钢/复合材料;2005年02期 |
4 |
王雪明;谢富原;李敏;戴棣;王菲;张佐光;;热压罐成型复合材料复杂结构对制造缺陷的影响规律[J];航空学报;2009年04期 |
5 |
岳广全;张博明;杜善义;戴福洪;张铖;梁宪珠;王永贵;;热压罐成型工艺所用框架式模具的变形分析[J];复合材料学报;2009年05期 |
6 |
王雪明;谢富原;李敏;张佐光;;复合材料构件热压罐成型工艺质量的群子理论分析[J];复合材料学报;2010年04期 |
7 |
张冬;;碳纤维使Corvette跑车瘦身[J];玻璃钢;2004年03期 |
8 |
刘景利;苏兆斌;邓瑞;;光纤传感器在油气勘探上的应用[J];国外油田工程;2009年06期 |
9 |
冯潇;苟怡;;光纤布拉格光栅称重系统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9年S1期 |
10 |
黄家会;和锋刚;李金华;张驰;王新强;;基于GFRP封装的FBG量测混凝土应变试验[J];煤炭科学技术;2009年07期 |
11 |
于之江;姬战锁;;采空区自然发火预测的研究[J];水力采煤与管道运输;2009年04期 |
12 |
唐成;卢祥林;吴慧娟;吴宇;饶云江;;具有视频联动功能的光纤围栏周界入侵监测系统[J];安防科技;2010年09期 |
13 |
刘其贤;张淑萍;;热塑性基体复合材料工艺现状(下)[J];纤维复合材料;1991年03期 |
14 |
Raymond D.Vannucci;贾丽霞;;工艺参数对热压PMR聚酰亚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J];纤维复合材料;1993年01期 |
15 |
赵渠森;94'SAMPE和94'永久性结构会议随笔[J];玻璃钢/复合材料;1994年04期 |
16 |
叶鼎铨;;用塑料微珠膨化的玻纤产品[J];玻璃纤维;2008年01期 |
17 |
赵鹏飞;赵景丽;何颖;;成型压力对自粘性预浸料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J];玻璃钢/复合材料;2010年04期 |
18 |
岳广全;张博明;杜善义;戴福洪;;模具对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固化变形的影响[J];玻璃钢/复合材料;2010年05期 |
19 |
王汝敏,马蕊然,杨洁,张瑞金;改性双马来酰亚胺基体复合材料的初步研究[J];玻璃钢/复合材料;1989年04期 |
20 |
王汝敏,马蕊然,宁荣昌,舒武炳;高性能复合材料用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基体的发展[J];宇航材料工艺;1990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