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TS的OD矩阵研究
【摘要】:本文介绍了智能交通系统(ITS: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及其子系统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ATMS:Advanced Traffic Management System)的组成。智能交通系统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信传输技术、电子控制技术以及计算机处理技术与先进的行政管理手段结合起来,使其有效地综合运用于交通运输的服务、控制和管理。其目的是使人、车、路密切配合、和谐统一,极大地提高综合交通运输效率,保障交通安全,改善环境质量和提高能源利用率。文章首先介绍了美、日等国家和地区智能交通的一些发展情况及我国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情况。
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的实施首先要建立现代化的交通工程设施,如安装微机化的交通控制设备,新式的道路交通检测器与监视系统,以及把这些设备用可靠的通信网络结合成整体,在此基础之上,逐渐增强路-车系统运行的可视性。这个发展过程的特点包括分析各种来源的交通情报的软件的发展、快速探测公路交通事故的设备的发展、以及感知、预测未来交通堵塞并且给出交通管理最佳策略的专家系统的发展。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的目标是改善现有路网运行状况,提高道路的有效利用率和交通流量,减少道路的交通拥挤程度、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以及因交通拥挤、事故等造成的出行时间延长,降低油耗、减少废气排放等。
作为ATMS及ITS的关键技术的OD(Origin-Destination)矩阵(OD交通流量(OD traffic flow))是本文的重点研究内容。OD矩阵则反映了特定的时段内随时间变化的交通需求模式。随着智能交通系统(ITS)的发展,OD估计与预测越来越受到重视。对于ITS中的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ATMS),交通控制与路径诱导方案的制定不仅依赖于当前的交通需求模式,而且依赖于未来的交通需求状态。因此,OD矩阵估计与预测是必要的。本文详细的对OD交通流量的分布及分配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常用的各种模型及其优缺点,把静态和动态交通分配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比较,也为动态交通分配的发展指出了方向
|
|
|
|
1 |
帅斌,青学江,霍娅敏;通道OD矩阵推算算法的应用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
2 |
尹娟,郭国会;人工神经网络在交通网络OD矩阵推算中的应用[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0年04期 |
3 |
董敬欣,吴建平;使用浮动车检测OD矩阵的算法及可靠性分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
4 |
常云涛,彭国雄,杨晓光;基于进出口匝道流量的高速公路OD矩阵[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3年04期 |
5 |
王海燕,项乔君,陆键,高存厚,梁辰光;高速公路出入口OD矩阵推算方法[J];公路交通科技;2005年02期 |
6 |
尹娟,王中要,范培生;推算OD矩阵的极大熵修正模型[J];中南公路工程;1999年04期 |
7 |
吕智林,范炳全,张林峰,周翔;基于梯度法的OD矩阵估计和应用研究[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
8 |
高昕;快速轨道交通客流预测中的OD矩阵推算问题研究[J];都市快轨交通;1999年04期 |
9 |
查伟雄,熊桂林;铁路旅客OD矩阵推算模型及算法设计[J];系统工程;2004年12期 |
10 |
王济儒,查伟雄,李剑;由车站上下车客流量估计铁路OD矩阵[J];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04年04期 |
11 |
胡列格,何显慈,黄中祥;唯网络流论[J];系统工程;1996年02期 |
12 |
李明顺;区域OD流预测的新方法[J];山东交通科技;2000年02期 |
13 |
马川生,熊桂林;交通规划理论中的若干新观点[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1年02期 |
14 |
徐国圣,朱昌明;一种电梯客流交通分布的求法[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04年01期 |
15 |
马俊来,王炜,李文权,边扬;OD矩阵推算技术在高速公路影响区交通需求预测中的应用[J];公路交通科技;2004年06期 |
16 |
张文新,何显慈,周骞;综合交通网络流建模理论与实践[J];系统工程;1998年05期 |
17 |
吴兵,杨东援,林航飞;公路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的交通需求预测[J];华东公路;1995年05期 |
18 |
许伦辉;丘建栋;刘正东;;基于贝叶斯智能学习OD矩阵估计与网络拓扑优化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7年06期 |
19 |
刘泉叮;刘朝林;蒋海娜;;基于免疫遗传算法的OD矩阵反推模型与算法[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
20 |
史峰,付印平;拥挤网络中的OD矩阵估计模型与算法[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