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低维钒氧化物纳米材料的结构、性能及合成机理研究
【摘要】:本论文发展了水热法制备低维钒氧化物纳米材料的技术,利用各种控制方法和新的合成路线得到了一系列低维钒氧化物纳米材料(包括钒氧化物纳米管、VO_2纳米棒、纳米线和纳米板等),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和表征,探讨了组成、结构及性能的相关性,分析了结构形成机理和规律。归纳如下:
(1)采用溶胶-凝胶法结合水热反应合成了钒氧化物纳米管(VO_x-NTs),长1~10μm,内、外径分别为10~30nm和50~100nm。利用XRD、SEM、TEM、FT-IR、Raman、TG/DTA等技术分析了纳米管的微观结构。电化学测试表明,VO_x-NTs首次充、放电容量分别为200、185mAh/g,明显高于其它钒系正极材料,这可能归因于VO_x-NTs,能为Li~+提供更多的嵌入空间及更好的热力学嵌锂位置。由于纳米管结构中有机模板分子的影响,放电容量循环10次后衰减为120 mAh/g。VO_x-NTs在450~550nm出现具有弥散结构的光致发光带,计算得到VO_x-NTs的禁带宽度为2.7eV。提出了VO_x-NTs形成的3-2-1D机理。合成了钼修饰的VO_x-NTs。钼掺杂改变了纳米管生长动力学,形成大的层间距和更短的Li~+扩散路径,改善了纳米管的电化学性能。
(2)以V_2O_5(或V_2O_5溶胶)和CTAB为原料通过直接水热反应首次合成了长1~2μm,直径30~60nm的VO_2(B)纳米棒。VO_2(B)纳米棒首次放电容量高达306 mAh/g,循环15次后仍然高达245 mAh/g。采用V_2O_5和乙二醇、NH_4VO_3同草酸水热反应也得到形貌良好的纳米棒。简单描述了纳米棒的形成机理
(3)利用水热法,合成了其他特殊形貌的钒氧化物纳米材料,包括VO_2纳米线(V_2O_5同1,2-PC反应)、NH_4V_4O_(10)纳米棒(V_2O_5同NH_4I反应)、VO_x·nH2O纳米线(V_2O_5同聚乙二醇-400反应)、VO_2纳米板等(V_2O_5同甘油反应),丰富了低维钒氧化物纳米材料体系
|
|
|
|
1 |
倪军;杨再林;;低维硼碳纳米材料第一原理研究[J];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2011年04期 |
2 |
袁志好;王达健;别利剑;段月琴;;低维纳米材料可控制备与模板纳米掩膜技术[J];功能材料信息;2007年05期 |
3 |
沈志坚,丁子上;纳米材料与纳诺技术[J];材料导报;1992年06期 |
4 |
文自立;新兴纳米功能材料[J];青海科技;1995年04期 |
5 |
朱念,朱建国,朱果扣;纳米材料的特性及开发[J];今日科技;1996年10期 |
6 |
唐电,陈士仁,蔡传荣,王平;Ti-17%Si氧化物纳米材料的形态与结构特点[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1997年02期 |
7 |
全宏声;用纳米材料对士兵进行生化防护[J];材料工程;2001年12期 |
8 |
李景新,黄因慧,沈以赴;纳米材料的加工技术[J];材料科学与工程;2001年03期 |
9 |
刘伯元,黄锐,赵安赤;非金属纳米材料[J];中国粉体技术;2001年01期 |
10 |
吴烈善,王瑛辉,薛柳;纳米材料及其应用前景[J];矿产与地质;2001年06期 |
11 |
杨砚儒;纳米材料研究现状及应用[J];唐山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2期 |
12 |
崔凯;我校成为新加坡纳米材料科技公司股东[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
13 |
马剑华;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J];温州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
14 |
吴春华,赵黔蓉,张加研;纳米材料在催化领域中的研究进展[J];云南化工;2002年04期 |
15 |
马运柱,范景莲,熊翔,黄伯云,汪登龙;几种常见制备纳米粉末的方法[J];有色金属;2002年04期 |
16 |
王帆,宋晓秋,柳翱,李宏涛;纳米材料的性能及其在化学和医学方面的应用[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
17 |
孟弘;纳米材料制备研究进展[J];矿产保护与利用;2003年04期 |
18 |
方克明,邹兴,苏继灵;纳米材料的透射电镜表征[J];现代科学仪器;2003年02期 |
19 |
刘东亮,栾道成;纳米结构材料热稳定性分析[J];化工时刊;2004年02期 |
20 |
曹标,陈明;纳米材料及其检测技术[J];检验检疫科学;2004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