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组织及提升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研究
【摘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明显和技术进步的加速发展,制造业的生产组织不再局限于企业内部生产资源的配置,而是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具有水平或垂直联系的企业所构成的网络组织中进行。战略联盟、供应链联盟、动态联盟、产业集群这些新的网络组织正逐步改变着制造业传统的以企业为核心的组织结构。从网络组织的理论分析入手,研究网络组织对于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价值对于探求提升我国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有效路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论文主要将网络组织的有关理论引入产业竞争力研究领域,分析网络组织的价值及提升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机理,并分别以战略联盟、供应链联盟、动态联盟以及产业集群作为网络组织的四种典型模式,对这四类网络组织的价值,提升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机理,影响组织绩效的主要风险以及风险规避进行了研究,最后,以产业集群与湖北制造业产业竞争力和战略联盟与中国汽车制造业产业竞争力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
论文首先对网络组织进行理论研究,包括组织结构的演进,通过从科层组织到网络组织的演进分析了科层组织的弊端以及网络组织的优点,然后运用交易费用理论、分工与专业化理论、资源观理论以及学习理论等解释了网络组织形成的机理,为后面几章的研究作了理论铺垫。
其次,对产业竞争力理论进行研究,主要包括产业竞争力的内涵阐述,产业竞争力基础理论,产业竞争力的来源分析,中国制造业的产业竞争力现状分析,为网络组织理论与产业竞争力理论研究的结合作了理论铺垫。
第三,论文选取战略联盟、供应链联盟、动态联盟以及产业集群作为网络组织的典型模式,分别讨论了它们的组织特征和组织价值,并进行了比较分析,然后,结合产业竞争力的来源分析,探讨它们提升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机理,并对四类网络组织的风险以及风险规避机制进行了研究。
第四,论文对战略联盟、供应链联盟的风险规避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运用信息经济学理论和博弈论,建立了战略联盟和供应链联盟的风险规避博弈模型。
最后,论文以产业集群与湖北制造业产业竞争力发展和战略联盟与中国汽车制造业产业竞争力发展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