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的显微自动调焦系统设计与实现
【摘要】:机器视觉系统指被摄目标经过图像摄取装置成为模拟图像信号,再经模数转换设备进一步转为数字图像信号,然后传送至专业图像处理系统(PC或DSP等);图像处理系统根据数字图像像素的分布和各颜色分量值大小等信息按照各种算法运算来提取被摄目标的某些特征,最后再根据特征判别的结论来控制相关设备运转。
显微视觉系统将显微镜和CCD摄像头作为图像摄取装置,用显微镜对生物样品进行观察和检测时,如果仅仅靠手动调焦,不仅速度慢,而且容易带来一些认为误差,影响成像质量。因此,实现显微镜自动控制和自动调焦变得十分必要。
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的显微自动调焦系统。通过图像采集卡捕捉CCD摄像头拍摄的生物样品显微图像,传送至PC机,经过选窗、预处理、清晰度评价等步骤分析图像的清晰度,然后根据极值搜索算法与DSP微控制器进行通信,接着DSP控制步进电机的运转,进而驱动显微镜载物台上下运动完成自动调焦。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光学成像模型,引出了离焦模糊理论,奠定了图像清晰度评价函数的基础;然后设计了显微自动调焦系统的五个模块:视频采集模块、图像处理模块、通信模块、反馈控制模块和数据库管理模块,详细阐述了选窗、预处理、清晰度评价和极值搜索的相关算法和仿真分析,针对实际项目背景,对相关算法进行比较分析并改进。仿真结果和实验性能表明,采用改进算法的自动调焦系统的精确性、实时性和稳定性都能满足项目的要求。
|
|
|
|
1 |
;自动调焦[J];电子工业专用设备;1977年02期 |
2 |
吴小翠;郭斯羽;易国;;基于边界梯度的自动调焦评价函数[J];计算机系统应用;2010年03期 |
3 |
姚源;谭广通;李长春;;基于图像处理的自动调焦的分析[J];科技信息;2009年19期 |
4 |
贾晓艳;萧泽新;邓仕超;;基于聚焦评价函数的自动调焦方法的研究[J];光学技术;2007年S1期 |
5 |
麻恒阔;魏国强;;基于图像处理自动调焦方法的稳定性研究[J];航空精密制造技术;2007年02期 |
6 |
杜晓菡,曾庆宁;虹膜识别中图像采集的研究[J];电视技术;2004年12期 |
7 |
杨再华,李玉和,李庆祥,郭阳宽;微操纵系统自动调焦方法的研究[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5年01期 |
8 |
王学影,张洪涛;基于图像处理的CCD摄像机自动调焦方法研究[J];计量技术;2005年08期 |
9 |
贾晓飞;李宜斌;陈德智;许家新;;非制冷红外热像仪的快速自动调焦算法设计[J];激光与红外;2009年06期 |
10 |
孙国强;白绳武;;基于FPGA的图像调焦系统研究[J];电子科技;2010年07期 |
11 |
铁生;;自动调焦的变焦距物镜 无穷远处的垂直目标 象平面跟目标共轭[J];光电工程;1975年02期 |
12 |
李以贵,许世文,韩峻峰;高空侦察相机的单片机自动调焦系统[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1996年02期 |
13 |
杨文鹏,陈国金;基于OMAP的数字调焦控制系统的实现[J];机电工程;2004年11期 |
14 |
孟永宏,靳刚;倾斜镜面成像的自动调焦方法[J];光电工程;2004年12期 |
15 |
胡涛;陈世哲;刘国栋;浦昭邦;;显微视觉系统中自动调焦评价函数的选取[J];半导体光电;2006年02期 |
16 |
王彭;杨永跃;李其德;;基于半导体光刻技术的自动调焦[J];现代显示;2008年05期 |
17 |
阎富强,赵荣华;光纤近场测量中自动聚焦系统的研究[J];光子学报;1997年02期 |
18 |
;跟踪、瞄准、光电对抗设备[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1999年01期 |
19 |
王欣;安志勇;杨瑞宁;;基于图像清晰度评价函数的CCD摄像机自动调焦技术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
20 |
刘力双;孙双花;吕乃光;邓文怡;;特征边缘跟踪的调焦评价方法[J];光电工程;2008年07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