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层状类钙钛矿材料(RNH_3)_2MX_4薄膜的制备及结构与性能表征

史昆玉  
【摘要】:层状类钙钛矿结构有机-无机分子组装材料以其独特的结构和电子学性能,以及优良的成膜特性,近年来引起人们极大的研究兴趣。本文采用旋涂法制备了(RNH_3)_2PbX_4(R=C_nH_(2n+1)n=1,2,4,6,8,10;C_6H_5CH_2;X=Cl,Br,I)和(RNH_3)_2CuCl_4(R=C_6H_(13);C_6H_5CH_2)系列层状类钙钛矿有机-无机分子组装材料薄膜,对该系列化合物的薄膜制备工艺、晶体结构、以及光学性能进行了研究。 (C_nH_(2n+1)NH_3)_2PbX_4(n=2,4,6,8,10)和(RNH_3)_2CUCl_4粉末以及相应薄膜的XRD结果表明,粉末和薄膜具有相同的晶体结构,均形成了层状类钙钛矿结构,与粉末相比,薄膜只在(002l)晶面有衍射峰,表明薄膜具有高度的择优取向,钙钛矿层所在平面平行于基片表面,与AFM的结果一致。从AFM可以看出薄膜具有明显的层状生长特征,沿着与基片平行的方向层状生长。两种体系的IR结果表明,产物中已经引入了有机组分,组装成为层状钙钛矿结构后,由于化学环境发生变化,有机组元特征峰的位置、形状和强度均有一些明显的变化。 利用XRD分析退火温度对薄膜晶体结构的影响,发现热处理制度对能否形成具有预期晶体结构的薄膜至关重要,未退火时,所得薄膜为非晶态,但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会引起产物的分解,因此,成膜后需进行短时低温退火,用以提高结晶度和清除有机溶剂。用SEM观察(C_6H_(13)NH_3)_2PbI_4薄膜在不同成膜浓度时的表面形貌,发现浓度过大会造成粗糙的表面,当浓度为20mg/ml,旋涂16次时得到的薄膜均匀光滑且无裂缝,该膜的生长过程类似于气相法生长薄膜的岛状生长模式,即经过小岛和网络阶段,最后成为连续的薄膜。AFM结果显示(C_nH_(2n+1)NH_3)_2PbX_4体系的成膜性较好,形成了均匀光滑的连续薄膜,而(RNH_3)_2CuCl_4体系的成膜性较差。 研究(C_nH_(2n+1)NH_3)_2PbX_4体系薄膜的室温UV-Vis吸收光谱,分别考察卤素变化和碳链长度增加对组装材料光学性能的影响。该体系显示了强烈、尖锐的激子吸收峰,随着无机层中卤素X(X=Cl,Br,I)的变化,激子吸收峰发生明显红移;随着有机层中碳链长度(n=4,6,8,10)的增加,激子吸收峰的位置变化不大。表明激子吸收产生于无机层的电子跃迁,而不是有机层。除了吸收光谱强烈的激子跃迁,该体系的室温荧光光谱在可见光范围内显示了强烈的光致发光。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全跃,任允芙;承钢含钛高炉渣综合利用的工艺矿物学研究[J];钢铁钒钛;1989年04期
2 李建功;Nd_(1-x)Ca_xFeO_(3-y)的X射线衍射结构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4期
3 王鹏,姚立广,王明贤,吴维;La_(1-x)Sr_xCoO_3钙钛矿在碱性溶液中的析氧电催化[J];催化学报;2000年01期
4 张巨松,隋智通,回志峰,安会勇;钙钛矿对无水硫铝酸钙形成的影响[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5 王吉有;李南征;段苹;李政;郝伟;;LaMn_(1-x)Fe_xO_3的结构和Raman光谱[J];光散射学报;2010年02期
6 黄镳,王晓莉,姚熹;具有过量PbO的Ph(Zn_(1/3)Nb_(2/3))O_3-PbTiO_3系[J];材料研究学报;1994年01期
7 康振晋,孙尚梅,郭振平;钙钛矿结构类型的功能材料的结构单元和结构演变[J];化学通报;2000年04期
8 胡伟达,郭丽玲,王鲜,刘韩星;层状类钙钛矿有机-无机分子组装材料的研究进展[J];合成化学;2005年03期
9 李解;王正德;李保卫;;高温对钙钛矿La_(0.65)Ca_(0.18)Sr_(0.17)MnO_3形貌及磁热效应的影响[J];包头钢铁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10 王竹仪;陈骋;冯彩慧;王金兴;邹博;赵萌;吴凤清;;纳米晶LaCo_xFe_(1-x)O_3的合成、表征及湿敏特性(英文)[J];物理化学学报;2008年03期
11 范宝殿;张敏敏;方春玉;邱祖强;;La_(0.67)Ca_(0.33)CoO_3的高场磁电阻效应研究[J];化工时刊;2008年03期
12 А·И·НИКОЛАЕВ;朱玉芳;;钙钛矿精矿——一种有远景的复合含钛原料[J];矿产综合利用;1989年06期
13 王晓莉,姚熹;铌锌酸铅基陶瓷相变的热力学分析[J];硅酸盐学报;1995年03期
14 何锦林,谭红,汪大成;溶胶-凝胶法制备PZT薄膜晶化过程升温实验研究[J];功能材料;1997年01期
15 张栋杰,蒋晓龙,都有为;掺杂对巨磁电阻钙钛矿La_(1-x)A_x(MnB)O_3 Curie温度的影响[J];硅酸盐学报;2002年04期
16 李解;王正德;韩继铖;吴忠旺;李保卫;;水热合成La_(0.65)Ca_(0.18)Sr_(0.17)MnO_3及其磁热效应的研究[J];稀有金属;2006年04期
17 杨志胜;杨立功;吴刚;汪茫;唐本忠;陈红征;;一种基于碘化铅的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材料传输性能的研究[J];化学学报;2008年14期
18 钟子宜,胡征,颜其洁,傅献彩,彭红建;纳米钙钛矿型氧化物LaFeO_3和LaMnO_3形成过程[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6年04期
19 王明华,黄振奇,都兴红,隋智通;H_2SO_4分解钙钛矿的研究[J];矿冶工程;2000年04期
