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新型汽车动力系统研究
【摘要】:本文以武汉市电动城市客车开发项目为背景,以武汉理工大学与武汉市公用客车厂共同研发生产的WG6120HD混合动力电动客车为基础,论述了在当前能源逐渐短缺,环境逐渐恶化的情况下,建立可持续发展公共交通的理论与实践,并着重强调了混合动力技术在可持续发展公共交通中的巨大优势。
可持续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包括两个方面:可持续发展公共汽车交通系统和可持续发展公交车技术。本文从这两个方面分别阐述了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公共交通的发展模式。从建立新型公共汽车交通系统角度出发,论述了建立快速公交系统、公交信号优先系统、公交系统跟踪、乘客信息系统以及新型公交票务系统对于建立可持续发展公共交通的意义与重要性;从新型公交车技术角度出发,论述了可持续发展公共交通所需求的公交车型,以及未来较为可行的三种公交汽车能源系统。并将混合动力电动客车作为单独部分来详细介绍其结构特点和比较优势。
本文以WG6120HD混合动力公共客车为基础,介绍了该车的结构布置方式、配置选型,着重介绍其核心零部件、能源管理模式、基于公交线路的控制模式和该车所使用的多级高效变频调速电动汽车驱动系统。
本文将课题组对WG6120HD混合动力公共客车所作的一系列试验进行了归纳总结,包括整车性能试验、混合动力系统试验,包括油耗试验、蓄电池充放电试验、发动机运行状态试验、发电机运行状态试验、公交线路实际运行试验。并给出了详尽的实验报告,得到了该车混合动力系统在不同的工况条件下的工作特性,包括在不同路段条件下的油耗特性、蓄电池在不同工况下充放电电流、电压的特性、发动机转速变化特性、发电机发电电流变化特性等。并通过公交工况试验及其结果的分析,包括整车能量流变化状况分析、蓄电池工作状态分析,验证了“一线一车”控制策略制定的合理性,也进一步从能源利用以及污染排放的角度上证明其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新型汽车动力系统的可能性和与现有公交车相比的优越性。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U469.7
|
|
|
|
1 |
孙逢春,何洪文;混合动力车辆的归类方法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
2 |
谭惊涛,范衠,程善美,秦忆;交流电机变频装置效率优化的策略[J];电气传动;1999年04期 |
3 |
王丽敏;磁场定向的异步电动机最佳效率控制[J];电气传动;1999年05期 |
4 |
张欣,李国岫,宋建锋,王大兴;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多能源动力总成控制单元的研究与开发[J];高技术通讯;2003年02期 |
5 |
杨宏亮,陈全世;混联式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研究综述[J];公路交通科技;2002年01期 |
6 |
王庆年,何洪文,李幼德,初亮;并联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参数匹配[J];吉林工业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0年01期 |
7 |
舒红,秦大同,杨为;混合动力汽车动力传动系参数设计[J];农业机械学报;2002年01期 |
8 |
孙冬野,秦大同;并联式混合动力车辆动力转换控制策略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2003年01期 |
9 |
陈全世,林拥军,张东民;电动汽车用铅酸电池放电特性的研究[J];汽车技术;1996年08期 |
10 |
李东军,郁增德,李理光,王丽红;中国典型城市车辆行驶状况的测试统计[J];汽车技术;1998年03期 |
|
|
|
|
|
1 |
陈清泉;电动汽车──清洁有效的城市交通工具[J];电工技术杂志;1999年02期 |
2 |
刘华;开关磁阻电动机和电动汽车用电动机[J];电机技术;1997年03期 |
3 |
周鹗;曾朝晖;;高性能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研究[J];电机与控制学报;1997年01期 |
4 |
高峡;邓忠华;程善美;秦忆;;新型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研究[J];电气传动;1996年04期 |
5 |
李艳,邵曰祥,邵世煌,方建安;带有神经网络估计器的模糊直接转矩控制[J];电气传动;1997年01期 |
6 |
李艳,邵日祥,邵世煌;模糊控制在电气传动中的运用现状及前景[J];电气传动;1997年02期 |
7 |
黎英,时维国,谭昆玲;考虑铁损时异步电动机的数学模型及其仿真研究[J];电气传动;1998年03期 |
8 |
赵伟峰,朱承高;直接转矩控制的发展现状及前景[J];电气传动;1999年03期 |
9 |
杨竞衡;电动汽车的电气传动系统[J];电气传动;1999年04期 |
10 |
谭惊涛,范衠,程善美,秦忆;交流电机变频装置效率优化的策略[J];电气传动;1999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