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分层流体中运动潜体兴波特性的数值计算研究

金建明  
【摘要】: 流体分层现象在大气、河口、湖泊和海岸地区并不少见,主要是由于流体的盐度和温度随深度变化而导致密度的变化所产生的。当船舶或潜体在这种具有层化现象的海域中航行时,会产生比均匀流体中复杂得多的兴波现象和水动力问题。一般情况下,水面和水下船舶在这种分层流体中中运动时不仅会产生表面波还会产生内波。 分层流体中运动物体激发的内波问题自被提出来以后,基于其在国防和工程中的重要应用背景,一直为各国政府和军方所关注。近年来分层流体中潜体导致自由面兴波特性这一研究方向已成为潜体目标识别和隐蔽性的前瞻性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在回顾和总结了目前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本文利用现有的比较成熟的商业软件CFX对细长椭球回转体在分层流体中运动时的兴波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初步探索了分层流体中运动潜体的兴波特性。首先针对细长椭球回转体采用UG建模、前处理软件ICEM划分网格,接着利用CFX软件,基于VOF方法,采用κ-ε两方程湍流模型封闭RANS方程做为求解控制方程,对细长椭球回转体在分层流体中运动时在自由面和内界面上的兴波波形特征进行了数值模拟,并考察运动细长椭球回转体所处的环境参数如流体的深度、流体的密度等和运动细长椭球回转体的特征参数如细长椭球回转体形状以及运动速度、运动时所处位置等对自由面和分层界面上尾流场特征量(波幅、波系分布和波形等)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结果的定性分析表明:运动细长椭球回转体在自由面和内界面上兴波波形的波系分布主要由运动细长椭球回转体的特征参数和所处流体的环境参数所决定;运动细长椭球回转体所处位置、上下层流体的密度比对自由表面和内交界面上的波形及波系分布有较明显的影响;运动潜体的几何特征对其在自由面和内交界面上的波系分布没有较大影响,但对波幅有一定的影响。同时,与文献数值计算和实验研究结果相比较,本文得到模拟结果无论是波系构成还是兴波波形的分布变化基本与文献研究相吻合。 虽然本文的模拟得到了初步的结果,但由于处理方法、计算条件和研究时间等的限制,对此研究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最后,本文对论文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进行总结,以资后续研究者借鉴。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关晖;苏晓冰;田俊杰;;分层流体中内孤立波数值造波方法及其应用[J];力学季刊;2011年02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11 ;[J];;年期
12 ;[J];;年期
13 ;[J];;年期
14 ;[J];;年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旭;秦朝峰;;水平运动小球生成内波的仿真SAR影像[A];第九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二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宋海斌;拜阳;董崇志;宋洋;;南海东北部内波特征——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应用初探[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届(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2011年
3 洪方文;姚志崇;高丽瑾;王小青;;水下运动体体效应内波理论分析研究[A];第二十三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十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文集[C];2011年
4 魏岗;乐嘉春;苏晓冰;戴世强;;分层流体中运动点源诱生的内波及其表面效应[A];第十六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2年
5 魏岗;尤云祥;苏晓冰;;分层流体中内模式Kelvin波幅非单调性变化特征的理论和实验研究[A];第十八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4年
6 王晶;王龙;马瑞玲;;内波从深海到浅海传播的数值模拟[A];中国光学学会2010年光学大会论文集[C];2010年
7 刘伟;尤学一;;近岸海域底泥再悬浮的动力学模拟[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姚志崇;赵峰;洪方文;;连续分层流中源致内波的CFD模拟方法[A];第二十三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十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文集[C];2011年
9 魏岗;苏晓冰;尤云祥;缪国平;;弱非线性内波在台阶直壁处反射和透射的渐近分析[A];第七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十九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上册)[C];2005年
10 陈守虎;吴立新;王慧文;Jim Lynch;;南中国海内波的特征分析[A];中国声学学会2003年青年学术会议[CYCA'03]论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岗;分层流体中运动潜体生成的内波以及内波的垂向结构研究[D];上海大学;2004年
2 刘永军;地转对海洋内波的影响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9年
3 吕海滨;南海东北部内波的X波段雷达监测方法及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1年
4 王隽;基于卫星遥感观测的南海内波发生源与传播路径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5 张远凌;内波数值模拟若干特性的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叶春生;海洋内波的特性和内波荷载[D];天津大学;2004年
7 申辉;海洋内波的遥感与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5年
8 石强;分层流体中浮式结构物水动力特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9 徐世昌;潜艇运动产生的内波与潜艇尾迹的SAR遥感仿真[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10 戴德君;若干地形下内波传播及内潮生成问题的理论解[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喜武;分层流体中Rankine卵形体生成的内波[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2 宋诗艳;深海内波弱非线性模型的建立及其在南海应用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党岳;椭圆余弦内波特性及其和结构物的作用[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10年
4 崔逸琼;内波作用下组合壳体结构性能分析[D];宁波大学;2009年
5 金建明;分层流体中运动潜体兴波特性的数值计算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6 刘全生;内波致声传播起伏与内孤立波特征探测[D];内蒙古大学;2004年
7 朱晶星;L-F变换在瞬变波研究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何景异;深海平台内波运动响应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9 白晔斐;两层流体界面孤立子内波演变过程数值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5年
10 罗恒;粘性分层流中水下航行体尾迹在随机海面中的表现特征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刘正非;业权分配掀起业内波澜[N];北京日报;2003年
2 影子;TDI反倾销初裁 引起业内波动[N];中华建筑报;2003年
3 本报实习生 谢蓓;“中小企业板”浮出水面 中关村内波澜不惊[N];科技日报;2004年
4 边际;美元寻底 酝酿反弹[N];证券日报;2003年
5 罗文燕;沪铝 窄幅整理[N];期货日报;2003年
6 新华财经 赖永赛;美债 美元 同台共舞[N];证券日报;2003年
7 孙希有 丁宜;捷克军方称美国将在捷建雷达基地[N];人民日报;2007年
8 特约作者 高震;英镑企稳反弹[N];国际金融报;2005年
9 ;港股收跌226.65点[N];中华工商时报;2001年
10 罗文燕;沪铝 走势稳健[N];期货日报;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