20 黄福根;复杂钙钛矿、钛铁矿和金红石处理工艺的进展[J];矿业快报;2000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宏伟;臧剑锋;高丽娟;王欣;丁涛;郑伟涛;;钙钛矿材料La(Y)_(2/3)Ca_(1/3)MnO_3中的相分离[A];2002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上)——2002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张国庆;潘春旭;;La_(2/3)Ca_(1/3)MnO_3、La_(1/2)Ba_(1/2)CoO_3复合材料的异常电输运行为[A];湖北省物理学会、武汉物理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张玉荣;王文继;;Li_(2x)Cu_xCa_(2-2x)Ti_2O_6的合成与表征[A];第四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4 刘慧勇;王文继;邹雪珍;罗海燕;;Li_(0.3)La_(2/3)Ti_(0.7)P_(0.3)O_(3.3)体系中Yb~(3+),Sm~(3+)掺杂的影响[A];第四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5 王青青;赵高凌;韩高荣;;多枝CdS纳米晶粒的溶剂热法制备及光学性能研究[A];中国真空学会第六届全国会员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徐衍岭;刘欣荣;徐玉恒;;Ce:PbWO_4晶体的生长及其闪烁性能的研究[A];第三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7 李镇祥;任丽慧;赵剑曦;;减反射层对Ni-Al_2O_3太阳光谱选择性吸收薄膜光学性能的影响[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王月花;徐国定;朱永元;;Bi_(4-x)Nd_xTi_3O_(12)薄膜的金属有机溶剂淀积法制备及其结构与光学性能的研究[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9 何金娜;梁二军;;非对称纳米环结构的等离子体光学性能的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罗景庭;曾飞;潘峰;;钒掺杂ZnO薄膜微结构和光学性能[A];TFC’09全国薄膜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万霞;对称破缺及相变对超构材料光学性能的影响[D];南京大学;2011年
2 亓淑艳;锰(钴)基钙钛矿复合氧化物的制备及磁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3 周宗辉;原位复合钙钛矿/钨青铜复相材料的形成及介电与热释电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4 李辽沙;五元渣(CMSTA)中钛选择性富集的基础研究[D];东北大学;2001年
5 翟彦青;催化燃烧用金属载体整体型催化剂的制备及表征[D];天津大学;2004年
6 梁宏伟;掺镁锰基钙钛矿的晶体结构与电磁性质[D];吉林大学;2008年
7 孙慧萍;(Ca,Nd)TiO_3微波介质陶瓷离子置换、低温烧结及应用特性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8 吴淑雅;钙钛矿铌酸盐电介质陶瓷粉末的水热合成[D];浙江大学;2008年
9 梁振华;新型层状钙钛矿氧化物的合成和结构表征[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10 雅菁;掺杂纳米光催化剂的可见光抗菌活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昆玉;层状类钙钛矿材料(RNH_3)_2MX_4薄膜的制备及结构与性能表征[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2 蔡雪卿;改性铅基钙钛矿微波介质陶瓷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3 王鲜;类钙钛矿(C_4H_9NH_3)_2MX_4材料的制备与结构[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4 贺成红;攀技花高炉渣中钙钛矿选矿试验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2年
5 陈广新;贫燃条件下汽车尾气中NOx的选择性催化还原[D];汕头大学;2004年
6 张彦奇;LLDPE/纳米SiO_2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光学性能研究及模量—组成关系的理论模拟[D];北京化工大学;2003年
7 郝喜红;喷雾热解法制备掺杂二氧化锡导电薄膜[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8 段光凤;有机发光器件的制备及特性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9 宁明;非热封型防雾滴膜防雾性能及其他使用性能的研究[D];江南大学;2008年
10 梁丽梅;LaB_6纳米粉末及其复合薄膜的制备工艺及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易;出版印刷用纸的光学性能及标准[N];中国包装报;2004年
2 周晨;肖特在中国采用高精度光学性能测量技术[N];科技日报;2008年
3 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印刷器材分会 刘克谦;出版印刷用纸的光学性能及测试综述[N];中国包装报;2003年
4 张孟军;神奇的多层薄膜材料[N];科技日报;2003年
5 李隆;宾得全新CMOS影像传感器探密[N];中国摄影报;2008年
6 刘霞;纳米壳自组装结构呈独特光学性能[N];科技日报;2010年
7 记者 岳双才通讯员 贾冬梅;华北石化增产聚丙烯专用料[N];中国石油报;2007年
8 大方;纸张的质量指标[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9 李立平;几种新的合成宝石[N];中国黄金报;2001年
10 山东金晶集团 葛风忠;超白浮法玻璃市场前景广阔[N];中国建材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