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超竞争环境下的企业柔性战略研究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知识经济、信息经济和网络经济日益明显的超强作用
下,环境变化的速度明显加快:顾客在变、市场在变、竞争在变,而且变化的周
期越来越短,速度越来越快,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
曾经有利于环境稳定的国界、规则与控制等因素正趋于瓦解,超强的竞争互
动改变了以往竞争的规则、竞争的性质和持久竞争优势的源泉,企业面临着严重
的战略管理断层;以适应环境变化为主导的战略思维必将受到以“创造并驾驭未
来”为主导的竞争理念的挑战,主张对抗竞争的传统的竞争思维受到了竞争和合
作并存的协同竞争的全新挑战,为了应对越来越不确定的环境和动态竞争的压
力,如何构建有效的战略柔性体系是企业维持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由此可见,
以创造未来为特征的柔性战略必将成为21世纪超竞争环境下企业的基本战略选
择。
本文从超强竞争条件下环境变化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和动态性以及环境变化
的混沌性和不可预见出发,通过对企业战略环境的系统分析,对传统的战略理念
扬弃的基础上,提出在超强竞争环境中,企业持久竞争优势可以通过建立柔性战
略得以实现。并且结合环境变化的超强性,指明了企业战略未来发展的方向——
柔性战略。本文主张基于协同竞争的企业柔性战略思想,强调企业对环境变化的
主动性,要利用变化,甚至创造变化使企业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不断改善资源的
使用效率,增强企业整合内外部资源的战略能力以及战略预见力和应变能力,并
通过与环境互动与互适的过程中形成有机的战略统一体,主动引导环境的变化朝
有利于企业的方向发展。并从整合、优化企业内外资源与能力两方面研究了柔性
战略实现途径,从而实现企业在超竞争环境下谋求持久竞争优势的战略目标。
一方面,从资源基础理论的角度指出了柔性战略的生成机理,从企业内部知
识与能力的整合角度描述了动态环境下企业动态竞争优势的产生过程及战略柔
性的增强途径;另一方面,在企业外部站在协同竞争的战略高度,在利用主动改
变现状和规则的过程中创造新的机会和新的优势,实现了企业从你死我活的恶性
竞争到追求“双赢”和自我提升的“竞合战略”。通过改变竞争规则的全方位的
战略创新或者是战略转换,使不确定竞争环境下企业柔性战略得以实现。
通过对基于柔性战略的竞争优势模型及其发展模型的比较研究,为企业如何
获得持续竞争优势提供了思路,并对可持续竞争优势进行重新界定,进而提出战
略柔性是企业适应环境,保持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
最后以黑龙江思达集团为案例,对本文提出的基于协同竞争的柔性战略实施
框架进行了实证研究,佐证和支持了论文的主题思想与理论观点。
|
|
|
|
1 |
李焕萍,季峰,李垣;柔性战略思想对战略管理理论发展的作用[J];管理科学;2003年06期 |
2 |
闫秀敏;略谈现代企业的柔性战略管理[J];经济师;2003年12期 |
3 |
王磊,刘洪涛,刘益;柔性文化:企业柔性战略的核心[J];中国软科学;2000年08期 |
4 |
田晓丽,田红军;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战略分析[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3年04期 |
5 |
徐国华,杨东涛;一个整合人力资源实践与柔性战略的研究框架[J];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06期 |
6 |
张鑫莲;;唐云的柔性战略[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0年17期 |
7 |
杨贺,柯大钢,骆鹏;高新技术产业市场化——基于经济学的解释及其战略构想[J];当代财经;2003年08期 |
8 |
邵奇刚;;基于柔性战略的组织结构变革研究[J];经营管理者;2009年06期 |
9 |
王春;林峰;;企业柔性战略研究综述[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
10 |
李顺智;;浅析企业柔性化战略的全面预算管理[J];才智;2011年10期 |
11 |
杨秀梅;李丽丽;;柔性战略下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研究[J];财会通讯;2011年17期 |
12 |
刘慧茹;基于快速全生命周期的产品柔性战略[J];价值工程;2003年S1期 |
13 |
余海宗,何浩;论柔性战略成本管理[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年12期 |
14 |
林东华;论中小企业的柔性战略[J];经济师;2005年10期 |
15 |
梁广华;李冠峰;程晓栋;赵伟利;;柔性战略对企业风险化解(转移)的模型[J];统计与决策;2006年15期 |
16 |
胡敏;;国民经济动员中的柔性要素[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
17 |
史年杰;;柔性战略在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商业;2010年03期 |
18 |
倪自银;崔永萍;;后危机时代中小企业的发展战略浅析[J];江苏商论;2010年06期 |
19 |
常志平
,蒋馥;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的柔性战略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年09期 |
20 |
张小溪;;企业制造柔性的实现[J];生产力研究;2007年09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