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解法制备特定重均分子量及窄分布壳寡糖的工艺研究
【摘要】:壳聚糖由于相对分子质量大、水溶性差,导致其生物利用度较低。相比而言,壳寡糖则具有良好的水溶性,生物利用度高。壳寡糖具有许多有价值的生物活性,包括抗氧化、抑菌、抗肿瘤、抗炎、调节血脂和血糖、增强免疫、活化肠道菌群等。
壳寡糖的分子量与其生物活性密切相关。有报道称聚合度在6左右的壳寡糖相对于其他分子量壳寡糖抗肿瘤作用更强,因此通过控制降解反应条件及降解程度获取特定分子量的壳寡糖产品显得尤为重要。生产实践中采用的壳聚糖降解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生物降解法、物理法和化学法。相较于后两种方法,生物降解法具有耗能少、降解效率高、反应条件温和、环境污染小且反应条件可控等优点,是目前生产壳寡糖的常用方法。本文通过控制酶解反应条件以及酶解反应时间,获得特定重均分子量的壳寡糖,再配合膜分离方法,运用不同截留分子量的膜材料,进一步缩窄壳寡糖分子量分布并提高产品纯度。在壳寡糖产品质量控制方面,本文运用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方便快速地获取壳寡糖分子量及分布情况。
本文研究了由蜡状芽孢杆菌发酵制备所得壳聚糖酶的酶学性质,包括温度、pH、金属离子对壳聚糖酶活力的影响;环境温度、体系pH对壳聚糖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酶的最适反应pH为6.0,最适反应温度为45℃,最适酶底比为1:10(1mL壳聚糖酶对应10g壳聚糖底物),酶解反应底物浓度控制在3%到5%(质量分数)之间。该壳聚糖酶在pH4-8之间,体系温度40℃以下能够保持酶活力的相对稳定。Fe3+、Ba2+、Ca2+对酶活力有促进作用,A13+、Cu2+对酶活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b2+、Mg2+、Zn2+对酶活力无明显影响。向壳聚糖底物胶体溶液中加入酶液10min后,通过旋转黏度计测定酶解反应液动态黏度值发现,体系黏度显著降低并趋于稳定,结合产物质谱分析可以推测,该壳聚糖酶具有优良的内切降解效果。通过电子pH计监控反应液体系pH变化,结果显示,体系pH随着反应进行无明显变化,这说明壳聚糖具有缓冲作用,能够维持体系pH的相对稳定。通过对比壳聚糖底物及降解产物的红外图谱可以发现,降解前后相关物质各特征官能团的红外吸收无明显变化。本文还考察了现代膜分离技术在壳寡糖生产工艺中的应用,研究了卷式超滤膜、纳滤膜在壳寡糖除杂及浓缩纯化工艺中应用的可行性。对膜分离设备运行情况的考察结果表明,超滤和纳滤能缩窄产物分子量分布及提高产物纯度和浓度。最后产物分子量测定采用GPC方法。液相色谱条件:凝胶渗透色谱柱PL aquagel-OH30串联色谱柱PLaquagel-OH MIXED μm300X7.5mm;柱温:30℃;流动相:醋酸-醋酸钠(0.1mol/L1:1);流速:1.0mL/min;进样量:20μm;使用示差折光检测器检测;Agilent GPC软件分析处理。通过质谱分析验证发现该方法可靠性较好。运用GPC法测定不同酶解时间产物分子量数据可以指导生产实践中通过控制酶解时间制各特定分子量的壳寡糖产品。
|
|
|
|
1 |
阳丽;杨萍;王曼莹;;12壳聚糖酶的研究进展[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0年05期 |
2 |
叶淑红;孙浩;陈丽;闫忠会;曹方;郑婷;;产壳聚糖酶菌株的筛选及壳寡糖性质的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7年01期 |
3 |
郭振楚,刘福清,彭校宗;壳寡糖与镧、铈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应用[J];中国稀土学报;2003年01期 |
4 |
戴大章;夏黎明;方祥年;;壳聚糖的酶法降解[J];功能高分子学报;2005年04期 |
5 |
杜昱光,张铭俊,张虎,白雪芳;海洋寡糖工程药物——壳寡糖制备分离新工艺及其抗癌活性研究[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1年01期 |
6 |
严钦,沈月新,王慥;壳寡糖制备研究进展[J];上海水产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
7 |
王秀武,林欣,张丽,杜昱光,白雪芳,李曙光;壳寡糖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小肠组织结构和肌组织矿物质元素含量的影响[J];中国粮油学报;2005年02期 |
8 |
陈小娥;方旭波;夏文水;;壳寡糖的酶法制备[J];功能高分子学报;2007年02期 |
9 |
王扬,娄永江,杨文鸽;酶法制备几丁寡糖和壳寡糖研究现状与进展[J];东海海洋;2001年04期 |
10 |
刘羿君,蒋英,封云芳,韩冬林;特种纤维素酶催化水解壳聚糖及壳寡糖的制备研究[J];功能高分子学报;2005年02期 |
11 |
田昀;张柿平;郭占云;;酶解法制备壳寡糖的初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4期 |
12 |
涂绍勇;杨爱华;陈燕;周念波;李轶群;汪倬;;产壳聚糖酶菌株发酵条件的优化及酶解条件的研究[J];食品科技;2010年06期 |
13 |
叶淑红;万惠萍;丁鸣;曹方;兰睿赜;钟耀广;;细菌BK2产壳聚糖酶的发酵条件及壳寡糖的制备[J];大连轻工业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
14 |
黄益;吕淑霞;马镝;黄艳;王婷;王秋实;;产壳聚糖酶菌株的筛选及酶解产物壳寡糖性质的研究[J];食品科技;2008年03期 |
15 |
宋晓晨;祖国仁;陈莉;孔繁东;;微生物壳聚糖酶的研究及其降解产物壳寡糖在食品领域的应用[J];河北农业科学;2009年07期 |
16 |
李群良;李启虔;;产壳聚糖酶微生物的筛选及产酶条件的优化[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1年01期 |
17 |
平向莉;江波;张涛;沐万孟;缪铭;;纤维素酶制备壳寡糖工艺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1年07期 |
18 |
孟显丽,陈国华,孙明昆,李平;薄层色谱法分析壳寡糖[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
19 |
郑岚;马耀宏;杨俊慧;张利群;;壳聚糖酶高产菌株发酵条件的优化[J];山东科学;2010年05期 |
20 |
张春江,罗欣,王海燕;壳寡糖和nisin对熏煮香肠中腐败菌的抑制作用研究[J];肉类工业;2004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