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船舶吃水动态检测方法的研究

苏华  
【摘要】: 长江作为世界第三大河,自然通航条件十分优越。内河航运可以利用天然河道和人工河道,不占地或少占地,并具有运量大、成本低、能耗小、污染少等优势。目前长江水系完成的货物周转量占全流域货物周转总量的30%以上,长江航运在沿江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随着长江通航需求的增长与长江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长江流量急剧减少,致使冬季枯水季节阻航甚至短时断航现象时有发生。这极大地限制了长江航道的通航能力。当“超吃水”船舶冒险通过长江航道的浅险航段时,容易导致搁浅,造成航道内泥沙的急剧淤积,严重破坏航道,不仅使航道遭受破坏,而且影响航运畅通。 防止船舶搁浅断航事故的有效办法就是及时检测出船舶吃水深度。在枯水季节浅水道两端,对过往船舶吃水深度进行动态检测,以防断航事故的发生。开展对船舶吃水动态检测方法的研究进而研制出相应设备,对防止船舶超载而导致的海事事故和断航事故的发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作者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 1、结合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收集并整理了相关资料,通过分析声纳做为水下测量的主要手段的原因,了解了声纳广泛的应用领域,进而初步提出了五种船舶吃水动态检测方法。 2、在此基础上,对上述五种检测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方案的理论可行性。 3、根据最优的侧扫声纳图象处理法,提出了进一步的动态检测船舶吃水的可行性方案。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本松;;船舶横倾若干问题探讨[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0年01期
2 黄强;;水尺标志勘划与吃水量计[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0年08期
3 黎斌;;长洲枢纽船舶滞航的现状及对策[J];珠江水运;2010年05期
4 方瑞祥;张晓;;大型船舶过桥时船舶吃水与潮时的计算[J];航海技术;2011年04期
5 普航;;航海知识(三) ——答读者问[J];航海;1981年03期
6 肖英杰;洋山深水港船舶航行模拟研究的船型研究[J];上海海运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7 钱志林;;一种简便易行的调整船舶水尺方法[J];航海技术;2010年05期
8 李峰;吴楚宏;秦阳;;船舶台风天气带缆分析及系泊方式选择[J];中国修船;2010年06期
9 ;对船舶靠泊和系泊码头时允许水流条件的看法[J];港工技术;1978年02期
10 李世刚;杨宗保;;江苏海事局:“三便利”措施 助航运企业越冬[J];中国海事;2009年01期
11 黄达林;船舶吃水有限制时 最大总载重量的确定[J];航海技术;2002年02期
12 尹伟,舒海平,何林娜;船舶吃水显示仪的设计[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1期
13 ;CSC—I型船舶吃水自动测量仪[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1985年01期
14 吴旭填;蔡业颖;;船舶水尺计重精度的影响因素与解决对策[J];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15 童飞;曾文;;“超吃水”航行管理问题研究[J];中国水运;2008年07期
16 王勇;颜昌平;;船舶吃水现场检测技术及方法探讨[J];中国水运;2008年08期
17 赖永彪;;自引进出新加坡东加油锚地注意事项[J];航海技术;2008年05期
18 望作信;;关于长江航运安全方面几个问题的便民解答[J];中国海事;2007年04期
19 李贵成;;北海—波罗的海航路简介和航行注意事项[J];航海技术;2010年04期
20 毕方全;梁山;;船舶“超吃水”航行动态检测方法研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健;;万箱型船舶的操纵特性[A];海洋船舶安全理论与实践论文集[C];2008年
2 李健;;万箱船北海激烈横摇原因危害分析与对策[A];气象海洋环境与船舶航行安全论文集[C];2010年
3 孙国元;徐扬;;船舶电子水尺及其应用[A];中国航海学会通信导航学术年会(1992)论文集[C];1992年
4 杨祖泽;;在北欧利物浦港外操纵“倒锚”法抗击12级飓风[A];船舶大风浪中操纵(下册)[C];2006年
5 刘仁鹏;;30万吨级VLOC渤海水域航行体会及注意事项[A];2010船舶航泊实践研究论文集[C];2010年
6 李文虎;;掌握中国沿海航道情况 确保船舶航道航安全[A];船舶避让与安全操作[C];2007年
7 董存义;吴东江;;浅论船体下沉量与富裕水深的确定[A];海洋船舶安全理论与实践论文集[C];2008年
8 ;“大兴海”轮在印度KANDLA港锚泊抗台的情况介绍[A];中国航海学会海洋船舶驾驶专业委员会海浪与船舶航行安全及防抗台风经验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9 陈锡本;;船舶冲滩[A];船长与引航论文集[C];2005年
10 唐清;张寿科;张映锡;;油轮间海上过驳的船舶操纵[A];中国航海学会2007年度学术交流会优秀论文集[C];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达超;船舶吃水量信息采集处理系统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2 钟辉;三峡通航船舶吃水远程监测与预警系统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3 苏华;船舶吃水动态检测方法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4 郭方;基于视频的船舶吃水线检测方法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5 汪运涛;船运煤炭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6 庄德建;化学品船装卸货综合评价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7 顾婷婷;船舶吃水检测系统的设计[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8 王志远;渤海海域恶劣天气下客滚船航行安全状态评价[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9 陈尧(HTIN AUNG KYAW);THILAWA港航道船舶安全评估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7年
10 叶正兵;船舶浅水区域航行时下沉量的数值计算方法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薛志伟;亚洲港口接靠船舶吃水最深纪录再刷新[N];经济日报;2009年
2 记者 燕妮 通讯员 望作信;船舶吃水超2.8米应减载[N];三峡日报;2009年
3 望作信、梅竞艳;三峡船闸船舶吃水有新规[N];中国交通报;2006年
4 望作信;长江中游遭遇特枯水位期过往船舶吃水不得超过2.6米[N];中国交通报;2004年
5 特约记者  望作信 通讯员  梅竞艳;超过3.3米不得过闸[N];中国水运报;2006年
6 特约记者  望作信;长江海事严防船舶“超吃水”[N];中国水运报;2006年
7 记者  小明 通讯员  梅竞艳 望作信;过闸船舶吃水有新标准[N];湖北日报;2006年
8 记者 欧阳虹孙加宝;长江海事力保枯水期畅通[N];中国水运报;2007年
9 记者 欧阳虹孙加宝 通讯员 廖阳英杰 黄良普;长江枯水彰显海事精神[N];中国水运报;2007年
10 见习记者 殷玉香通讯员 陈建国;长航凤凰减载运输解企业燃眉之急[N];中国水运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